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鑅

✍ dations ◷ 2025-11-01 23:15:33 #生年不详,1827年逝世,越南民变首领,太平省人,潘姓

潘伯鑅(越南语:Phan Bá Vành/潘伯鑅,?-1827年),一说姓杜,绰号三鑅(Ba Vành),越南阮朝明命年间起义军首领。

潘伯鑅是南定镇建昌府武仙县明鉴社(今太平省建昌县武平社月临村)人。出生贫民家庭,幼年其父去世,以打渔为生。

明命七年(1826年)二月,潘伯鑅与阮幸追随武德葛起兵反抗阮朝统治,进攻南定镇海边的茶里守、麟海守。南定镇守黎茂菊进兵围剿,战败而死,船只、大炮和军械全部被起义军缴获。不久阮廷派遣张福邓率兵进攻茶里,武德葛部众四散,武氏父子战败被擒。潘伯鑅收拢部众,被推举为盟主,率众攻掠武仙县、真定县一带。阮廷派兵镇压失败。随后,义军势力达今日红河三角洲的海阳省、太平省、海防市及南定省一带。此后,阮廷又多次派兵镇压潘伯鑅的义军,但均告失败。翌年(1827年)二月,潘伯鑅在馆市率兵围攻范廷保,范文理与阮公著内外夹击,潘伯鑅被迫退守茶缕社,据险死守。范文理围攻十余日,潘伯鑅乘夜率众驾船突围,潘伯雄率官军堵截,起义军大溃,潘伯鑅一说被俘处决,一说自杀。

僧计起义 · 潘伯鑅之乱 · 黎维良之乱 · 黎文�之乱 · 农文云之乱 · 三闲前勃之乱 · 柴嵮罗奔王之乱 · 1840年柬埔寨抗越大起义 · 1840年河仙之乱(越南语:Các cuộc nổi dậy ở Hà Tiên (1840)) · 林森之乱 · 巴川之乱(越南语:Cuộc nổi dậy ở Ba Xuyên (1841)) · 七山之乱(越南语:Cuộc nổi dậy ở Thất Sơn (1841)) · 高伯适之乱 · 谢文奉之乱 · 段有征之乱 · 石壁蛮之乱 · 黄旗军 · 白旗军 · 黑旗军

阮公著 · 阮知方 · 范有心(越南语:Phạm Hữu Tâm) · 陈文能(越南语:Trần Văn Năng) · 张明讲 · 黎文德 · 范文典 · 尹蕴 · 宋福梁(越南语:Tống Phước Lương) · 阮伯仪(越南语:Nguyễn Bá Nghi) · 谢光巨 · 林维浃 · 张国用

相关

  • 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时下巴会逐渐萎缩,这是老化现象的一个过程。
  • 超音段成分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超音段成分)是言语分析中除音素之外的的语音现象。言语中有大量特征倾向构成超越单一音段的模式,并且不受音段目标限制独立变化,其中主要有音高、响
  • 纽约州参议员纽约州参议院(英语:New York State Senate)是美国纽约州议会的上议院。纽约州参议院共有63名议员,每届任期2年。目前参议院由共和党控制。63名议员由30名共和党人和5名独立民主
  • 信息产业信息技术(英语: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也称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
  • 丹戎施乐坐标:02°51′00″S 117°23′00″E / 2.85000°S 117.38333°E / -2.85000; 117.38333丹戎施乐(印尼语:Tanjung Selor)是印尼北加里曼丹的首府,座落于加里曼丹岛东岸,人口约为3.9
  • 士部士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三十三个(三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字部首而言,字体主体可辨认为士,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士部。要注意的是,在繁体
  • 三氧化二硼2.55 g/cm3 (三方) 3.11–3.146 g/cm3 (单斜)三氧化二硼(化学式:B2O3)又称氧化硼,是硼最主要的氧化物。它是一种白色蜡状固体,一般以无定形的状态存在,很难形成晶体,但在高强度退火
  • 董玘董玘(1483年-1546年),原名元,字文玉,号中峰,浙江会稽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弘治乙丑榜眼,官至吏部左侍郎。董玘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弘治十八年(1505年),董玘年仅19岁连中会元、榜眼
  • 魏子云魏子云(1918年5月5日-2005年12月27日),小名清汉,笔名半蠡、华文份、立一、阮娥,安徽宿县人,《金瓶梅》等俗文学研究者、剧作家、小说家。幼时私塾念汉学,受桐城派学风影响,追求义理。
  • 弗雷德里·亨德里·佩奇弗雷德里·亨德里·佩奇(英语:Frederick Handley Page, 1885年11月15日-1962年4月21日)是飞机设计师。1885年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切尔滕纳姆。他所设计的0/400型双发动机飞机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