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马
✍ dations ◷ 2025-11-04 00:07:39 #河马
河马(学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偶蹄目、河马科下的一种大型杂食性半水生哺乳动物,河马属现存的唯一物种,产自撒哈拉以南非洲,栖息于热带草原地区的河湖池沼。河马尽管外形似猪,但实际与鲸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在非海洋动物中,河马的平均体型仅次于 3 种大象、白犀和印度犀,也是除鲸类以外现存最大的偶蹄目。成年雄性体重平均约 1.5 吨,成年雌性体重平均约 1.3 吨。看似身躯笨重,但能以 30 km/h 的速度进行冲刺。河马的躯干肥圆呈桶状,除吻部、尾、耳有稀疏的毛外,全身皮肤裸露,呈深灰色与肉红色相间;表皮厚而光滑;尾短小;四肢粗短,每足 4 趾;头硕大;耳较小,立于头顶;嘴和牙齿极大,尤其是下颚的一对犬齿,长度可达 30 厘米。常由十余头组成群体,有时也能结成上百头的大群。几乎整个白昼都在水中度过,夜间上岸吃草。妊娠期约 8 个月,每胎 1 崽,哺乳期 1 年;雌性 4-6 岁、雄性约 7.5 岁性成熟;自然寿命 30-40 年。河马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和人类的偷猎行为。人类会为了河马的肉与牙猎杀它们。河马属的学名“Hippopotamus”源自于希腊语“ιπποπόταμος”(英文名称即hippopotamus,希腊语的hippos即“马”,potamus即“河”),英文常缩写成“hippo”依据颅骨外型以及分布地理位置可分为五个亚种:3:直到1909年前,自然历史学家透过大臼齿样式的相似性将河马与猪分类为同一群。然而诸多证据,包括血液蛋白质、分子系统发生学、DNA与化石纪录,都显示河马现存关系亲缘最近的类群为鲸豚类。河马与鲸豚的共同祖先自反刍亚目分化,而在不久之后河马与鲸豚也分别分化为两个独立的演化支。须鲸小目 Mysticeti齿鲸小目 Odontoceti凹齿下目 Ancodonta有角下目 Pecora鼷鹿下目 Tragulina猪形亚目 Suina胼足亚目 Tylopoda最新的理论认为河马与鲸豚的半水生共同祖先最早于6,000万年前与其他偶蹄类动物分化而河马与鲸豚之间则是于5,400万年前形成两独立的演化支。河马身长3~5米,成年雄性体重平均约1,500千克(3,310磅),成年雌性体重约1,300千克(2,870磅),成年雄性常能达到2,000千克(4,410磅),有纪录之最大个体重2,660千克(5,860磅)与3,200千克(7,050磅)。雄性河马终其一生都会不断成长,而雌性河马大多于25岁时达到最大体重。河马是现存陆地上第三大动物,仅次于象与犀牛,河马虽属草食,然而领域观念极强且脾气暴躁,一般认为是最具攻击性的动物之一。和其他半水生动物(例如水獭、水豚)不一样的是,河马全身几乎无毛:260,皮层厚达6 cm(2英寸),可以保护河马不受掠食者或是同类伤害,然而它们的皮下脂肪层却很薄。河马背部的皮肤为紫灰色或黑褐色,腹部与眼耳周遭的皮肤则为棕粉红色:260。尾部有少数的刚毛,头大、嘴阔、耳小、尾短,前后肢都比较短,有四指、略有蹼。由于河马的颚部关节位于较后方,因此双颚可撑开将近150度。它们的四根獠牙长50厘米,咬力可达2500磅,一次可吃下100磅的植物。即使是陆地上第三大的动物,其短距离奔跑速度却能达到时速30公里。河马在潜水的时候,会把鼻孔和耳朵关闭起来,避免进水。野生河马寿命可达40–50 岁:277,然而可能因打斗而提早结束生命。美国印第安纳州伊凡斯维尔的梅斯克园动植物园(英语:Mesker Park Zoo and Botanic Garden)一头名为多娜(Donna)的雌性河马于2012年过世,享年61岁,为目前人工圈养环境下最长寿的河马。虽然河马为半水生,但河马并不善游泳,也无法浮在水上,但它能待在水中4至5分钟。河马皮肤需要水分,否则会干裂。其皮肤可分泌河马汗酸以防晒,但效果无法持续太久,故河马通常在水中及水边活动。尽管它们的身体很像猪和其他陆地上的偶蹄目,它们最亲近的亲戚是鲸目,如鲸鱼、海豚等等。鲸鱼和河马的共同祖先石炭兽类是由其他来自六千万年前的偶蹄目分支。最早的河马化石,属于来自非洲的肯亚河马属(Kenyapotamus),大约是一千六百万年前。为了保护小河马不受鳄鱼攻击,河马演化为群居动物,每群大约有40只。寿命为40至50岁。雌性河马在5至6岁时发情交配,妊娠期8月,哺育期长度2年,并终生维持亲密关系。小河马出生后,母河马会将宝宝带离河马群约14天,好让初生的小河马记住母亲的味道,并学习回到河马群后,如何闪避体型庞大的成年公河马。一般认为河马与大象类似,均会哀悼死去的家人,曾有观察纪录显示当小河马死去时,悲伤的母河马仍然不愿放弃,不断围绕小河马身边,直到掠食者出现才离去。河马是半水生的,栖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河流或湖中。白天它们会为了保持身体湿润而待在水中或泥沼里;公河马具有领域性,繁殖及生产的权利皆在公河马掌控延伸的水域中。它们会在傍晚的时候离开水域,彻夜寻找食物,每晚可吃下约40公斤的草跟叶子。然而,虽然河马在水中互相倚靠休息时会在水中的领域内,但吃草是属单独的活动,河马在陆地上是没有领域性的。河马为草食性。然而,虽然少见,但河马也有食肉的情况。河马有食用动物尸体的纪录,在1995年7月更曾有猎杀飞羚并食用的纪录(但河马的胃不适合吃肉,吃肉可能是由异常行为和营养压力引起)。河马肥胖的身躯没有一根毛,也没有汗腺,却会分泌出一种红色的黏性液体,保护皮肤免受脱水龟裂。河马虽平常大群聚同一空间,但除了在母亲和儿女之间外,它们似乎并不构成社会纽带,所以它们也不是社会动物。它们挤在一起的原因尚不清楚。通常一头公河马主宰一小段平均长度为250米(270码)的河流,其中包含10只雌性。