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踏比厘(平埔族语:Tapileh;1827年-1917年),埔里社堡乌牛栏庄人(今埔里镇爱兰里)。身为平埔族巴宰族(Pazeh)领袖,潘踏比厘于1882至1895年间担任清朝官职,并于同年日军进占台湾时,作为代表协商。潘踏比厘见证了政权的替换,由于受到政府的信赖,因此潘踏比厘有清朝的军官铃印与日本政府的记念章。
潘踏比厘身为平埔族巴宰族(Pazeh)领袖,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被清朝朝廷指派担任埔里屯丁营副哨官,后因协助朝廷有功,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升任新竹县升补为北路屯千总,授六品。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正式获得钤印之正六品武官职衔,直到1894清朝战败,在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予日本,于此时,台湾正式进入日治时期。
1895年时,时任北港溪隘勇线管带林荣泰,联合一众平埔族首领与汉人士绅向日军递交请愿书,由潘踏比厘负责前往彰化与日军交涉,也因此获得日政府信赖。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七月,潘踏比厘协助日军攻克大埔城之役,日政府于隔年(1897年,明治三十年)四月,授予潘踏比厘绅章。潘踏比厘于1899年至1908年(明治三十二年至四十一年)担任埔里社公学校(今埔里国小)学务委员,并于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任南投厅参事;同年11月,因土地权利划分不公,潘踏比厘向土地调查局提出诉愿,请求重新查核番租,以“分别大租、小租田地”之诉:43-49。1915年(大正四年),获颁大礼记念章。
潘踏比厘现有四件文物原由潘家收藏,后代潘怡宏于2018年捐赠予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