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交会

✍ dations ◷ 2025-09-17 18:07:38 #空间交会
空间交会指两个航天器,通常其中一个是空间站,抵达同一个轨道,并且距离非常接近(目视距离)时的轨道操纵。空间交会要求两个航天器保持非常精确相等的轨道速度,才能保持两者间的固定距离。会合后未必会进行靠接,也就是两者接合在一起使两者能互连。空间交会的技术也能用于使航天器降落在重力微弱的天体上。例如要登陆火星的卫星,必须让航天器与火卫保持一样的轨道速度,接下来的下降步骤也与太空对接类似。苏联第一次载人航天的东方计划里,曾在短时间内从同一发射架,只隔一两天发射两个航天器(1962年东方3号、东方4号,1963年东方5号、东方6号)。这两次火箭的导引系统都将两个航天器发射至几乎完全相同的轨道。然而因为东方航天器缺乏轨道操纵的推进器,因此无法达成会合。虽然一开始两者间距离仅有5至6.5公里,但后来逐渐漂离至数千公里远。1963年,日后成为阿波罗登月航天员的伯兹·艾德林提交了博士论文,题目为载人轨道会合的视线导引技术 (Line-Of-Sight Guidance Techniques For Manned Orbital Rendezvous) 作为NASA航天员,他"将复杂的轨道力学翻译成平易近人的飞行计划给我的同僚看"第一次空间交会的尝试发生在1965年6月3日。美国航天员詹姆斯·麦克迪维特试着操作双子星4号航天器与已使用完毕的大力神火箭2型火箭会合。但因距离感的问题,还有火箭因推进剂排气而不断移动的问题,他无法靠得更近也无法保持位置。 最主要失败的原因,是当时NASA工程师并不了解会合时所需要的轨道力学。 仅仅只将航天器指向目标再推进,并无法达成会合。如果目标在同一个到的前面,后者增加速度则会同时提升高度,反而远离目标。 正确的做法是改变追逐者的轨道,让会合的目标追上或被追上,然后再移动到同一轨道使得两者相对速度为零。双子星计划工程师André Meyer后来评论, "会合发生的错误有个很好的解释" 航天员就像任何一个在林顿·约翰逊航天中心的人一般,"完全无法了解轨道力学的作用。因此,我们全都变得很聪明而且将空间交会机动臻至完美,后来阿波罗计划就用上了。"第一次成功的会合由美国航天员华尔特·舒拉在1965年12月15日达成。他将双子星6号移动至姐妹船双子星7号旁仅仅1英尺(30公分)。 航天器并无对接设备,但足足保持固定位置达20分钟。首次有两艘航天器对接是发生在1966年3月16日,双子星8号在尼尔·阿姆斯壮的指挥下与无人目标航天器会合。双子星6号原本会是第一次对接,但该次任务所需的目标航天器发射失败,所以对接计划取消。苏联在1967年10月30日使用Cosmos 186及Cosmos 188航天器进行了第一次自动无人对接。第一位尝试手动对接的苏联航天员是Georgy Timofeyevich Beregovoy,他在1968年10月将联盟3号与无人的联盟2号对接却失败。他将航天器间的距离从200米降到仅仅1英尺(30公分),但在用尽机动燃料前来不及对接。苏联第一次成功的载人航天器对接发生在1969年1月16日,联盟4号与联盟5号对接,并交换两位航天员组员。第一次两个不同国家的航天器对接发生在1975年6月17日,在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中,阿波罗航天器与一艘联盟号航天器对接。第一次多重对接发生在1978年1月,联盟26号与联盟27号都与礼炮6号空间站对接。每次航天器要将航天员或补给送上空间站时,就需要进行空间交会。第一次与空间站的会合发生在1971年6月7日由联盟11号航天器与礼炮1号会合。载人太空任务已成功与6个礼炮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和平号及国际空间站会合过。目前联盟号大约每六个月运送航天员上下国际空间站。标准的会合及对接技巧是让一个主动的航天器接近一个被动的目标。这技术已经成功展示在双子星,阿波罗,阿波罗/联盟号,礼炮号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和平号,国际空间站及神舟等太空计划中。空间交会由一个主动的追逐者航天器以及一个被动的航天器组成,可以分成几个阶段,通常始于两个航天器位于不同轨道,距离超过1000公里远:有很多种航天器操作技巧可用于进行平移,转动的机动以作为近接及对接操作。

相关

  • 阿斯旺省阿斯旺省(阿拉伯语:محافظة أسوان‎),是埃及一级行政区划之一,位于埃及南部,首府为阿斯旺。该省东为红海省,西为新河谷省,北为基纳省,南与苏丹共和国接壤,面积原为34,608平
  • 眼球摘除术眼球摘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
  • 阿道弗·苏亚雷斯阿道弗·苏亚雷斯·冈萨雷斯(西班牙语:Adolfo Suárez González,1932年9月25日-2014年3月23日 ),佛朗哥独裁统治后西班牙第一位民选首相(1976-1981)。为西班牙民主转型的关键人物。
  • 迈克尔受体麦克尔加成(Michael reaction),最有价值的有机合成反应之一,是构筑碳-碳键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有时也称为1,4-加成、共轭加成。是亲核试剂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的β位碳原
  • 阿德莱德级巡防舰托德造船厂(英语:Todd Pacific Shipyards)西雅图分部澳洲:澳大利亚海洋工程联合公司(AMECON,今特尼克斯防务)维多利亚省威廉斯顿 (维多利亚州)分部4,500海里(8,300千米;5,200英里)Mk 1
  • 董 晨董晨(1968年-),中国免疫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8年生于中国湖北武汉。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美
  • 李成梁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铁岭(今辽宁铁岭)人, 明朝后期将领,朝鲜人李英后裔。李颇有将才。镇守辽东30年期间组织辽东铁骑,先后十次奏大捷。但因位望益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
  • 西瓦利克山脉西瓦利克山脉(Siwalik Hills),亦称外喜马拉雅山脉、锡瓦利克山脉、什瓦利克山脉。位于南亚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自印度锡金邦蒂斯塔河(Tista)向西北方向延伸,全长约1,000哩。海
  • 奥云韦逊欧文·威尔逊(英语:Owen Wilson,1968年11月18日-)是一位美国男演员和编剧,曾经以2001年电影《天才一族》的剧本入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不过威尔逊最有名的还是他所演出的喜剧
  • 普韦布洛人普韦布洛人(Pueblo),又译普埃布罗、蒲芦族,是一个传统的美洲原住民社群,他们的居住地位于今日美国西南部,特别是亚利桑那州及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区。普埃布罗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