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夫尔条约

✍ dations ◷ 2025-07-23 15:01:37 #一战战争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条约,不平等条约,和约,奥斯曼帝国条约,美国条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条约,英国条约,意大利王国条约,日本条约,希土战争 (1919年-

塞夫尔条约(法语:Traité de Sèvres),又译塞夫勒条约、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在1920年8月10日于法国塞夫尔签订的一项条约,属于1919年巴黎和会系列条约的一部分。内容主要为削弱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及国力,防止它再发动对外扩张的战争。

该条约被普遍认为是侧重协约国(尤其是英国、希腊和亚美尼亚等国)的利益,而对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人十分苛刻。由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对条约作出了否定,并与依据条约占领小亚细亚的亚美尼亚、希腊和法国军队战斗,是为土耳其独立战争。

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最后战胜,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取代奥斯曼帝国政权,并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因此塞夫尔条约成为巴黎和会各条约中唯一尔后被完全取代的条约。

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属同盟国阵营,于1918年战败,并与协约国签订《穆兹罗斯停战协定》。协约国在签订该协定后便开始侵占奥斯曼帝国领土。希腊自西面登陆伊兹密特并向内陆挺进,而法国和亚美尼亚亦分别自南、东两面进入小亚细亚。而在协约国阵营中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法国及意大利于战时、战后进行了多次磋商,逐步确定了它们从奥斯曼帝国获取的利益。

1920年4月22日,协约国邀请奥斯曼帝国政府派出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帝国政府派出前首相艾哈迈德·陶菲克参加。当陶菲克于1920年5月20日得悉协约国的要求后,认为有关条款过于苛刻,拒绝继续讨论。帝国政府得悉此事后,撤换了陶菲克,改派当时的首相费里德(英语:Damat Ferid Pasha)率团赴巴黎继续和谈。至同年7月22日,费里德把与协约国达成的协议带回伊斯坦布尔。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随即召开内阁会议,有关协定获与会者一致通过。

1920年8月10日,费里德与另外三名代表于法国的塞夫尔与协约国签订了《塞夫尔条约》,内容如下:

以凯末尔为领导的土耳其的民族主义者于安卡拉成立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会认为塞夫尔条约损害土耳其人利益和主权,对之不予承认。在色雷斯及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军民则发起反抗,并成立“护权协会”。

由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在小亚细亚进行激烈反抗,协约国于1921年2月21日至3月12日,在伦敦召开和会,同时邀请了奥斯曼帝国及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参加。大国民议会于会上要求废除《塞夫尔条约》,未获接受,惟仍与英国达成换俘的安排,让囚禁于马耳他的伊斯坦布尔国会议员返回土耳其。

同年9月,土耳其军队于萨卡里亚河击败希腊军队,法国和意大利随即宣布不承认塞夫尔条约,并与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和。

1922年,土耳其在对希腊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协约国同意废除《塞夫尔条约》,并于瑞士洛桑重新展开和谈。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了《洛桑条约》。

奥斯曼政府代表土耳其签订此条约的行动,增加了土耳其民众对苏丹的反感,并被认为是苏丹制于1922年被废除的原因之一。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条约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首相费里德与一同签订条约的陶菲克等人都被列为不受欢迎人士。他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在海外流亡,只有陶菲克在1943年获特赦返回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把《塞夫尔条约》签订之日(8月10日)定为国耻日。

有历史学家认为,《塞夫尔条约》以协约国利益为先,其次是希腊和亚美尼亚的利益。不仅土耳其的实际情况被忽略,即使是战时英国对土耳其境内阿拉伯人作出的自治承诺亦未被完全兑现。

其中一些人甚至认为《塞夫尔条约》比其他一战条约( 如《凡尔赛条约》) 更为苛刻。这些人指出,土耳其最富庶的地区几乎都被割让,关税和司法权亦被剥夺。另外,土耳其损失的领土不只比邻国保加利亚,甚至连土耳其人自己居住的地方都未能完全保有 (反观领土减削最严重的奥匈帝国亦能保住大部分德语族为主的中心地带)。

持以上观点的论者认为,造成这种不公的主因是,西方人对伊斯兰教徒和土耳其人的敌视比基督徒为大(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德国都是基督教国家)。而英、法、意等国都希望在中东获取利益。

相关

  • 丛林肉丛林肉(英语:Bushmeat),是指各种从栖身于非洲和亚洲地区的野生动物身上所获取的食用肉,即中国人所指的野味。现今,丛林肉更多地指从栖身于非洲大陆中、西部或更广阔地区的动物身上
  • 摄护腺前列腺'(英语:prostate,又称摄护腺)为雄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属外分泌腺。与女性的斯基恩氏腺同源。前列腺是雄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属外分泌腺。在解剖学
  • 凯里市凯里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凯里”系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
  • 2019冠状病毒病福建省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福建省疫情,介绍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发生的情况。2020年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福建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 列宁装列宁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一种流行服饰,属于偏中性化的女装。以苏联领导人列宁的名字命名,与“布拉吉”直至中苏交恶都是当时中国流行的苏式女装。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
  • 许文增许文增,男,1939年农历五月十二日生,北京房山人。笔名清秋皓月,摄影师、画师,15岁参加社会工作,48岁退休,工龄32年。许文增爱好广泛,精心诗、书、画、印及机械电信项目。曾担任房山县
  • 伊丽莎白·都铎 (1492–1495)伊丽莎白·都铎(Elizabeth Tudor;1492年7月2日-1495年9月14日),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与王后伊丽莎白的次女及第四个孩子。伊丽莎白公主于1492年7月2日在萨里的希恩宫(后来其父将
  • 斯特凡·恰尔涅茨基斯特凡·恰尔涅茨基(波兰语:Stefan Łodzia de Czarnca Czarniecki,1599年-1665年2月16日),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将军和贵族。波兰王国王冠领地陆军指挥官。他被视为波兰民族英雄。他
  • 野丁香属野丁香属(学名:)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植物。该属共有30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区至日本。
  • 翁心存翁心存(1791年6月15日-1862年12月27日),字二铭,号邃盦,江苏常熟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咸丰、同治两朝大学士,早年任尚书房总师傅,是咸丰帝、恭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