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夫尔条约

✍ dations ◷ 2025-11-09 14:00:49 #一战战争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条约,不平等条约,和约,奥斯曼帝国条约,美国条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条约,英国条约,意大利王国条约,日本条约,希土战争 (1919年-

塞夫尔条约(法语:Traité de Sèvres),又译塞夫勒条约、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在1920年8月10日于法国塞夫尔签订的一项条约,属于1919年巴黎和会系列条约的一部分。内容主要为削弱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及国力,防止它再发动对外扩张的战争。

该条约被普遍认为是侧重协约国(尤其是英国、希腊和亚美尼亚等国)的利益,而对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人十分苛刻。由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对条约作出了否定,并与依据条约占领小亚细亚的亚美尼亚、希腊和法国军队战斗,是为土耳其独立战争。

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最后战胜,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取代奥斯曼帝国政权,并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因此塞夫尔条约成为巴黎和会各条约中唯一尔后被完全取代的条约。

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属同盟国阵营,于1918年战败,并与协约国签订《穆兹罗斯停战协定》。协约国在签订该协定后便开始侵占奥斯曼帝国领土。希腊自西面登陆伊兹密特并向内陆挺进,而法国和亚美尼亚亦分别自南、东两面进入小亚细亚。而在协约国阵营中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法国及意大利于战时、战后进行了多次磋商,逐步确定了它们从奥斯曼帝国获取的利益。

1920年4月22日,协约国邀请奥斯曼帝国政府派出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帝国政府派出前首相艾哈迈德·陶菲克参加。当陶菲克于1920年5月20日得悉协约国的要求后,认为有关条款过于苛刻,拒绝继续讨论。帝国政府得悉此事后,撤换了陶菲克,改派当时的首相费里德(英语:Damat Ferid Pasha)率团赴巴黎继续和谈。至同年7月22日,费里德把与协约国达成的协议带回伊斯坦布尔。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随即召开内阁会议,有关协定获与会者一致通过。

1920年8月10日,费里德与另外三名代表于法国的塞夫尔与协约国签订了《塞夫尔条约》,内容如下:

以凯末尔为领导的土耳其的民族主义者于安卡拉成立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会认为塞夫尔条约损害土耳其人利益和主权,对之不予承认。在色雷斯及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军民则发起反抗,并成立“护权协会”。

由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在小亚细亚进行激烈反抗,协约国于1921年2月21日至3月12日,在伦敦召开和会,同时邀请了奥斯曼帝国及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参加。大国民议会于会上要求废除《塞夫尔条约》,未获接受,惟仍与英国达成换俘的安排,让囚禁于马耳他的伊斯坦布尔国会议员返回土耳其。

同年9月,土耳其军队于萨卡里亚河击败希腊军队,法国和意大利随即宣布不承认塞夫尔条约,并与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和。

1922年,土耳其在对希腊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协约国同意废除《塞夫尔条约》,并于瑞士洛桑重新展开和谈。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了《洛桑条约》。

奥斯曼政府代表土耳其签订此条约的行动,增加了土耳其民众对苏丹的反感,并被认为是苏丹制于1922年被废除的原因之一。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条约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首相费里德与一同签订条约的陶菲克等人都被列为不受欢迎人士。他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在海外流亡,只有陶菲克在1943年获特赦返回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把《塞夫尔条约》签订之日(8月10日)定为国耻日。

有历史学家认为,《塞夫尔条约》以协约国利益为先,其次是希腊和亚美尼亚的利益。不仅土耳其的实际情况被忽略,即使是战时英国对土耳其境内阿拉伯人作出的自治承诺亦未被完全兑现。

其中一些人甚至认为《塞夫尔条约》比其他一战条约( 如《凡尔赛条约》) 更为苛刻。这些人指出,土耳其最富庶的地区几乎都被割让,关税和司法权亦被剥夺。另外,土耳其损失的领土不只比邻国保加利亚,甚至连土耳其人自己居住的地方都未能完全保有 (反观领土减削最严重的奥匈帝国亦能保住大部分德语族为主的中心地带)。

持以上观点的论者认为,造成这种不公的主因是,西方人对伊斯兰教徒和土耳其人的敌视比基督徒为大(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德国都是基督教国家)。而英、法、意等国都希望在中东获取利益。

相关

  • 硫酸钴硫酸钴,化学式CoSO4,常为七水合物(CoSO4·7H2O)的形式。七水物为桃红色单斜结晶,溶于水和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氨。在空气中易风化。加热至420°C时失去七个结晶水。硫酸钴很少以
  • 无体腔动物无体腔动物是指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没有体腔而充满中胚层间质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门和纽形动物门,是最原始的两侧对称动物。
  • 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义政时期的应仁之乱(亦有始于明应之变的说法)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纷乱及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最终,历
  • 五条御誓文五条御誓文(日文:五箇条の御誓文)是日本明治天皇于庆应4年阴历3月14日(1868年4月6日)发表的誓文。明治天皇亲率文武百官在京都御所的正殿紫宸殿向天地、人民宣誓,揭示国是方针,开启
  • 综合电视台NHK综合频道(日语:NHK総合テレビジョン,英语译名:NHK General TV),又译为NHK综合电视台、NHK综合台,为日本放送协会(NHK)的无线电视频道之一,简称“NHK G”或“GTV”(台标显示为“NHKG
  • 弗拉维王朝弗拉维王朝(69年-96年),罗马帝国的一个历史阶段,上接四帝内乱期,下启安敦尼王朝,王朝由韦帕芗开创,结束于图密善,共计三位皇帝。公元68年,罗马帝国暴君尼禄被推翻后,罗马局势陷入混乱,
  • 剪辑剪辑(又称剪接)是在电影、录像带、电视节目等,对视讯、音讯做剪辑编辑的工作。储存媒体有光学底片、磁性的录影机等。在所有材料录制完成后,进行整理、拣去失败与不使用的纪录内
  • 何清涟何清涟(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邵阳人,是一名作家、中国经济社会学者,现居美国,曾任职于湖南财经学院、暨南大学和《深圳法制报》报社。长期从事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19
  • 黑象鼩黑象鼩(学名:)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哺乳动物,是象鼩属的17个物种之一。和该属的其他物种类似,黑象鼩体型较大,成年黑象鼩体长可达28厘米,重450-700克。黑象鼩源自肯尼亚、坦桑尼亚的
  • 天主教民主党天主教民主党(意大利语:Democrazia Cristiana,缩写为DC),前意大利执政党。1919年6月14日成立,原名意大利人民党,是一个天主教的基督教民主主义政党。人民党在1926年被贝尼托·墨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