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短面熊属

✍ dations ◷ 2025-10-22 16:52:27 #熊科,眼镜熊亚科,更新世哺乳类,已灭绝的哺乳动物,南美洲史前哺乳动物

†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美短面熊 (Gervais, 1852)
†窄齿南美短面熊 (Gervais & Ameghino, 1880)
†古老南美短面熊 (Ameghino, 1885)
†温氏南美短面熊 (Ameghino, 1902)
†塔里哈南美短面熊 (Ameghino, 1902)

南美短面熊属(学名:)是已灭绝的南美洲熊科短脸熊。它们的祖先在更新世晚期时,透过巴拿马地峡自北美洲迁徙至南美洲(称为“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目前已知最早的南美短面熊来自Ensenadan(英语:Ensenadan)地层(约为1千2百万年前的更新世早至中期)。它们现存亲缘关系最近的近亲为眼镜熊。

南美短面熊属的属名来自希腊语, 意为“熊”, 意为野兽,即“熊一样的野兽”,通常为了区别北美洲的短面熊属而将其翻译为南美短面熊属。南美短面熊属属型种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美短面熊()种名指其出土地: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美短面熊属下有一种体型极大的窄齿南美短面熊(),其种名意为“狭窄的牙”,有时也被直接简称为细齿巨熊。

南美短面熊由Hermann Burmeister(英语:Hermann Burmeister)于1879年命名。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土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美短面熊() 肱骨化石推算,南美短面熊的体重约在 983至2,042千克(2,167至4,502磅) 之间,然而这样的推算被认为不太可能,因此最后保守的估计体重为 1,588至1,749千克(3,501至3,856磅)。南美短面熊为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熊,以及体型最大的陆域肉食性哺乳动物。体型巨大的原因在于,南美短面熊必须和许多后来同样自北美洲迁徙过来的食肉目竞争,包括美洲豹、美洲拟狮以及斯剑虎,南美短面熊可以利用体型上的优势掠夺它们的猎物。这些自北美洲迁徙过来的食肉目成员很快地就取代了原本南美洲掠食者的生态位,包括后兽下纲的袋犬目以及骇鸟。然而根据窄齿南美短面熊(灭绝于中更新世)与温氏南美短面熊(灭绝于早全新世)样本的观察,随着时间演变,南美短面熊的体型有缩小的趋势,食性也由肉食性逐渐转变为杂食性。

通常认为南美短面熊属有下列5个物种:

相关

  • 学士学士(Bachelor或Bachelor's Degree,衍生自中世纪拉丁语Baccalaureus一词)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在现代教育中,尤以医学学士是不得经由转学考或其他入学途径录取的
  • 后标准模型超越标准模型的物理学(英语:Physic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缩写为BSM)是为了弥补标准模型的不足而进行的物理学研究。标准模型不能解释的现象包括质量的形成机制、强CP问题
  • 霍华德·泰勒·立克次霍华德·泰勒·立克次(英语: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年2月9日-1910年5月3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芬德利(Findlay),著名病理学家,为立克次体的发现者。他最早在西北大学研究芽生菌病
  • 乔治·布什乔治·布什又译作布希或布殊,指的可以是:
  • 工作站工作站(Workstation)是一种高端的微型计算机。它是为了单用户使用并提供比同时代个人电脑更强大的性能,尤其是图形处理能力,任务并行能力。另外,连接到服务器的终端也可称为工作
  • 满族传统命名满族人名是指满族人的姓名。从女真时代至现代,经历了数百年间的巨变。满人在传统上使用满语人名。满语人名可能因年代久远,大多数都难以找到定义。一些学者试图对其进行分类。
  • 科尔多巴后伍麦亚王朝(即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白衣大食),或称后奥米雅王朝,是穆斯林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的伊斯兰教政权,首都是西班牙的科尔多瓦。由于王朝的建立者是阿拉伯帝国被推翻了的倭马
  • 鄄城县.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贵州省赤水市中部葫芦镇金沙沟一带。是中国第一个以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5平
  • UQ HOLDER!漫画单行本第1卷封面《UQ HOLDER! 悠久持有者!》(UQ Holder!)是日本漫画家赤松健的漫画作品,也是《魔法老师》的衍生作品。故事时空背景以《魔法老师》完结80年后的近未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