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东布罗夫斯卡

✍ dations ◷ 2025-07-27 20:17:45 #1889年出生,1965年逝世,波兰女性作家,女同性恋作家,20世纪女性作家,20世纪小说家,波兰剧作家,回忆录作家,国际笔会成员

玛丽亚·东布罗夫斯卡(Maria Dąbrowska,1889年10月6日-1965年5月19日),波兰女作家。她曾四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她将塞缪尔·皮普斯的日记翻译成波兰语。

出生于波兹南省卡利什市附近的鲁索夫村。她的父亲约瑟夫·舒母斯基是个没落的贵族,参加过1863年的抗俄一月起义,在鲁索夫充当贵族庄园的总管。他共有五个子女,其中受到良好教育的只有作为长女的玛丽亚。她的童年在农村度过,在卡利什接受初等教育,18岁时毕业于华沙一所私立中学,接着在洛桑、布鲁塞尔和伦敦的大学攻读自然科学、社会学和哲学。参加过旅居布鲁塞尔的波兰青年争取祖国独立的运动,曾是波兰合作化活动分子协会的成员。1910年开始发表政论文,也是在这一个,21岁的玛丽亚与波兰社会党活动家马里安·东布罗夫斯基结婚,在夫君的引导下,东布罗夫斯卡进入了波兰社会生活的中心。先是在国外,后来在国内她有机会置身于波兰杰出的知识分子行列。

玛丽亚·东布罗夫斯卡于1913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出版了涉及社会题材和青少年题材的短篇小说集《祖国的孩子们》(1918)、《樱桃枝》(1922)、《童年的微笑》(1923)、《彼方来的人们》(1926)和《生活的印记》(1938)等。

1932-1934年间,东布罗夫斯卡发表了她的代表作,四部曲《黑夜与白昼》。这部充分体现了作家创作技巧娴熟和思想深刻的具有史诗意义的鸿篇巨制,使她成为蜚声世界文坛的女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发表了短篇小说集《晨星》(1955)、中篇小说《乡村婚礼》(1955)和长篇小说《一个沉思者的奇遇》(1970)。她还写过两部历史剧、四部儿童故事集以及大量政论文、文学评论和游记。她曾两次获得国家一等文学奖(1934、1955)。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了近20种外国文字。

相关

  •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自由邦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自由邦(德语:Freistaat Mecklenburg-Strelitz)是魏玛共和国的自由邦之一,创建于1918年,前身是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国。1933年纳粹党上台之后,该邦和梅克伦
  • 非洲东部东非即东部非洲地区,根据联合国的次分区共有19个国家或属地:亚洲东亚 · 东南亚 · 南亚 · 中亚 · 西亚/西南亚 · 北亚/西伯利亚  · 东北亚 其他:近东 · 中东
  • 美国陆军 (电子游戏)《美国陆军系列》(英语:America's Army)是一系列多人军事战术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由美国陆军红石兵工厂(英语:Redstone Arsenal)陆军游戏工作室研发,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协助美国陆军招
  • 2019冠状病毒病智利疫情1月1月2月2月3月3月4月4月过去15日过去15日 2019冠状病毒病智利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智利发生的情况。2020年3月3日,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扩散至智利。当地时间4
  • 匈牙利饮食匈牙利饮食是指匈牙利的饮食文化。传统匈牙利饮食的主要食材包括肉类、时令蔬菜、水果、面包和乳制品及起司。匈牙利饮食的特征之一是将不同种类的肉放在一起烹饪,匈牙利汤就
  • 舒特方言舒特方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方言之一,也是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和黑山语的标准发音。舒特方言使用在塞尔维亚,黑山,波赫和克罗地亚的大部分
  • 最后命令 (1928年电影)《最后命令》(英语:The Last Command)是一部1928年的美国无声电影,由约瑟夫·冯·斯坦伯格(英语:Josef von Sternberg)导演,基于拉尤斯·比洛(英语:Lajos Bíró)的故事改编。主演埃米
  •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 (1831-1891)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俄语:,1831年8月8日—1891年4月25日),又称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以和其长子作区别。他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第三子,亚历山大二世的弟弟。1856年,尼古拉与
  • 多脉榆多脉榆(学名:)是榆科榆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湖南、福建、江西、贵州、广西、湖北、云南、浙江、安徽、四川、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600米的地区,一
  • 英特尔管理引擎英特尔管理引擎(英语:Intel Management Engine,缩写IME),是英特尔芯片组的子系统,自2008年后发布的所有英特尔芯片组都进行了集成。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AMT)是英特尔管理引擎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