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霍·彼得·内诺宁

✍ dations ◷ 2025-10-30 16:12:49 #1883年出生,1960年逝世,芬兰军事人物

维尔霍·彼得·内诺宁(芬兰语:Vilho Petter Nenonen,1883年3月6日-1960年2月17日)是一位芬兰军事人物,最高军衔为炮兵上将。内诺宁被认为是芬兰军炮兵的主要缔造者,有“芬兰炮兵之父”之称。

内诺宁于1896年13岁时进入哈米纳士官军校就读,于1901年毕业。同年,进入米海洛夫(Mihailov)炮兵学校就读两年,毕业后前往圣彼得堡炮兵学院就读3年,于1909年毕业。内诺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入俄国陆军,在芬兰内战爆发后,内诺宁转战芬兰,加入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率领的白军(英语:White Guard (Finland)),担任炮兵的职务。战后,内诺宁成为芬兰正规军成员,于1918年至1919年担任武器部长,负责监管火炮武器,使其维持战争保有足够的供应量。1920年至1937年担任炮兵总监。1923至1924年担任芬兰国防部长(英语:Minister of Defence (Finland))。1937年至1940在担任国防部武器会议议长。

1940年,内诺宁担任赴往美国的军事代表团团长。1940年至1947年,内诺宁再度出任炮兵总监。1941年,内诺宁晋升为炮兵上将。继续战争期间,内诺宁为曼纳海姆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内诺宁对芬兰陆军的炮兵与其战术发展有相当的影响性,也因此使芬军得以在塔利-伊汉塔拉战役中取得对苏联军的决定性胜利。由内诺宁所发明的炮兵战术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使用。

内诺宁于1945年被授予曼纳海姆十字勋章(英语:Mannerheim Cross),其勋章与个人历史生涯也被纪录于芬兰炮兵博物馆(英语:The Artillery Museum of Finland)。1950年,内诺宁成为赫尔辛基大学的荣誉博士。

相关

  • 桡骨桡骨(拉丁语:radius,复数:radii)是人和脊椎动物(四足)前臂两长骨之一;在某些动物(如蛙和蟾蜍),桡骨与尺骨愈合成桡尺骨。人的桡骨位于大拇指侧,上端为扁圆形的头,上面参与肘关节的组成,而
  • 奥地利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服务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清史讲义《清史讲义》,著名历史学家孟森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是孟森在1930年代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授课时的讲义,后由其弟子商鸿逵整理,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但有删节。中华书局2006年再版的版
  • E-6冲印处理E-6冲印处理(E-6 Process,简称E-6)是用作冲印柯达Ektachrome、富士Fujichrome及其他彩色正片(反转片、幻灯片)的一种冲印程序。与一些其他彩色正片冲印程序(如柯达Kodachrome的K-1
  • 萨哈林-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输气管道库页岛-伯力-海参崴油气管道(俄语:Газопровод «Сахалин-Хабаровск-Владивосток»,“萨哈林-伯力-海参崴输气管道”)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
  • 利氏冷凝管利氏冷凝管(德语:Liebigkühler,又译为李必氏冷凝器、直型冷凝管),是一种在实验室中常见到的器材,在很早以前即被发明,不过由19世纪时的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 东方海东方海(拉丁语:Mare Orientale)是月海之一,位于月球正面最西部边缘,难于在地球上观测,其直径为327公里,面积约6.9万平方公里。宇宙飞船拍摄的图片揭示了它是月球上最引人注目的大
  • 有机铅化合物有机铅化合物(英语:Organolead compounds)是指分子中带有碳-铅键的化合物,研究这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分支称为“有机铅化学”(Organolead chemistry)。第一个合成的有机铅化合物是的
  • 白江口之战白江口之战,又称白村江之战、白村江海战,是大唐、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公元663年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海战,战役最后以大唐、新罗联军的胜利,百济国灭亡与
  • 卞姓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6位。“卞”字原写作“弁”。《说文解字·皃部》:“㝸,冕也。……�,籀文㝸,从廾,上象形。弁,或㝸字。”段玉裁注:“弁之讹俗为卞,由隶书而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