肱肌

✍ dations ◷ 2025-09-19 11:41:05 #肱肌
肱肌(musculus brachialis、brachialis anticus)为上臂的一条肌肉,属于肘关节屈肌。肱肌位于肱二头肌深层,两条肌肉的功能大致相同,可共同造成肘关节屈曲。肱肌为组成肘窝(英语:cubital fossa)底部肌肉的单元。肱肌有两个起点,分别为较粗的浅端及较细的深端。浅端的起点始于肱骨前外侧面,毗邻于深端。浅端含有综走纤维,汇聚为圆柱状的肌腱,最终附着于尺骨粗隆(英语:Ulnar tuberosity)。深端则为帆状腱膜,最终附着于冠突。在某些人身上可能会出现两条肱肌。肱肌受到肌皮神经(英语:musculocutaneous nerve)所支配,肌皮神经会由肱二头肌及肱肌之间下行。桡神经则负责传递肱肌的本体感觉,以及支配深端下外侧的肌纤维。有学者认为肱肌较为粗壮的浅端可与与肱二头肌协同作出肘关节屈曲的动作。而较细小的深端则因附着于桡骨的冠突上,因此可负责肘动脉屈曲的起始动作。肱肌的现行标准解剖学术语(英语:Terminologia Anatomica)“musculus bracchialis”源自于拉丁文,意指“肱部的肌肉”。在古典拉丁语中“bracchialis”为后缀形容词,表示“肱部的”,源自于“上臂”(bracchium)这个词肱肌位置全像动画肱肌位置上臂水平切面(英语:Horizontal section),肱肌位于图中左方。下臂肌肉,图左下方可见到肱肌的终末肌腱左侧肱骨腹面观左侧前臂骨骼腹面观左侧上肢神经肱肌本条目使用了部分解剖术语,概述请参阅这里(英语:anatomical terminology)。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容,而其中有些资讯可能已经过时。

相关

  • 女性赋权赋权(英语:Empowerment),也译为赋能、充权、充能、授能、培力等,有不同的定义解释。根据社区心理学家(如Rappaport,1987;Rappaport,1992;Perkins & Zimmerman,1995)的一般说法,赋权乃
  • 潘他密汀潘他密汀(英语:Pentamidine)是治疗寄生虫感染(英语:antimicrobial)的药物,如非洲人类锥虫、利什曼原虫、巴贝氏虫(英语:babesiosis)。也可以让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用来预防及治疗肺囊虫肺
  • 遂宁市遂宁市(四川话拼音:Xu4lin2;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
  • 杂技杂技是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的通称,其中包括用手抛扔道具的丢掷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跃技巧、柔身术等等。传统行走江湖卖艺的表演,常是杂技、武术、魔术、马戏(驯兽)等表演
  • 以太以太(英语:Luminiferous aether、aether 或 ether)或译为光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为五元素之一。19世纪的物理学家,认为它是一种曾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
  • 轻链肌球蛋白轻链(英语:Myosin light chain)是肌球蛋白的一个亚基。肌球蛋白轻链拥有自己的肽链,这点与重链不同。它们不被包括在肌球蛋白家族中,但对形成肌球蛋白酶催化超分子复合体
  • 布拉酵母菌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一种热带酵母物种,于1923年由法国科学家亨利·布拉德自荔枝与山竹中分离出来。在一些分类学、代谢和遗传特性上,它与酿酒酵母相近,但略有
  • 转喻借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用与被修饰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来指代被修饰对象,也称“换喻”、“转喻”。英文metonymy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μετά(改变)和ωνυμία(名称)两个词根。
  • 苏格兰历史本条目是系列中的文章据考古研究,今苏格兰地域内发现了大量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的证据与信息,距今约一万年前,苏格兰地域就有人类居住生活,但是并没有成文的历史资料。
  • 樊 嘉樊嘉(1958年3月-),出生于江苏昆山,籍贯江苏江都,中国肝肿瘤外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1989年在南京铁道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