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东布罗夫斯卡

✍ dations ◷ 2025-10-24 14:39:02 #1889年出生,1965年逝世,波兰女性作家,女同性恋作家,20世纪女性作家,20世纪小说家,波兰剧作家,回忆录作家,国际笔会成员

玛丽亚·东布罗夫斯卡(Maria Dąbrowska,1889年10月6日-1965年5月19日),波兰女作家。她曾四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她将塞缪尔·皮普斯的日记翻译成波兰语。

出生于波兹南省卡利什市附近的鲁索夫村。她的父亲约瑟夫·舒母斯基是个没落的贵族,参加过1863年的抗俄一月起义,在鲁索夫充当贵族庄园的总管。他共有五个子女,其中受到良好教育的只有作为长女的玛丽亚。她的童年在农村度过,在卡利什接受初等教育,18岁时毕业于华沙一所私立中学,接着在洛桑、布鲁塞尔和伦敦的大学攻读自然科学、社会学和哲学。参加过旅居布鲁塞尔的波兰青年争取祖国独立的运动,曾是波兰合作化活动分子协会的成员。1910年开始发表政论文,也是在这一个,21岁的玛丽亚与波兰社会党活动家马里安·东布罗夫斯基结婚,在夫君的引导下,东布罗夫斯卡进入了波兰社会生活的中心。先是在国外,后来在国内她有机会置身于波兰杰出的知识分子行列。

玛丽亚·东布罗夫斯卡于1913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出版了涉及社会题材和青少年题材的短篇小说集《祖国的孩子们》(1918)、《樱桃枝》(1922)、《童年的微笑》(1923)、《彼方来的人们》(1926)和《生活的印记》(1938)等。

1932-1934年间,东布罗夫斯卡发表了她的代表作,四部曲《黑夜与白昼》。这部充分体现了作家创作技巧娴熟和思想深刻的具有史诗意义的鸿篇巨制,使她成为蜚声世界文坛的女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发表了短篇小说集《晨星》(1955)、中篇小说《乡村婚礼》(1955)和长篇小说《一个沉思者的奇遇》(1970)。她还写过两部历史剧、四部儿童故事集以及大量政论文、文学评论和游记。她曾两次获得国家一等文学奖(1934、1955)。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了近20种外国文字。

相关

  •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结构的改变。畸变为可自然发生的。也有人工诱发。 一些物理因子(如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能大大提高畸变频率。根据畸变的特殊遗传学
  • 航天史自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及罗伯特·戈达德在航天的理论方面给实际方面作出突破后,航天便在20世纪开始成为人类对成就的一项指标。苏联在战后太空竞赛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成
  • 理查德二世理查二世(英语:Richard II,1367年1月6日-1400年2月14日),1377年登基成为英格兰国王,1399年被废。理查二世出生于波尔多,是黑太子爱德华最小的儿子。其父及兄长昂古莱姆的爱德华先后
  • 穆罕默德二世穆罕默德二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 卡烯内酯强心甾或卡烯内酯(英语:Cardenolide)是一种甾体结构母核。许多种植物能产生其衍生物,常为强心苷的糖苷配基,通常具有毒性。
  • 皮质延髓束皮质延髓束(英语:Corticobulbar tract,亦称为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一起组成锥体束,分别最终发往脑神经的各随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支配肢体运动。是躯体运动传导通路的一
  • 塑性变形塑性变形(英语:Plastic deformation),指材料受外力作用而形变时,若过了一定的限度则不能恢复原状,这样的变形叫做塑性变形。这个限度称作弹性限度。以具延展性的金属为例,当它受到
  • 右昌三山国王府右昌三山国王府,旧名右昌三山国王庙位于高雄市楠梓区右昌,创建于明郑时期,有三百余年历史,曾在清朝同治年间重建和台湾日治时期重修,20世纪后又经过多次重修。该庙是右昌四大古庙
  • 贾姆穆贾姆穆或查谟(Jammu),是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冬季首府,面积16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27米,2011年人口502,197。位于该国北部,距离新德里约600公里。2011年人口502,197人,其中男性206061
  • 爱尔兰纯种《爱尔兰纯种》(英语:)是美国作家诺拉·罗伯茨的小说处女作,于1981年1月经剪影图书发行初版,属爱情类图书。与其他同类小说一样,本书不足200页长,原计划只上架销售一个月。但事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