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预警系统

✍ dations ◷ 2025-11-12 10:53:33 #预警系统,海啸,地震

海啸预警系统 (英语:Tsunami warning system,简称TWS),又译作海啸警报系统、海啸警告系统。是一种侦侧海啸的系统,经由发布警报以避免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其起源可追溯至1920年代。它是由两个同等重要的要素所组成:一个是侦测海啸的感测器网络,另一个是即时发布警报以批准沿海区域避难的通信基础设施。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海啸预警系统:“国际性”与“区域性”。其正确的操作范例是,地震警报照惯例会发出一连串的监控与警报。随后,借由观察海平面的高度得到资料 (取自岸基验潮仪或DART浮标)去证实海啸的存在。至于其他系统,则认为可以强化警报范例。举个例,T波能量的持续时间与频率含量(透过海洋里的声传通道补捉地震能量的数据)会被推断是一场潜在地震引起的海啸 。

最早于1920年代的夏威夷,已有初步的系统曾尝试将紧急海啸的警报传达给大众。更进阶的系统则发展于1946年4月1日(起因于1946年阿留申群岛地震)及1960年5月23日后的海啸(1960年智利大地震),两个海啸皆造成夏威夷希洛受到大规模的破坏。当海啸在公开水域的行进速度达每小时500与1000千米 (大约每秒140与280米)之间时,一次地震波的行进也达到每秒4千米(约每小时1万4400千米)的标准速度,地震几乎能这样侦测出来。这样能透过可能发生的海啸预报制造时间,并发布警报给会受到威胁的区域,前提是得到授权。不幸地的是,直至将来出现地震引发的重大海啸都能被预报的可靠模式前,相对于那些能被证实的警报,也同样会制造许多更不确实的警报。

太平洋大多数的海啸警报是由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 (PTWC)所发布的,并在夏威夷伊娃海滩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之下运作。至于NOAA在阿拉斯加帕玛的西海岸与阿拉斯加海啸警报中心(WCATWC)则发布关于北美洲西海岸的警报,其中包含阿拉斯加、加拿大与美国西部一带。就在1946年阿留申群岛地震与海啸在夏威夷与阿拉斯加两地造成165件的死伤后,PTWC于1949年创立;WCATWC则于1967年创立。这是经由隶属于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的国际协调小组进行的国际协调下,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旗下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才创立的。

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英语:Indian Ocean Tsunami Warning System)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造成将近23万人罹难后,2005年1月神户市举办了一场联合国会议,并作了一项使国际预警计划迈向一小步的决议,认为联合国应创建一套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这项决议促使后来印尼有了这套预警系统。

起初政府间协调小组联合会议为东北大西洋、地中海与连结海域的海啸预警与缓冲系统(ICG/NEAMTWS),于2005年6月第23届的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旗下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创立,2005年11月21日、22日在罗马举行,并通过第23章第14条的决议。

由意大利政府举办的一场会议(意大利外交部与区域环保部),一共出席来自24国逾150位的代表,13个组织与为数众多的观察员。

一套广及加勒比海这片海域的海啸预警系统,于2008年3月在巴拿马市各成员国代表参与的会议中提出计划,将于2010年成立。1882年,巴拿马最后一波主要的海啸使4500人罹难。巴巴多斯表示将于2010年2月评估或测试它的海啸协议,作为一处区域性的试验点。

区域预警系统中心与所属的国际预警系统中心保持联击,或自行取得地震周边的地震资料来发布海啸警报。以下是与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保持联系,位于西太平洋沿海各国的几个预警系统中心:

由日本气象厅发布海啸警报。

中国大陆由国家海洋局发布海啸警报以预防海啸。海啸警报共分为五级,依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发生后,国家海洋局首次发布了海啸警报消息,并旋即触发为海啸蓝色警报,这是国家海洋局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发布海啸警报。该警报其后于当日17时41分解除。

由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发布海啸警报。

海啸的侦测与预报只能算是其系统作业的一半而已。一样重要的是如何警告该地区的人口,他们即将面临影响的这项功能。所有海啸预警系统有个通讯用的多重线路这项特点(例如简讯、电子邮件、传真机、无线电、短信与电传机,通常使用于这些固定专用的系统),它们都被授权将紧急讯息传送给紧急服务与军队,即公众预警系统(例如警报器)。另外,CWarn是一种非盈利架构的组织,它是透过简讯传送关于海啸即将袭来的免费文字警报给会员。该情报是以他们的所在位置作为基础传送给终端用户的(根据纬度与经度)。

当某地的沿海一带被推测极其接近震中时,没有任何系统能使它免于一场突如急来的海啸。例如北海道西南近海地震造成日本北海道的外海引发具破坏力的海啸。结果,在奥尻町的一个小岛上,202人罹难,数百人甚至于更多人失踪或受伤。这场海啸在地震后的三至五分钟停止,而大多数的牺牲者是在地震后幸存后,正要逃往高地或安全地点时被海啸吞噬。

当一场海啸即将带来突如急来的破坏前,仍然尚存一种可能性,该预警系统此时则能发挥作用。例如美国西海岸的外海发生一场规模极大的隐没带地震(9.0的矩震级),那么远在日本的人们当海啸抵达之前,将给与他们比12小时更多的时间(从夏威夷与其他地方预警系统发布的可能性警报),使他们远离可能会造成影响的区域。

相关

  • 作者作者指创作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的人。从根本上说,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作者。然而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特定条件下也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作者。例如作品的创作人受雇于某组织,为该
  • 台风蔷薇超强台风蔷薇台风蔷薇(英语:Typhoon Jangmi,国际编号:081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9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Ofel),是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最强热带气旋。“蔷薇”是由韩国所提供
  • M108M108自走炮为美国研制的自走炮,M108设计思路与当时开发的美国自走炮相同,采取共用底盘、不同口径的榴弹炮降低后勤复杂度,因此在动力机件上与M109自走炮共通。但105毫米榴弹炮
  • 千 (前缀)千(kilo)是一个国际单位制词头,表示因数1千(103,1 000),符号为k。英语kilo源自希腊语词语χίλιοι(chilioi),意为“千”。它起初是于1795年被安托万·拉瓦锡的研究小组所采用,并于1
  • 天极天极是地球的自转轴(地轴)(英语:earth axis),向天球延伸后,在无穷远处与天球交会的两个假想点。夜空中的星星,看起来是从头顶上由东向西移动,使人产生天球也在从东向西自转的感觉,这
  • 感应式门禁系统感应式门禁系统(英语:Proximity Access Control)大部分被使用在大型、中小型企业、银行等。最大功效是轻松展控出勤状况,迅速进出,管制进出人口,当公司人口有几千人时,不用排队刷卡
  • 理查德·S·阿诺德(1) Gale Hussman Arnold (1958年结婚,1975年离异)Brother Morris S. ArnoldMaternal grandfather Morris SheppardFormer brother-in-law Walter E. Hussman, Jr.Janet She
  • 何增禄何增禄(1898年-1979年),浙江诸暨人。中国物理学家。早年考入东南大学,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读书,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1929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高真空技术。1933年回国
  • 德都高速公路德阳-都江堰高速公路,简称德都高速,是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工程于2017年5月16日开工,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全长109千里。主线始于德阳市黄许镇南,接已建成的京昆高速
  •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格里宁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格里宁(俄语: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Гринин,1947年11月15日-)是俄罗斯外交官。出生于莫斯科,1971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