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

✍ dations ◷ 2025-10-04 00:24:15 #区域地理,东亚,东方主义,东亚文化圈

东洋,或称东瀛,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东方的海洋”,在现代中文主要做为日本的别称,但在其他汉字文化圈语言则有不同的用法。

在现代中文,“东洋”一词主要表示“日本”,偶尔也用于表示整个东亚地区,不过这用法较不常见或是古老用法。

“东洋”一词确立可追溯至元朝,最初是相对于西洋的地理概念。大德年间成书的《大德南海志》中就已有对“东洋”的初步划分,当时的“东洋”是指中国东南的沿海地区,包含现今被视为属于东南亚的大部分南洋岛屿;其中又大致以爪哇海与巽他海峡作为区隔大、小东洋的分界。

明朝初期大体上承袭元朝的划分方式,但在细部范围上却有许多不同描述。以郑和下西洋的考据为例,张燮在其所著《东西洋考》中以今文莱为分界,将吕宋、苏禄、布里亚斯(猫里务)、摩鹿加(美洛居)一带划为东洋,与北方的台湾(东番)相邻。

以婆罗(Borneo)与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在日语中,“东洋”读作“とうよう”(Tōyō),广义上是亚洲的代称,狭义与常用定义上则是指东方世界,包括东亚(含东北亚)、东南亚以及南亚。

在朝鲜语中,“东洋”读作“동양”(Dongyang),广义上与日语的狭义定义相同,狭义上则与欧洲人所称的“远东”意义相近,指的是中国、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等地,以及与他们属于相同文化圈的邻近国家。

在越南语中,“东洋”读作“Đông Dương”,(越南语:Đông Dương/東洋?)指的是包括越南在内的整个中南半岛地区,越南将该半岛称为“东洋半岛”(Bán đảo Đông Dương)。

相关

  • 流鼻涕鼻漏(英语:rhinorrhea或rhinorrhoea)是指鼻腔充斥大量黏液的一种症状。该症状也被称为流鼻涕、流鼻水等,在人身上较为常见。鼻漏是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其他一些疾病(如普通感冒)的常
  • 减肥减肥学(bariatrics)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目的在探讨肥胖症的起因、预防及治疗。一般简称为减肥、纤体、瘦身或秀身,是指采用人为手段故意降低体重,特别是减少体内的脂肪。减肥的原因
  • 官能基官能团(英语:Functional group),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和原子团。根据所含π键的不同,不同的烃基官能团具有不同的性质。卤代烃中含有碳-卤素键,键能随卤素不同而有变
  • 混悬剂在化学中,悬浊液(英语:Suspension)也称为“悬浮液”或“悬胶”,是指含有大到可以沉降的固体颗粒的非均相流体。在药剂学中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
  • 土壤化学土壤化学是指对于土壤的化学特性的研究。土壤化学受到矿物质、有机物、环境相关等的因素的影响。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土壤化学主要着重于土壤中为成土作用做出贡献的或影响植
  •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断药(英语: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乙型阻断剂,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
  • 酋长酋长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属于君主制的型态。该称号今天仍然存在于阿拉伯世界、撒哈拉以南非洲部落和美洲原住民部落中。
  • 军队中国语军队中国语(兵隊シナ語)即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日本陆军兵将之间使用源于汉语口语的借用语。它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和中国本地人沟通而产生的混合语(亦称“皮钦语”或Pidgin),但亦
  • 热带肉芽肿热带肉芽肿(Yaws)也称为雅司病,是发生在皮肤、骨骼及关节的热带感染病,病原是螺旋体门的细菌梅毒螺旋体(英语:Treponema pallidum)。热带肉芽肿一开始会在皮肤产生圆形的硬肿,直径约
  • 格 (语法)格(拉丁语:casus,英语:case),格位,狭义上称为语法格,在格语法中称为表层格,是名词、代词、分词、数词或形容词等词类当中,反映其在短语、从句或句子中所起语法功能(英语:grammatical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