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界问题

✍ dations ◷ 2025-07-20 07:47:19 #科学哲学,科学研究,宗教与科学

划界问题(英语:demarcation problem)是科学哲学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如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形而上学以及文学、艺术、信仰等其他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卡尔·波普尔称其为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

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出的证实主义(英语:verificationism)理论认为可证实性是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陈述只有在经验中得到证实,才是有意义的、是科学的。卡尔·波普尔则提出了与可证实性相对的可证伪性,认为是否可被经验证伪才是判断科学与否的标准。此外,他认为这是一个划界标准,而非逻辑实证主义中的意义标准。

此后,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范式转移理论,则将科学发展分为常规科学(英语:normal science)与非常规科学。他指出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在已有的一套范式中从事解难题活动,是区分科学与其他领域的标准。伊姆雷·拉卡托斯则批判地继承了被其称为“朴素证伪主义”的波普尔思想,同时借鉴了库恩范式理论,从而发展出了精致证伪主义的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将研究纲领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作为划界标准。与逻辑实证主义与波普尔证伪主义不同,库恩与拉卡托斯的科学划界标准都是历史的与相对的。

保罗·费耶阿本德、拉里·劳丹(英语:Larry Laudan)等科学哲学家则主张消解划界问题。费耶阿本德就认为不应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劳丹则认为划分问题是个虚假的问题,这样的标准是无法找到的。

除此之外,保罗·萨伽德(英语:Paul Thagard)、马里奥·邦格(英语:Mario Bunge)等则分别提出了多元的划界标准。与科学哲学传统中单一的划界标准不同,他们各自都给出了一组若干条评判标准来区别科学与非科学。

相关

  • 雅赫摩斯一世雅赫摩斯一世 (英语文献中一般写作:Ahmose I;?—约前1525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创立者(约前1550年—约前1525年在位)。雅赫摩斯一世是埃及第十七王朝最后一位法老卡摩斯的弟弟。他继
  • 叔丁醇叔丁醇(tert-Butanol;IUPAC名:2-甲基-2-丙醇),又称第三丁醇或新丁醇,是最简单的叔醇,为丁醇四种异构体之一。叔丁醇是具有樟脑香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叔丁醇熔点仅仅超过
  • 泌乳激素1n9d, 3d48, 1rw5· STAT protein nuclear translocation · regulation of JAK-STAT cascade · female pregnancy · regulation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 growth
  • 地貌地貌景观是由一个区域内诸多可见的要素构成。其中有自然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比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动态要素,为土地覆盖(包括土生植被);人文要素,包括土地利用、建筑物等;瞬时要素
  • 胶束微胞(Micelle)是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到达及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后,其分子或离子自动缔合成的胶体大小的聚集体质点微粒,这种胶体质点与离子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单个表面活性
  • 贝尔格阿尔班·马里亚·约翰内斯·贝尔格(德语: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1885年2月9日-1935年12月24日),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也逝于该地,是与勋伯格、韦伯恩齐名的第二维也
  • Mycelium Running《Mycelium Running: How Mushrooms Can Help Save the World》是美国真菌学家保罗·史塔曼兹的第六本著作,由Ten Speed Press(英语:Ten Speed Press)在2005年出版。在本书中,史
  • 烯啶虫胺烯啶虫胺(英语:Nitenpyram)是一种杀虫剂,常用于农业和兽医学中以杀死家畜或宠物身上的寄生虫。在兽医学中,烯啶虫胺作为犬与猫的口服剂来控制跳蚤,常用商品名为诺普星(英语:Capstar)
  • 金鱼藻金鱼藻(学名:Ceratophyllum demersum),又称作松藻、鱼草、细草、软草,为金鱼藻科金鱼藻属底下的一物种。其生活型态可为沉水型,亦可为浮水型。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陆都有其原生分布
  • 涮涮锅涮涮锅或者呷哺呷哺(日语:しゃぶしゃぶ),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以昆布柴鱼汤等为汤底的涮牛肉或者涮猪肉火锅,基本以神户和牛为主食、偶尔也有松阪猪。涮涮锅有时候所使用的汤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