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郭爱克
✍ dations ◷ 2025-07-18 11:39:12 #郭爱克
郭爱克(1940年2月18日-),中国辽宁沈阳人,中国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1965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研究方向为果蝇学习记忆及抉择等认知功能的神经环路机制。1940年2月18日出生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根据国家安排,郭爱克于1960年夏天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进行学习。1965年毕业后,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郭爱克于1971年被下放到中科院在湖北省潜江市农村开设的五七干校,被迫进行劳动。1976年,郭爱克被选派到北京语言学院德语76班进行德语学习。在德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奖学金的支持下,郭爱克选择前往慕尼黑大学就读。1979年9月,郭爱克以特优的成绩获得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赴德留学博士。郭爱克于1982年11月至1984年6月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从事家蝇视觉系统图形与背景分辨的生物控制论课题的研究。1993年,郭爱克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果蝇为模式生物的学习与记忆实验室。同年末,郭爱克第三次赴往德国,先后在乌尔茨堡大学和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2000年起,任973计划前沿领域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基础研究”课题的首席科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至2008年,出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6年起任973计划前沿领域项目“脑的结构与功能可塑性”课题的首席科学家。1990年,郭爱克被中国科学院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郭爱克荣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亚太神经网络协会杰出成就奖。
相关
- 有孔虫界有孔虫界(学名:Rhizaria)为原生生物的一条主线。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主要部分均为变形虫状(amoeboid)并有丝状、网状或小管型支撑的假足。它们部分会制造可能有复杂结构的外壳或
- 冠词冠词(英语:Article)是印欧语系和闪含语系的诸语中,位于名词或名词词组之前或之后,在句子里主要是对名词起限定作用的词。冠词是一种虚词。在现代汉语中,有限定词,但却没有冠词。粤
- 托塔韦人托塔韦人(学名:Homo erectus tautavelensis)是直立人的亚种,因在法国托塔韦勒的阿拉戈洞穴(英语:Arago Cave)发现形成于约45万年前的化石而得名。对托塔韦人的发掘自1964年开始,首次
- 鳞茎在植物学,鳞茎是一个带有肉质叶或叶基的短茎,其功能是在休眠期间作为养分贮藏器官。鳞茎是植物的一种变态茎,形状通常为圆或椭圆形。真的茎在中心部分,直立,长得又短又粗,茎的外部
- 沃森詹姆斯·杜威·沃森(英语:James Dewey Watson,1928年4月6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牵头人之一。与同僚佛朗西斯·克里克因为共同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而与莫里斯·
- 田田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二个(五划的则为第八个)。在中文中,田部归于五划部首。田部通常是从上、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碳氮氧循环碳氮氧循环(CNO cycle),有时也称为贝斯-魏茨泽克-循环(Bethe-Weizsäcker-cycle),是恒星将氢转换成氦的两种过程之一,另一种过程是质子-质子链反应。在质量像太阳或更小些的恒星中,
- 埃及猿埃及猿(Aegyptopithecus),又称晓猿,是一种早期的狭鼻小目,将人猿总科及旧世界猴分支的时间推前。其下只有一个物种,古埃及猿(A. zeuxis),是生存于3020-2950万年前的渐新世中期。它有
- 磷酸双酯键磷酸二酯键(英语:phosphodiester bond)也称为“3′,5′-磷酸二酯键”或“磷酸双酯键”,是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的磷原子与另外两个五碳糖分子的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这种形
- 二项式系数在数学上,二项式系数是二项式定理中各项的系数。一般而言,二项式系数由两个非负整数 n 和 k 为参数决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