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北河
✍ dations ◷ 2025-08-29 23:53:11 #易北河
易北河(德语:Elbe)在捷克语和波兰语中称为“拉贝河”(Labe,Łaba),都是由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的“河流”一词演变来的。易北河发源于捷克和波兰交接的苏台德山脉,向南进入捷克,再流成一个弧形转向西北流入德国,经汉堡流入北海,是中欧地区的主要航运河道。易北河从河源到德国的德累斯顿为上游,在山地中河流湍急,由许多小支流汇合而成,在接近德捷边境时河宽达140米,然后穿越一个狭窄的峡谷进入德国的平原地区。河宽达430米,到了汉堡以下为下游,河流宽达14.5公里,海轮可以经过宽阔的河道航行109公里直接到达汉堡,通过中德运河向西到达鲁尔工业区,向东到达柏林。700吨的货轮可以上溯到捷克,较小的船可以经由其支流到达布拉格。易北河的年平均流量变化较大,1926年到1965年期间,最大流量达3617秒立方米,最小只有145秒立方米,因此给航运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下游水位低,海潮可以直接到达汉堡,当有风暴时,洪水可以淹没汉堡部分市区。易北河的沿岸分布着许多欧洲重要的城市。古罗马帝国称易北河为“阿尔比斯河”(Albis),他们试图征服易北河流域但没有成功。中世纪早期时易北河是查理曼帝国跟之后的东法兰克王国的东部边界直到建立神圣罗马帝国的萨克森王朝的奥托大帝征服现在的勃兰登堡附近的斯拉夫人(索布人)以后才把神圣罗马帝国的东部边界从原来的易北河推进到现今的德国波兰边界奥得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东线苏联军队包围柏林后在易北河和西线美英联军会师。易北河穿越德捷边境易北河水位变化
相关
- 眼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眼科学是医学上研究眼部疾患一个分支,
- 学名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中华民国环保署坐标:25°02′19″N 121°30′28″E / 25.03861°N 121.50778°E / 25.03861; 121.50778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简称环保署)是中华民国环境保护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前身为1971年3月成
-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为混合神经,也就是既含有运动神经又含有感觉神经。感觉部分收集来自面部和头部的信息,运动部分则控制咀嚼肌。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的运动部
- 梁又琳梁又琳(英文名:Yolin Liang,1982年6月11日-),本名梁淑慧,台湾艺人。德霖技术学院毕业。主要演艺工作以电视剧为主,另有广告代言与 MV 演出,也有跨行书籍著作与主持节目等。2013年夏天
- 直链乙炔碳直链乙炔碳(Linear Acetylenic Carbon),也称卡拜(Carbyne)、线型碳(Linear carbon),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C ≡ {\displaystyle \equiv
- 王充王充(27年-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哲学家。著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但只有《论衡》保存下来。近人黄晖撰《论衡校释》30卷,是较为通行的版本
- 扩展B区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英语: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是一个Unicode标准,在Unicode版本3.1被引入。扩展B区包含有42,711个新的汉字,位置在 U+20000–U+2A6D6。根
- 青铜矿青铜矿(Dioptase),又称翠铜矿、翠铜石,是一种介乎蓝色与绿色之间的硅酸盐铜矿物,其光泽的性质介乎玻璃光泽至次金刚光泽。其化学式为CuSiO3·H2O(也有一说是CuSiO2(OH)2)。摩氏硬度
- 半缩醛半缩醛(Hemiacetal)是一类同一碳上连有一个羟基,一个烷氧基和一个氢的有机化合物。半缩醛可由醛与醇反应得到,而半缩醛可以继续和醇反应得到缩醛。半缩醛在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