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费希纳定理

✍ dations ◷ 2025-11-03 13:15:51 #知觉,行为概念,心理物理学

韦伯定理(Weber-Fechner law)分为韦伯及费希勒两种定理,韦伯定理又称“感觉阈限定律”(absolute threshold),用于差异阈限定义。

1860年由德国心理学家的古斯塔夫·费希纳提出费希纳定律,定义于绝对阈限上。

人类五官重要的感觉绝对阈限(采自Galanter, 1962)

以数学方式表示的话:

Δ p = k Δ S S {\displaystyle \Delta p=k{\frac {\Delta S}{S}}} (韦伯定律)

Δ S {\displaystyle \Delta S} 为某量实质变化而 Δ p {\displaystyle \Delta p} 为某量的主观的感觉变化

d p , d S {\displaystyle dp,dS} 取代 Δ p , Δ S {\displaystyle \Delta p,\Delta S} , 作积分:

d p = k d S S {\displaystyle dp=k{\frac {dS}{S}}}

0 p d p = k S 0 S d S S {\displaystyle \int _{0}^{p}dp=k\int _{S_{0}}^{S}{\frac {dS}{S}}}

p = k ln ( S S 0 ) {\displaystyle p=k\ln({\frac {S}{S_{0}}})} (费希纳定律)

相关

  • 鹅膏蕈氨酸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 是一种含有异
  • Ausub2/subS硫化亚金是化学式为Au2S的无机化合物,是二种金的硫化物中的一种,另一种为硫化金(英语:gold(III) sulfide)Au2S3。在自然界,金的硫化物和银的共价半径相近,两者会形成固溶液。硫化亚
  • 马尔萨斯灾难马尔萨斯灾难,也称马尔萨斯陷阱,由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英语 :Thomas Robert Malthus ) 提出,主要指不断增长的人口早晚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马尔萨斯1798年在其《人口论
  • 异艾氏剂异艾氏剂(Isodrin)是一种有机氯化合物,六氯环戊二烯类杀虫剂,和艾氏剂为同分异构体,可由1,2,3,4,7,7-六氯降冰片二烯与环戊二烯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生成,在生物体内可代谢为异
  • 苍南话苍南话是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属闽南语的浙南片,主要通行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大部分地区。苍南话是苍南县境内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方言和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方言,以县
  • 草山行馆坐标:25°09′17″N 121°32′18″E / 25.154627°N 121.538336°E / 25.154627; 121.538336草山行馆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的阳明山上,是蒋中正及其家人在士林官邸完工前所居
  • 要港部要港部(日语:要港部/ようこうぶ Yōkōbu ?),为旧日本海军的机构之一,作为海军的根据地的一种,统辖舰队后方的机构。1889年(明治22年)5月29日,日本海军颁布了《镇守府条例》,其中规定
  • 近世近世(英语:early modern period),又译近代早期,历史学上的一种分期法,指中世纪之后,现代(modern,又译近代)之前这个时期。起源于欧洲历史学界,将人类历史分为四阶段(古代,中世纪,近世,近代)
  • 约翰·德莱顿约翰·德莱顿(英文:John Dryden,1631年-1700年),英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是1668年的英国桂冠诗人。 他被当做是王政复辟时期的主要诗人,以至于这一段文学史被称
  • 无字小说无字小说是采用无字幕连环图片表述故事情节的叙事类型,又因作者创作时大多采用木刻及其他浮雕印刷术而得名木刻小说。这种叙事形式主要是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兴起,并以德国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