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毗尼

✍ dations ◷ 2025-02-23 16:59:49 #蓝毗尼
坐标:27°28′02″N 83°16′30″E / 27.467155°N 83.274908°E / 27.467155; 83.274908蓝毗尼(尼泊尔文/梵语:लुम्बिनी,Lumbinī或Lumbini,意为“可爱的”),佛教圣地,又译岚毘尼、腊伐尼、林微尼、伦比尼,最接近的中文发音是龙比尼,位于尼泊尔境内德赖平原鲁潘德希县村落附近,靠近印度的边境上,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280公里。根据佛教传统,蓝毗尼是公元前563年王后摩耶夫人生下佛陀乔达摩·悉达多的地方,乔达摩·悉达多于大约公元前528年,证得正自觉,成为乔达摩佛,创立了佛教。蓝毗尼是许多吸引朝圣者的佛陀生活地之一,更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其他三个分别是拘尸那揭罗、菩提伽耶和鹿野苑。此地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天示城(或称天臂城)的释迦族浴池。蓝毗尼有许多神庙,包括摩耶夫人庙,其他几个目前仍在建设中。有许多古迹、寺庙和博物馆—蓝毗尼国际研究所也位于圣地之内。布史伽里尼水池(Puṣkariṇī),也叫圣池,摩耶夫人诞下乔达摩之前在此水池中沐浴净身,乔达摩也在此第一次洗浴,对信众来说是一座真正的圣池。据说斯里兰卡和不丹的国王每年都要来这里取水回去祝福。其蓝毗尼附近,根据佛教传统,取得了最终的证悟,放弃了尘世之烦恼。由于蓝毗尼对佛教有着极为神圣及重要地位,加上保存了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期间的佛教精舍和窣堵波(佛塔),提供早期佛教朝圣地的珍贵史料,1997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三国志》卷30裴注引《魏略·西戎传》:临儿国“ 《浮屠经》 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法显传》称蓝毗尼为“论民园”,玄奘《大唐西域记》称“腊伐尼林”。635年,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玄奘在兰毗尼亲见阿育王石柱。1896年印度考古学家穆克吉根据《大唐西域记》和东晋时代高僧法显的记载,在蓝毗尼挖掘出一根阿育王石柱,高约6米,直径45公分。上面铭刻着阿育王的亲笔敕文:此石柱成为佛陀在此地降生的一大证明。蓝毗尼村成为宗教的免税地,只须付收成的八分之一作为税赋。1968年尼泊尔政府对兰毗尼进行复原工程,1970年成立开发蓝毗尼的国际组织,并指定日本的建筑师丹下健三负责设计蓝毗尼总规划图。规划图于1978获得联合国和尼泊尔政府批准。整个园区为南北向,长方形,划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占地一平方英里,由一条全长1.5公里,两旁有步行道路的中央运河串连。位于最南端的是圣园遗址区。位于中间的国际寺院区共有四十二块土地,由中央运河分为东西寺院区,东区分配给南传佛教的寺院,西区分配给大乘佛教寺院。中国政府在此建造了两座佛寺。旅馆与世界和平塔则位于北端的新蓝毗尼村。菩提树和浴池精确的佛陀出生地点阿育王石柱永久和平之火121:加德满都谷地(加德满都王宫广场、帕坦王宫广场、巴克塔普尔王宫广场、昌古·纳拉扬庙、帕舒帕蒂纳特庙、斯瓦扬布纳特、布达纳特) ·284:奇特旺皇家国家公园 ·

相关

  • 髋(拉丁语:pelvis),又称腰带、骨盆、盘骨,是一个骨骼构造,位于脊椎末端,连接脊柱和股骨,与四足动物的后肢、双足动物的下肢相连。股骨与腰带在臀部连接处形成髋关节,它是球窝关节。健
  • 骑士统领在罗马共和中,原始的骑士统领(拉丁语:Magister Equitum)是一个被罗马独裁官所任命与免职的职务,一旦独裁官离开职务时,此头衔也被终止。这名字来自共和最早的时代,原始是责任形式,例
  • 文献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文指典籍,献指人才。朱熹《论语集注》中解释:“文
  • CPd有机钯化学是有机金属化学的一个分支,是主要研究有机钯化合物与其反应的学科。钯常用于烯烃或炔烃发生氢化反应的催化剂。这类反应过程通常都涉及了钯-碳共价键的形成。钯化合
  • 人工智能叛变人工智能叛变(AI takeover)又称为电子头脑反叛(Cybernetic revolt)或机器人起义(Robot uprising),是科幻作品中长久以来一直不断出现的惯例。这种类型大多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程式、机
  • 刘必治刘必治(英语:Bede Liu,1934年-),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IEEE傅立叶信号处理奖(英语:IEEE Fourier Award for Signal Processing)获得者。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拥有多项专利。刘必治19
  • 布帛织物(英语:fabric),俗称布,是由纱线等带有纤维的材料制成的一种织品。可以由棉纱纺成棉布,也可以由人造纤维制成,或者以混合棉纱与人造纤维制成混纺布。布是很多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
  • 幻想曲幻想可以指以下事物:
  • 格拉祖诺夫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Глазунов,1865年8月10日-1936年3月21日),又译葛拉佐诺夫、葛拉祖诺夫,俄罗
  • μ子偶素缈子偶素或称缈子素是一个由反缈子和电子构成的奇异原子,符号为Mu或 μ+e−,由Vernon W. Hughes于1960年发现,在缈子偶素两微秒的半衰期中,科学家已经可以合成氯化缈子偶素(Mu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