最大的沼泽可以包含超过100个河马。年轻的单身公河马可以在当家的公河马的地盘活动,只要它们顺从当家的公河马。当家的公河马在自己河道内有交配权。在沼泽内,河马倾向于按性别分隔。当河马从水中冒出来吃草时,他们会单独活动。河马通过排便标记他们的领土。当泼洒粪便时,河马会旋转尾巴将粪便分布在更大的区域。“打哈欠”露出犬齿也是一种威胁展示。虽然河马为杂食性且外型看来十分温和,然而事实上其性格与外型完全相反。河马性格暴躁且攻击性极强,其跑步时速可达四十公里,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更是非洲每年杀死人最多的杂食动物。鳄鱼由于栖息地相近,时常遭到河马攻击并杀害。河马对人类也极具攻击性,人类在岸边及船上无挑衅却遭攻击的纪录很普遍。虽不是为了猎食,但河马认为受到威胁就极易主动攻击,故接近河马时必须保持绝对的小心。由于其巨大体型及攻击性,除了人类之外,河马几乎没有天敌。狮子或鳄鱼偶尔也会捕猎处于年幼或伤病的河马,但甚少能成功,故严格来说算不上是河马的天敌。由于它们经常吃掉农作物,因此在这些场合人类也可能与他们发生冲突,并有可能导致双方死亡。自伊缅间冰期(英语:Eemian)至大约30,000年前,河马广泛分布于北非与欧洲。考古证据显示黎凡特的河马存活至约3,000年前。古典时代有许多河马生活于埃及尼罗河流域,但如今已绝种。老普林尼在他的博物志曾写到,在他的年代,埃及最适合捕捉河马的地点是塞易斯地区。在西元 639 年穆斯林的征服中,河马仍然可以在杜姆亚特地区看到。纳塔尔省的最后一只河马于 19 世纪晚期被杀害。现今河马的生存地区包括北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坦桑尼亚与肯亚的河流与湖沼之中。最北可达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共和国,最西可达冈比亚,最南则可达南非共和国。在马耳他的洞中还能找到180,000年前的河马化石。在马达加斯加人类来到前有倭河马。随着人类在非洲的扩张河马数量正不断减少,在2006年五月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分为易危物种,世界仅存约125,000~150,000头,自1996年来总族群的数量已下降7 - 20%。人类因扩张,食肉,皮革,及河马牙而猎杀河马。在普遍禁止贩卖象牙后,河马因牙遭人类猎杀的数量急遽上升。赞比亚(40,000)及坦桑尼亚(20,000 - 30,000)拥有最多的河马。近代河马最大的一次减少发生在刚果,从1970年的29,000头减少到目前仅存约800头,主因为第二次刚果战争,饥饿的贫民及士兵为其肉或牙而大量捕杀河马。河马也出现在南美,哥伦比亚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曾把一些河马养在私人动物园,后逃至野外。古埃及国王美尼斯
相关
- 中华民国经济部经济部为掌管中华民国工商业发展及国际贸易等产业事务的部会,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实业部”是现今经济部的前身。下设商业司、矿业司、中小企业处、工业局、国际贸
- 椋鸟椋鸟科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科,约有30个属。这个科的鸟是一种小到中型的雀类,大多为地栖性杂食动物,叫声变化多端。英文名字叫做“Starling”,是从拉丁文”Sturnidae”翻译而来的
- 固态瘤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止吐剂止吐剂(英语:Antiemetic),又称止吐药,广义上的止吐药指一切用于治疗恶心与呕吐的药物。由于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由多种因素引起,故不同作用机理的止吐药只能针对其中一种或多
- 洗涤剂清洁剂是具有清洁功能的化学品,可以是纯净物,也可是混合物。清洁剂基本上都为水溶液。除此之外,组分还有: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清洁剂:
- 眼睑下垂眼睑下垂(Ptosis)由提上睑肌或Müller肌的功能减弱或消失引起。表现为睑裂小和上睑皱褶(双眼皮)消失。如果睑下垂的程度重,则将盖住瞳孔,阻碍视线,单侧的先天性病例可致弱视,后天
- 东京医科牙科大学坐标:35°42′5″N 139°45′55″E / 35.70139°N 139.76528°E / 35.70139; 139.76528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语:東京医科歯科大学、とうきょういかしかだいがく,英语:Tokyo Medica
- 与格与格(拉丁语:casus dativus ,英语:d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
- 语言声学声学语音学(英语:Acoustic phonetics),又称语音声学/语言声学。是处理语音的声学方面的语音学的子领域。声学语音学研究诸如波形的均方振幅,其持续时间,其基频或其频谱的其它性
- 草原草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可为家畜、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的地区。草原由大气、土壤、生物等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大气温度、降水量占主导地位。发生在欧亚大陆内部,位于温带沙漠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