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城墙为旧黄岩县城城墙,位于今中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已不存。
黄岩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置县,名永宁,属台州,武后天授元年(690)以黄岩山为名改为黄岩,沿用至今。黄岩城墙始筑于唐上元年间,后废,至宋元时均无城池。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明吴元年,1367)永嘉侯朱亮祖重筑城墙,周三里,至明洪武三十年(1397)城石又被拆除以筑海门卫城,居民立栅为藩(俗称木城)。嘉靖三十一年(1552)因倭寇入侵再度筑城,次年竣工,清顺治、雍正、乾隆、咸丰、光绪时重修。城墙北临永宁江(又名澄江),西临西江,东、南分别临东官河和南官河,周长七里(约3360米),原高二丈(约6.4米),清顺治十五年(1568)又增高四尺(至此高约7.68米),厚三丈(约9.6米),设陆门五座,水门四座,五座陆门分别为东门镇海门、西门液金门、南门迎薰门、北门拱辰门和东南门应秀门,四座水门分别为东水门东陡门(后名登瀛门)、西水门车浦陡门、东南水门南陡门和东北水门东浦陡门。护城河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所凿,后多次疏浚。民国二十八年(1939)为便于战时居民疏散而拆除。
原城内主要建筑有县署(已不存,其址今仍为黄岩区政府)、学宫(黄岩县学文庙,今学前巷2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已不存)和庆善寺(现存庆善寺塔,今尚司路2号黄岩区总工会院内,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