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R-165《通讯用中文多字节字符集》()是中国大陆于1992年为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CCITT) 创制之中文多字节通讯字符集。该编码在ISO 2022下注册的名称为 ISO-IR-165,可以使用 ISO-2022-CN-EXT 进行编码。
ISO-IR-165 整合 GB 2312(包括 GB/T 6345.1-86《信息交换用汉字 32x32 点阵字模集》新增之字符及调整)以及 GB/T 8565.2-88《信息处理文本通信用编码字符集 第二部分:图形字符集》。该标准合共 8446 个字符。
GB/T 6345.1-1986《信息交换用汉字 32x32 点阵字模集》(后续改成GB/T 6345.1-2010)包括了对 GB/T 2312 的修正和补充。相关的修订最早是由GB 5007.1–85《信息交换用汉字 24x24 点阵字模集》所加入。
后续实践 GB/T 2312 的编码(如Windows 的代码页936)将 79-81 对应的汉字 Unicode 码从“鍾”改为“锺”。
GB/T 6345.1-86 也在 GB/T 2312 的基础上在第 10 区补充了ISO 646-CN 的半宽字符(3 区的字符为全宽字符)和第 8 区补充了 6 个汉语拼音字符。这些补充也在 GB/T 12345 内出现,而 GB/T 12345 也额外在第 6 区加上了 29 个竖排标点符号。
2011年发布的 GB/T 6345.1-2010 正式在第 11 区增加了对应 8 区 32 个汉语拼音字符(包括新补充的6个字符)的半宽版本。这个补充并未在 GB 18030 内实行。
Classic Mac OS 内的简体中文编码(基于EUC-CN修改) 和 GB 18030 包含了 GB/T 6345.1 补充的 6 个汉语拼音字符(但是不包括半宽版本)和 GB/T 12345 补充的竖排标点符号。 新增的 6 个汉语拼音字符如下:
GB/T 8565.2-1988《信息处理文本通信用编码字符集第二部分:图形字符集》也定义了 GB/T 2312 的补充字符,在 13-15 区和 90-94 区之间新增了 705 个字符,其中 15 区新增的 69 个字符是非汉字。该修订包括了 GB/T 6345.1 的修订,但是没有包括补充字符。
Unihan 资料库中引用中国大陆来源 GB/T 8565 的汉字使用 G8
来标示。
ISO-IR-165 包括了 GB/T 6345.1 和 GB/T 8565.2 在 GB/T 2312 的新增补充字符。另外,ISO-IR-165 也新增了 161 个字符,其中 139 个汉字是“普通汉字和异体”。有时这些 CCITT 的新增字会和 GB/T 8565.2 混淆,包括以前的 Unihan 资料库。
CCITT 在第 6 区新增了对应第 3 区的像字符,这些字符和 Mac OS 简体中文 和 GB 18030 的新增字符相撞。
ISO-IR-165 包含了 GB/T 6345.1 的订正,但是其中有两个字符的 Unicode 映射与 GB/T 2312 和 GB/T 6345.1 扩展的映射不同。下表显示各标准的映射和对应字形,也另附 GB 18030 的对应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