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界问题

✍ dations ◷ 2025-11-17 13:15:52 #科学哲学,科学研究,宗教与科学

划界问题(英语:demarcation problem)是科学哲学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如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形而上学以及文学、艺术、信仰等其他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卡尔·波普尔称其为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

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出的证实主义(英语:verificationism)理论认为可证实性是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陈述只有在经验中得到证实,才是有意义的、是科学的。卡尔·波普尔则提出了与可证实性相对的可证伪性,认为是否可被经验证伪才是判断科学与否的标准。此外,他认为这是一个划界标准,而非逻辑实证主义中的意义标准。

此后,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范式转移理论,则将科学发展分为常规科学(英语:normal science)与非常规科学。他指出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在已有的一套范式中从事解难题活动,是区分科学与其他领域的标准。伊姆雷·拉卡托斯则批判地继承了被其称为“朴素证伪主义”的波普尔思想,同时借鉴了库恩范式理论,从而发展出了精致证伪主义的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将研究纲领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作为划界标准。与逻辑实证主义与波普尔证伪主义不同,库恩与拉卡托斯的科学划界标准都是历史的与相对的。

保罗·费耶阿本德、拉里·劳丹(英语:Larry Laudan)等科学哲学家则主张消解划界问题。费耶阿本德就认为不应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劳丹则认为划分问题是个虚假的问题,这样的标准是无法找到的。

除此之外,保罗·萨伽德(英语:Paul Thagard)、马里奥·邦格(英语:Mario Bunge)等则分别提出了多元的划界标准。与科学哲学传统中单一的划界标准不同,他们各自都给出了一组若干条评判标准来区别科学与非科学。

相关

  • 原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及原子与电磁辐射和其它原子相互作用的科学。对原子概念的记述可以上溯到古印度和古希腊。有人将印度的耆那教的原子论认定为开创者大雄在
  • 细胞色素c1j3s, 2b4z· iron ion binding · protein binding · heme binding · electron transporter, transferring electrons from CoQH2-cytochrome c reductase complex an
  • 登革热疫苗登革热疫苗(英语:dengue vaccine)指的是可预防人体感染登革热的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只在全球登革热流行区域,推荐该疫苗为可采用的选项。2017年,制造登革热疫苗的厂商建议,此类疫苗
  • 溜,也称熘,是一种烹调方法,常见于中国北方。溜一般是将主料炸(有的时候为炒)过后,另起锅,放入主料,加上勾芡的调味汁(称为卤汁)而成。卤汁主要分红汁和白汁两大类。红汁为鲜醇的复合味
  • 达尔富尔冲突达尔富尔战争(阿拉伯语:الحرب في دارفور‎)发生在苏丹共和国西部的达尔富尔,交战方主要分别为游牧的巴加拉族组成的牧民武装部队,以及巴加拉族以外的定居部落。苏丹
  • 过劳过劳(Overwork)指表示工作过度劳累、工作量太多或是工时太长的情形,也和工作者的工作量超过其能力有关,常会造成生理及心理的相关疾病。强制性的加班和过劳有关,一般会定义为工作
  • 始鳄目始鳄目(学名:Eosuchia)又名杨氏蜥形目(Younginiformes),是已灭绝双孔类爬行动物的一目,生存在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早期。本目的定义范围有些困难。在早期的分类历史中,本目曾经被当作
  • 夸贾林岛夸贾林环礁(马绍尔语:'Kuwajleen.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下酒菜 (안주)下酒小吃又称佐酒小吃,一般指喝酒时食用的小菜或小吃,古称酒肴、肴(保留在现代日语)、按酒(保留在现代韩语)。熟食则可称为下酒菜之意。一般用来调节喝酒时的口感,很少当主食作裹腹
  • 三氧化二钕三氧化二钕(化学式:Nd2O3),又称氧化钕(Ⅲ),是钕的+3价氧化物。它是淡蓝色的潮解性六方结晶,难溶于水,能溶于酸,在空气中加热时部分变成钕的高价氧化物。全世界每年生产约7000吨的三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