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维埃·梅西安

✍ dations ◷ 2025-09-08 08:22:22 #1908年出生,1992年逝世,法国作曲家,20世纪作曲家,伊拉斯谟奖得主,沃尔夫艺术奖得主,京都奖获得者

奥利维埃·梅湘(法语:Olivier Messiaen 法语发音:,1908年12月10日-1992年4月27日),法国作曲家、风琴家、音乐教育家,普遍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常融入复杂的节奏语言(他私下钟爱古希腊和印度音乐),并以“有限移调调式”(梅西安自他早期作品中提出的概念)铺陈出和声与旋律。梅西安身为一位天主教徒,曲作中常流露出他对信仰的虔诚。

他时常远行,因而在作品中融入了多样元素,例如日本音乐、犹他州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的风景以及圣方济各的生活等。梅西安曾形容,当他听见和音、尤其是根据他的音乐调式所谱出的和声时,会不由自主产生共鸣、联想到色彩(即所谓的联觉现象),进而将这些色彩结合、转化入旋律之中。有一段时间,他全心投入关于“全序列主义”参数化的实验,因此被后世认定是序列主义领域的革新先锋。他是首位在管弦乐曲中使用马特诺琴的作曲家之一。

梅西安于1919年至1930年间在巴黎音乐学院修读音乐。1931年开始,受聘为巴黎天主圣三教堂的风琴师。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39年受召入伍,不久即被德军俘虏,1941年获释。1942年受聘为巴黎音乐学院教授。

梅西安对调性、和声、十二音列、鸟歌、希腊节奏、印度节奏等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其音乐理论著作有我的音乐语言(Technique de mon langage musical)和节奏、色彩与鸟鸣的理论(Traité de rythme, de couleur, et d’ornithologie)。梅西安是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其著名学生有皮埃尔·布莱兹(Pierre Boulez)、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伊冯·洛里奥(Yvonne Loriod,后来成为梅西安第二任妻子)、泽纳基斯(Iannis Xenakis)、陈其钢等等。

相关

  • 黄藻黄藻(Xanthophyceae)是一类属于不等鞭毛类的藻类生物。体类型为单细胞、群体、多核管状或丝状体。细胞壁含多量果胶质。运动的个体和动孢子具有2条不等长鞭毛,极少数具有1条鞭
  • 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UNCIO)又称旧金山会议,是1945年4月25日至1945年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由50个同盟国国家的代表团
  • 蕈环蕈环(英语:Annulus)是有些真菌的蕈柄上具有的构造,是菌幕分解以露出子实层后的痕迹。蕈环可以是粗糙或膜质的,也可能是蜘蛛网状。蕈环可能是蕈类的永久构造,或在菇长出后即消失,只
  • 大和时代大和时代是日本(大和王权)定都于大和地区的时代(250年-538年)。也称为古坟时代,或包含飞鸟时代(大概由538年-710年)。在大和这个时代,天皇虽然屡次迁都,但因为迁都范围仍局限于大和地区
  • 口索动物亚门半索动物门(学名:Hemichordata)是由一类像虫一般,生存于海底的后口动物所组成的门,通常被认为是棘皮动物的旁系群,可追溯至寒武纪早期或晚期,且包括一类已在石炭纪时灭绝的重要化石
  • 佛统府佛统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นครปฐม,皇家转写:Changwat Nakhon Pathom,泰语发音:),或音译作那坤巴统府、那空巴统府,是泰国中部的一个府。佛统府在古代时非常繁荣,是泰国最古老的
  • 八大综合台八大综合台(又称:GTV综合台),是八大电视旗下的频道之一。2015年9月14日起启用高清版本“八大综合台HD”;2016年8月17日起提供双语服务。(需申装有线电视数位机上盒方能切换)
  • 傅柯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米歇尔·福柯(法语: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
  • 英语种类列表 §北美洲方言依照不同的种类会有不同的发音方式、词汇与语法使得不被混淆,而腔调可知道他们是哪里人,因为每种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发音都不尽然。北美洲英语(英语:North American English
  • 罗伯特·约翰·瑟维斯罗伯特·约翰·瑟维斯(Robert John Service 1947年10月29日—)英国历史学家、学者。写作内容主要涉及苏联历史,曾担任牛津大学俄罗斯历史教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