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光层

✍ dations ◷ 2025-11-10 07:33:52 #真光层
透光带(英语:Photic zone、Euphotic Zone、Sunlight zone),又名真光层、表层洋带或者透光层,是指湖泊或海洋中, 光度足以供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的深度范围,大约从海表面至水深100〜200 m之间,这层水体受大气层和阳光的影响,水温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动,具有基础生产力,也是各类生物密度最高的水层。 当深度达到200米的时候,可见光已经基本被吸收殆尽,200米以上的这一片“光照区”在海洋学中被称为透光层。透光层是海洋光合作用的生物的主要聚集区。 透光层的深度受水体水质所影响,在混沌的水体中,透光层可能少于1米;在干净的水体中却可达到50米。从大气-水界面开始,真光层一直延伸到光线亮度降低到表面亮度1%的区域(亦称作“真光层深度”)。垂直分布浮游植物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仅分布在海洋有光照的上层(约0~200米,称为真光层)。蓝藻大多分布于真光层的上部,硅藻则可分布在整个真光层。浮游动物在上、中、下各个水层都有分布,但种类和数量互不相同。 束毛藻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贫营养盐海域的表层水面,其环境特点为:水团相对稳定,水域营养盐浓度较低,光的透过率较高。通常在边界涌流(boundary current),如墨西哥湾涌流,黑潮涌流(Kuroshio current)和热带海域泻湖(lagoon)水域束毛 藻的生物量较大。束毛藻能够在营养贫乏的表层水域有较高的生物量主要是因为:束毛藻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化合态氮为自身提供营养,由于束毛藻细胞中含有气泡为其提供浮力使藻体能浮于表层水域,同时由于细胞具有特殊的光合结构,使束毛藻能在光照度较强的透光层中生长繁殖。。在海洋真光层生态系统中束毛藻群落通常提供其他生物(如硅藻,甲藻,原生动物,水螅类,桡足类)生长的良好环境,并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营养。铁在营养盐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较低的海域对初级生产力起主要限制作用,铁主要通过大气的沉降作用进入海洋的真光层水域。海洋真光层中氮营养的输入主要有两个来源:生物固氮和由上升流垂直输入的硝态氮,两者在真光层对 CO2 的吸收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与固氮相比,上升流垂直输入硝态氮的同时伴随着二氧化碳和磷酸盐的大量输入,这就降低了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而通过生物固氮作用输入的氮则以 Redfiled 比对应海洋真光层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无光层

相关

  • 飞行时差反应由于地球围绕着太阳的公转和地球的自转,使得生活在不同经纬度的人们处于不同的时区。因旅行的缘故,改变了人们所处的时区,出现时差,使身体产生了各种不适,最主要的后果是睡眠障碍
  • 软下疳软性下疳(英文:Chancroid)是一种由杜克来氏嗜血杆菌引起的性病,其特征是生殖器疼痛。已知软性下疳仅通过性接触即可传播。尽管在西方世界并不常见,但软性下疳是全世界生殖器溃疡
  • 核酸增幅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当时文字记载的可信的(唐兰认为利簋中有帝辛真名“受”)王朝决战,交战双方是殷商帝辛(贬称为“纣”)和周武王。后世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
  • 史上领土第三大帝国以下是历史上最大帝国的一些列表。历史上有很多领土广大、人口众多的帝国。而在这些帝国中,又可以分成两类:帝国及殖民帝国。普通帝国对征服地区直接统治,多为连接性扩张领土;而
  • 戴立信戴立信(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句容,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戴立信于1942年考入沪江大学化学系。次年因战争影响而辍学。后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就读,1947年毕业。
  • 王广厚王广厚(1939年11月-),安徽肥西人,中国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阿立哌唑阿立哌唑(Aripiprazole)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常见商品名安立复(Abilify),化学式C23H27Cl2N3O2。它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其他用途包括作为重症忧郁症、抽动综合症
  • Listeria monocytogenes李斯特菌(学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又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它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造成
  • 马达加斯加华人,是马达加斯加的少数族群,马达加斯加华人也是非洲第三大华人群体,在2011年人口估计有70000-100000人。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16世纪和17世纪的中国陶瓷制品。然而,这通常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