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西
✍ dations ◷ 2025-09-18 15:26:48 #大西
263﹣581益州蜀郡新都郡汉嘉郡汶山郡江阳郡犍为郡越巂郡梁州巴郡广汉郡巴西郡巴东郡梓潼郡涪陵郡• 成汉 304 – 347• 谯蜀 405 – 413大西是明朝末年民变领袖之一张献忠在1643年建立的政权。1638年,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受招安授予副将。驻地王家河,易名太平镇,以示休兵。1639年,张重举反明的大旗。转战四川境。1641年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1643年据武昌,称大西王。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巡抚龙文光、蜀王朱至澍及其嫔妃全部自杀身亡。张献忠号称60万大军,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州、县。8月16日登基成为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初期张献忠领导的民变军主要在南方发展,先是控制了湖广地区,之后又改进攻四川。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退出成都时,在成都进行大规模的烧杀破坏。同年10月20日,张献忠在盐亭县凤凰山被清军将领豪格射杀身亡。大西的官员离开成都时还有700人。到张死时只有25人。大多被他杀死。张献忠死后,以孙可望为主的大西军自1647年进占云南、贵州二省,加以经营、整顿后,成了后来南明军的后方基地。1652年,永历朝廷接受西军部将孙可望、李定国投诚抗清建议,在贵州安隆所设立行辕,西军改编为南明军。孙可望等整编了南明其他的武装部队,经整编后的南明军足以和清军作战。综观西军余部辅佐南明永历帝抗清数年间(1645年-1651年),南明军与清军作战中,败多胜少,大批南明的军队先后降清。先后丢失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两广、两湖等等领地,地盘尽失。直到以孙可望为主的大西军加入,再次改变了整个局势。孙可望残暴善妒,心怀大逆之心,与李定国不和,定国屡建战功,孙可望恐定国威重难制,欲去其兵权。顺治十四年(1657年),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李定国部,因部将倒戈归李定国,孙可望大败,率部属六百余人降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十一月病死(一说狩猎时为清军射杀)。大西政权虽然只有很短的历史,但也曾经在大顺元年(1644年)开科取士一次。唐朝至五代十国
相关
- 胸骨胸骨(Sternum)是胸腔中前方一块扁平,剑状的骨,接有肋 。因为其外形如此,故其拉丁文中被名为剑,其三部分为胸骨柄上部的颈静脉切迹(Incisura jugularis)可在体表触及,此乃颈部的下界。
- 成人史迪尔氏病成人史迪尔氏病(英语: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缩写为 AOSD)是史迪尔氏病(英语:Systemic-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的其中一种类型,是一种罕见的全身发炎(英语:System
- 丁烷丁烷,又称正丁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0,结构式为CH3CH2CH2CH3。丁烷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易液化、易燃的气体。它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爱德华·弗兰克兰德(英语:Edward
- 比热容比热容(英语:specific heat capacity,符号c),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
- 间日疟Haemamoeba vivax Grassi and Feletti, 1890 Plasmodium malariae terti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Haemamoeba laverani var. tertiana Labbe, 1894(?) Haemosporidiu
- cytochrome P450结构 / ECOD细胞色素P450(英语:cytochrome P450)超家族(官方缩写为CYP)是一大类多种多样的酶。大多数细胞色素P450酶的功能是催化氧化有机化合物。细胞色素P450的受质包括有:如脂
- 选择性剪接选择性剪接(英语:Alternative splicing;又称“可变剪接”)是基因表达的方式,在复杂的动物例如人类细胞是非常普遍的。真核细胞的基因序列中,包含了内含子(intron)与外显子(exon),两者交
- 地狱众生地狱(梵语:नरक,转写:Naraka,巴利语:निरय,转写:Niraya),音译作捺落迦、那落迦、奈落、泥梨耶、泥梨、泥犁等。佛教宇宙论以此界为轮回流转中最痛苦、最低劣的生存界。众生命终后
- 媵媵(拼音: yìng、注音:ㄧㄥˋ )是中国周代盛行的一种婚姻制度,当时天子至士各级贵族皆一娶多女,贵族女子出嫁为正室时,需要娣或侄女陪嫁,称为媵,媵会成为侧室,为明媒正“娶”的一部分,
- 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乃指光射到一个界面时,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相同角度。光入射到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折射。而反射时会出现以下情况: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由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