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 dations ◷ 2025-09-07 06:53:36 #木兰诗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为乐府诗。约作于北魏,也有人说作于唐代,最初录于南朝陈朝释智匠《古今乐录》,全文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饰。有一些人说《木兰诗》是唐载:“唐人韦元甫拟作木兰诗一篇。”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的诗句,“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

诗中内容叙述孝女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其讲述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军旅生活​的苦况,后来木兰​建立功勋,却宁可不要如尚书郎的高官名位,只愿解甲还乡,与骨肉团聚的经历。诗中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并塑造了木兰​孝顺​、勇敢​、​不畏艰辛​等的形象,歌颂古代妇女​忠孝​两全的精神。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

作者确切资料已不可考,宋朝初编的《文苑英华》将《木兰诗》作者题作唐代韦元甫作,其他宋代人著作也多题作者是唐代人,产生年代则有多种说法。然而,现代学术界普遍认为《木兰诗》是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北朝的民歌, 有可能经唐代文人修改润饰,而《古今乐录》早云:“木兰不知名,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元甫续附入。。”何谓“续附入”则不甚明确。

而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东魏及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可以为证。因此,学者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相关

  • 芝麻芝麻(学名:Sesamum indicum),别名胡麻、脂麻、油麻,是胡麻科胡麻属植物。虽然它的近亲在非洲出现,但品种的自然起源仍然未知。它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在温带地区也有种植,比如中
  • τsup+/sup基本粒子反τ子(反陶子,Antitauon)是τ子的反粒子。
  • 汉普顿宫汉普敦宫(英语:Hampton Court Palace)位于英国伦敦西南方的泰晤士河畔里奇蒙伦敦自治市,是英国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的皇室官邸。自从18世纪开始,汉普顿宫就不再做为英国王室的
  • 缅甸国殖民时期:现代:缅甸国(缅甸语:ဗမာ)是缅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的政权,为日本于1942年5月占领英属缅甸全境后所扶植的傀儡政权。1943年6月,组成以巴莫为首的缅甸独立筹备委员
  • 甬江小片宁波话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通行于宁波大部分地区以及舟山群岛全境。其分布的主要地域为唐朝至民国时期的宁波府域,包括现宁波市所属海曙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
  • 加拿大国家艺术中心国家艺术中心(英语:National Arts Centre (NAC))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是加拿大最大的综合艺术机构。为了庆祝加拿大100周年国庆,加拿大国家艺术中心(简称NAC,下同)由联邦政府投资,兴
  • 地应力地应力(英语:crustal stress)指存在于地球地壳中的应力,即由于岩石发生形变而引起的介质内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地应力的测量基本采用钻孔测量法。其中,钻孔测量法共分为两大类
  • 出发出发可以指:
  • 案头戏案头戏意指只适宜放在案头阅读,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戏剧文本。有时又叫做书房戏或书斋剧。戏剧文本(即“剧本”)是一出戏剧的基本要素,是一台戏的先决条件。剧本的
  • 恰克班斯贝里亚恰克班斯贝里亚(Chak Bansberia),是印度西孟加拉邦Hug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33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336人,其中男性3906人,女性3430人;0—6岁人口1218人,其中男643人,女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