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东布罗夫斯卡

✍ dations ◷ 2025-05-09 21:57:28 #1889年出生,1965年逝世,波兰女性作家,女同性恋作家,20世纪女性作家,20世纪小说家,波兰剧作家,回忆录作家,国际笔会成员

玛丽亚·东布罗夫斯卡(Maria Dąbrowska,1889年10月6日-1965年5月19日),波兰女作家。她曾四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她将塞缪尔·皮普斯的日记翻译成波兰语。

出生于波兹南省卡利什市附近的鲁索夫村。她的父亲约瑟夫·舒母斯基是个没落的贵族,参加过1863年的抗俄一月起义,在鲁索夫充当贵族庄园的总管。他共有五个子女,其中受到良好教育的只有作为长女的玛丽亚。她的童年在农村度过,在卡利什接受初等教育,18岁时毕业于华沙一所私立中学,接着在洛桑、布鲁塞尔和伦敦的大学攻读自然科学、社会学和哲学。参加过旅居布鲁塞尔的波兰青年争取祖国独立的运动,曾是波兰合作化活动分子协会的成员。1910年开始发表政论文,也是在这一个,21岁的玛丽亚与波兰社会党活动家马里安·东布罗夫斯基结婚,在夫君的引导下,东布罗夫斯卡进入了波兰社会生活的中心。先是在国外,后来在国内她有机会置身于波兰杰出的知识分子行列。

玛丽亚·东布罗夫斯卡于1913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出版了涉及社会题材和青少年题材的短篇小说集《祖国的孩子们》(1918)、《樱桃枝》(1922)、《童年的微笑》(1923)、《彼方来的人们》(1926)和《生活的印记》(1938)等。

1932-1934年间,东布罗夫斯卡发表了她的代表作,四部曲《黑夜与白昼》。这部充分体现了作家创作技巧娴熟和思想深刻的具有史诗意义的鸿篇巨制,使她成为蜚声世界文坛的女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发表了短篇小说集《晨星》(1955)、中篇小说《乡村婚礼》(1955)和长篇小说《一个沉思者的奇遇》(1970)。她还写过两部历史剧、四部儿童故事集以及大量政论文、文学评论和游记。她曾两次获得国家一等文学奖(1934、1955)。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了近20种外国文字。

相关

  • 22iR-羟基胆固醇22R-羟基胆固醇(英语:22R-Hydroxycholesterol)是一种内源性的胆固醇代谢中间产物,参与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 胆固醇被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CYP11A1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羟基化
  • 蓝草蓝草可能指:
  • 多孔菌目多孔菌目(Polyporales),又称非褶菌目,是伞菌纲的一目。担子果裸果型,无菌褶。
  • 日本狼日本狼(学名:Canis lupus hodophilax)是一种已灭绝的狼亚种,曾经在日本大量繁衍,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之后被人大量猎杀,最后在1905年灭绝。另一亚种北海道狼和日本狼是近亲,但亦
  • 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德国无条件投降书是指1945年5月8日,由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同盟国远征部队最高司令部和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卡尔霍斯特(英语:Karlshorst)签署的武装力量协议,并由法国和美
  • 美国联邦司法部美国司法部(英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是美国政府的一个部,其部门长官享有阁员地位。负责的任务是保障法律的施行,维护美国政府的法律利益和保障法律对美国所有
  • Mi-26直升机米-26直升机(俄语:Ми-26)是一款多用途重型直升飞机,也是当今服役中最重、最大的直升机,由苏联米尔莫斯科直升机工厂(原米尔实验设计局)设计。该机的机舱载重和舱外负重均可达20吨
  • 鸩是一种传说中的毒鸟。形象为黑身赤目,身披紫黑色羽毛,喜以蛇为食。它的羽毛有剧毒,放入酒中能置人于死地。《汉书》中记载,汉惠帝二年时期,齐王刘肥入朝,惠帝对其礼遇有加,结果遭
  • 石制茶具组石制茶具组是一组收藏于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唐代风格石制茶具组明器,其设计体现中国唐代茶饮文化,并可用于考证陆羽所作《茶经》记载之内容。
  • 霍勒斯·韦尔内霍勒斯·韦尔内(法语:Émile Jean-Horace Vernet,1789年6月30日-1863年1月17日),法国画家,擅长战争、历史以及东方主义题材绘画。霍勒斯·韦尔内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绘画世家,其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