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角四面体

✍ dations ◷ 2025-08-02 23:16:51 #截角四面体
在几何学中,截角四面体是一种半正八面体,13种阿基米德立体之一,共有8个面、18个边和12个顶点,是三角化四面体的对偶多面体,可由四面体经过适当的截角,截去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所产生的多面体。若进行更深的截角,甚至截到了中点,则称为截半四面体,然而此种多面体与正八面体是等价的。由于截角四面体具有六边形与三角形的面,因此也是一种戈德堡多面体,其戈德堡符号计为GIII(1,1)。此外,由于截角四面体可以由立方体透过斜截变换构成,即先交错、再截角,因此,截角四面体又称为斜截立方体或截角交错立方体,在考克斯特符号(英语:Coxeter diagram)中计为,顶点数为小斜方截半立方体的一半,因此两个截角四面体可以构成一个凸包为小斜方截半立方体的截角星形八面体,此种立体也称为二复合截角四面体。截角四面体是半正多面体之一,由4个等边三角形和4个正六边形组成,有12个顶点和18条棱,可以想象为将正四面体的顶点切去。在直角坐标系中,将几何中心位于原点边长为 8 {displaystyle {sqrt {8}}} 的四面体截角产生了12个顶点,以(±3, ±1, ±1),(±1, ±3, ±1),(±1, ±1, ±3) (其中每组坐标的±数目都是奇数个)为顶点,构成了一个截角四面体。12个顶点位置如下:边长为 a {displaystyle a} 的截角四面体,其表面积为 7 3 a 2 {displaystyle 7{sqrt {3}}a^{2}} ,体积为 23 12 2 a 3 {displaystyle {frac {23}{12}}{sqrt {2}}a^{3}} 。将一个正四面体透过截角变换构造,即将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切去就可以得到一个截角四面体。三角化截角四面体为截角四面体进行三角化变换的结果,即将截角四面体的三角形面加入三角锥。另外一种则是在六边形面加入六角锥。在图论的数学领域中,与截角四面体相关的图为截角四面体图,其与截角四面体有相同的拓朴结构,是一种阿基米德图(英语:Archimedean graph),其顶点与边的数量及结构都与阿基米德立体中的截角四面体相同,具有12个顶点和18个边。属于连结立体图(英语:connected cubic graph),也是一种连结立体可递的图。

相关

  • 奶制品奶制品,奶类制品的简称,亦称乳制品、乳类食品或奶食品,以奶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除各种直接使用奶制成的饮料外还包括通过发酵获得的食品(奶酪和奶油)以及对奶进行干燥或者
  • 苯乙酮苯乙酮或称乙酰苯,是分子式为C6H5COCH3的有机化合物,它可当作制造药物、树脂、调味剂和催泪瓦斯的中间体,还可以制造安眠药。 现在苯乙酮大多以异丙苯氧化制苯酚和丙酮的副产品
  • 肝细胞肝细胞(hepatocyte(hepato-意为肝,-cyte意为细胞))是肝脏实质中的一类多边形的腺上皮细胞。肝脏细胞直径在20-30um之间,使用H&E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细胞质整体嗜酸性并含
  • 拍米拍米(英式英语:Petametre,美式英语:Petameter,符号Pm)是一个长度单位。1 拍米=1015米。米(m) · 尧米(Ym) · 泽米(Zm) · 艾米(Em) · 拍米(Pm) · 太米(Tm) · 吉米(Gm) · 兆米(Mm) · 千米(km)
  • bspan style=color:yellow;⑦/span/b约旦河西岸地区(阿拉伯语:الضفة الغربية‎,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
  • 恐水症狂犬病(拉皮斯病,俗称疯狗症,字根来自拉丁语:rabies,意为“疯狂”)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病,可于恒温动物身上造成严重脑炎。没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当神经症状出现后
  • 木瓜牛奶木瓜牛乳是在台湾广受欢迎的一种饮料,堪称经典台湾味之一,不仅深受台湾人的喜爱,也是许多观光客来台湾必喝的圣品,由木瓜、牛乳等主原料,与水及砂糖甚至碎冰等副原料制成。不仅在
  • 拉梅兹法拉玛泽呼吸法也称拉玛泽减痛分娩呼吸法,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技术,由法国医生拉玛泽(英语:Fernand Lamaze)在1940年代发明。 拉玛泽呼吸法的目的是增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同时
  • 努比亚板块努比亚板块(英语:Nubian Plate或Nubia Plate)是正在形成中的一个板块,因努比亚地区位于其上而得名。它是非洲板块的一部分,因为裂谷作用,正在相对其东边的板块向西移动。由这一裂
  • 1970年安卡什地震坐标:9°14′S 78°50′W / 9.24°S 78.84°W / -9.24; -78.841970年安卡什地震,又称秘鲁大地震(Great Peruvian Earthquake),发生于1970年5月31日,是一次发生在海底的地震。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