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鑅

✍ dations ◷ 2025-09-10 16:25:49 #生年不详,1827年逝世,越南民变首领,太平省人,潘姓

潘伯鑅(越南语:Phan Bá Vành/潘伯鑅,?-1827年),一说姓杜,绰号三鑅(Ba Vành),越南阮朝明命年间起义军首领。

潘伯鑅是南定镇建昌府武仙县明鉴社(今太平省建昌县武平社月临村)人。出生贫民家庭,幼年其父去世,以打渔为生。

明命七年(1826年)二月,潘伯鑅与阮幸追随武德葛起兵反抗阮朝统治,进攻南定镇海边的茶里守、麟海守。南定镇守黎茂菊进兵围剿,战败而死,船只、大炮和军械全部被起义军缴获。不久阮廷派遣张福邓率兵进攻茶里,武德葛部众四散,武氏父子战败被擒。潘伯鑅收拢部众,被推举为盟主,率众攻掠武仙县、真定县一带。阮廷派兵镇压失败。随后,义军势力达今日红河三角洲的海阳省、太平省、海防市及南定省一带。此后,阮廷又多次派兵镇压潘伯鑅的义军,但均告失败。翌年(1827年)二月,潘伯鑅在馆市率兵围攻范廷保,范文理与阮公著内外夹击,潘伯鑅被迫退守茶缕社,据险死守。范文理围攻十余日,潘伯鑅乘夜率众驾船突围,潘伯雄率官军堵截,起义军大溃,潘伯鑅一说被俘处决,一说自杀。

僧计起义 · 潘伯鑅之乱 · 黎维良之乱 · 黎文�之乱 · 农文云之乱 · 三闲前勃之乱 · 柴嵮罗奔王之乱 · 1840年柬埔寨抗越大起义 · 1840年河仙之乱(越南语:Các cuộc nổi dậy ở Hà Tiên (1840)) · 林森之乱 · 巴川之乱(越南语:Cuộc nổi dậy ở Ba Xuyên (1841)) · 七山之乱(越南语:Cuộc nổi dậy ở Thất Sơn (1841)) · 高伯适之乱 · 谢文奉之乱 · 段有征之乱 · 石壁蛮之乱 · 黄旗军 · 白旗军 · 黑旗军

阮公著 · 阮知方 · 范有心(越南语:Phạm Hữu Tâm) · 陈文能(越南语:Trần Văn Năng) · 张明讲 · 黎文德 · 范文典 · 尹蕴 · 宋福梁(越南语:Tống Phước Lương) · 阮伯仪(越南语:Nguyễn Bá Nghi) · 谢光巨 · 林维浃 · 张国用

相关

  • 巴氏奶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
  • 小分子RNA小分子核糖核酸(英语:microRNA,缩写为miRNA)又译微核糖核酸,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长约21到23个核苷酸的核糖核酸(RNA)分子,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miRNA来自一些从DNA转录而来
  • 扁蚜科扁蚜科(Hormaphididae)是蚜总科下的一个科。 该科生物在世界上已发现43属215种,其中有将近一半发现与中国。其所有成员均为破坏严重的农业害虫,较著名者有居竹舞蚜、甘蔗粉角蚜
  • mEg/L当量(符号为:eq 或Eq),有时又称为摩尔当量、克当量,是一个在化学或生物科学中使用的单位,用于表示物质的量。 当量正式定义为一个物质的量,它可以是:一物质含一当量所需要的质量,称为
  • Ii血型系统Ii血型系统是人类血型系统之一。决定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
  • 秘鲁洋流洪堡凉流,也称秘鲁寒流,南太平洋东部凉流,是一个低盐度的洋流,沿南美洲西岸从智利南端伸延至秘鲁北部,于南纬10°以北偏向西行,构成南太平洋南赤道海流的补偿流。在北端可伸延至离
  • 棉兰福建话棉兰福建话,又称棉兰闽南语,是一种在印尼棉兰使用的福建话(闽南语)域外变体。这种语言是由早期闽南移民过番到棉兰定居而带到那里的语言。这种福建话夹杂了许多马来语词汇。音韵
  • 布莱德雷欧洲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美墨边境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奥马尔·纳尔逊·布拉德利(英语:Omar Nelson Bradley,1893年2月12日-1981年4月8日),是美国陆军的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安娜·拉塞尔"ablest and most outstanding woman field botanist of her time"安娜·拉塞尔(Anna (Worsley) Russell,1807年11月 – 1876年11月11日) 是一位英国的植物学家。 她被形容为“
  • 刘台庄镇刘台庄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刘台庄镇下辖以下地区:刘台庄二村、刘台庄一村、刘台庄三村、刘台庄四村、郭庄子村、范庄子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