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

✍ dations ◷ 2025-04-03 11:57:06 #南浔
南浔镇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辖镇,也是该区政府所在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辖区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11.93万人(2007年)。南浔镇拥有辉煌的历史和文化,自南宋淳祐季年(1252年)建镇至今已有758年历史,因地处江浙沪三地交界处附近,历史上也曾划归苏州管辖。南浔水陆交通便捷,明万历至清中叶为南浔经济繁荣鼎盛时期,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镇内的嘉业堂曾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藏书最丰富的私人藏书楼。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南浔东57里的地区划归平江(苏州)镇区成为湖州境东之门户,聚居居民日增,村落规模初具,因滨溪遂称浔溪,属乌程县震泽乡。浔溪之名一直沿用至南宋宁宗(1195年-1224年)朝。南宋理宗时(1225年-1264年)文献记载“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至淳祐季年(1252年)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并设镇官。元末张士诚据南浔,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筑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拆城修建苏州城。明末潘尔夔《浔溪文献》云:“阛阂鳞次,烟火万家;苕水碧流,舟航辐辏。虽吴兴之东部,实江浙之雄镇。” 自建镇至清末,一直隶属于乌程县震泽下乡。民国初,乌程、归安二县合并成吴兴县,南浔初属吴兴县16-18区,民国16年(1927年)属吴兴县第三行政区(后改南浔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州城区设湖州市,郊区设吴兴县,南浔属县管辖。1953年为县直属五大镇之一。1958年10月南浔与东迁、马腰、横街、北里、三长五个乡合并建为南浔人民公社,南浔镇属公社的18个大队之一。1983年由省辖湖州市郊区人民政府管辖,1986年撤北里乡,归并入镇。1988年,湖州市撤郊区人民政府,南浔直接由市领导。1992年7月,经湖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镇区为市级经济开发区。1993年1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南宋初,本地仅一村落,称浔溪村,后称南林,“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土润而物丰,民信而俗朴,行商坐贾之所萃”。淳祐末立南浔镇。此后直至明万历中,蚕桑种植经济和家庭手工缫丝日益发展。南浔七里村民在洪武十六年(1383年)前后曾多次改进缫丝方法,明万历(1573年—1620年)间对育蚕、植桑、缫丝等又进行技术革新,如培育了名闻中外的莲心种,制成了三绪丝车等,因而七里湖丝声名鹊起,杭、嘉、湖、苏所产生丝均冠以七里之名。清干、嘉年间,七里丝行销范围除江南外,经明州(今宁波)、广州大量外销日本及欧美。南浔经济因此而迅速发展直至繁荣,实乃“江浙之雄镇”。晚清南浔蚕桑、手工制丝业发达,外贸兴旺,百业昌盛,市场繁荣,从性质上说,已是名噪江南的典型商业性市镇,它以生丝销售为主兼有蚕茧原料加工手工业的丝市专业为特色。清末,史家称“整个湖州城,不及南浔半个镇”,将因商业发展而新兴的南浔与传统古老的行政中心的湖州,作了鲜明对比,也概括地表明南浔镇在湖州府的经济地位。近代,自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湖丝贸易以南浔为重要集散中心,在全国生丝出口贸易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平天国战乱期间,南浔镇曾遭破坏,丝商富豪避难上海及附近城市。他们在通商口岸和外人接触后,开拓了南浔丝的国外市场。太平天国之乱结束后,外商对南浔丝(或称洋庄丝)需求日多,丝价因而上涨。道光初及同治末年,南浔人先后摇成丝经,这二次革新,改变了出口“有丝无经”状态,以致对外贸易激增,并促进了缫丝业的大发展。全镇至少有十分之六以上的农民以纺经为业,丝经行最盛时达56家之多。清末民初,丝栈达42家,上海的91家丝经行中,70%为南浔人所开设。从出口贸易看,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上海口岸蚕丝出口总数为21176包,其中南浔出口数为13426包,占出口总数的63.396%。“同治九年(1870年)中国蚕丝出口达到五万担。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口超过了十万担。在短短二十年,蚕丝出口量又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还是湖州辑里丝。”。七里丝以质优量多,而畅销海内外,南浔经济由此空前繁荣,它以江南蚕丝名镇载誉国际。到清同光年间,南浔因经营蚕丝贸易而成为富豪者达数百十家,他们所积累的财富少则数十万两白银,多则达千余万两白银之巨,在江南各镇中首屈一指。他们除致力发展蚕丝外贸外,还投资盐业、铁路、房地产、典当业、银钱业和现代企业,其范围包括江、浙、皖等地,特别是他们雄厚的商业资本在近代上海商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上海称之为“南浔帮”的商人,其中多数是“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家族中的成员。他们发家致富后,在故里建宏大宅第,置田地房产,筑庭园书斋,以及捐资筑路造桥,兴办教育等社会公益。这些民族资本家,是伴随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他们不仅为本地,乃至中国初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繁荣和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期间,七里丝面临资本主义国家机械丝的严重挑战,虽然从民国元年至23年(1912年-1934年)这二十三年中,七里丝出口平均数占上海出口生丝总数仍然高达38%,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的八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和医治战争创伤,七里丝每年出口数量不减,但好景不长,民国18年开始,出口数直线滑落,23年出口数惨跌到300包。抗日战争期间,蚕丝生产又备受摧残,呈一蹶不振的衰落局面。作为南浔经济命脉的丝生产的萎缩,造成市场萧条,农村破产,缺粮严重,民生凋蔽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浔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580万元,比解放初增加了11倍多。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3805.26万元,比1957年增长6.6倍。194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仅为5618.5吨,亩产193.5公斤。到197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9119.9吨,亩产704.5公斤,分别增长3.4倍和3.64倍。蚕茧,1949年年产54.2吨,到1977年达到239.2吨,猛增44倍。但由于受到“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以及当局计划经济的制约,经济建设速度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之后南浔工业总产值逐年呈滚动式递增,198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为3.22亿元,比1978年增长8.4倍,其中镇村工业总产值从406.78万元,提高到1亿元,增长了24.7倍。商品零售总额从3334.23万元,提高到1.98亿元,增加了4,9倍。农业总产值从1022万元,提高到1313万元,增长了29%。其中蚕茧从215.2吨,提高到436.29吨,增加了1倍,粮食、油菜生产也连续增长。工业内部结构则起了根本性变化,1988年全镇已拥有工业企业183家,职工2211749人,并形成机电、制革、皮革、制丝、化工为主体的多门类产业体系。同时,村办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到117家。出口创汇1847.98万美元。全镇储蓄总额增加到4931.29万元,比1978年增加了18倍。

相关

  • 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埃利亚斯·芒努斯·弗里斯(瑞典语:Elias Magnus Fries,1794年8月15日-1878年2月8日),瑞典生物学家。他在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搜集了欧洲各地大量的真菌标本,对其进行了科学、系统
  • 生物检定法生物检定法(英文:Bioassay),也称作生物览定及生物检验,是用以测定某生物或生物性材料对外来化合物的刺激之反应,藉以定性测试该化学药剂是否具有活性,或定量地测定适当的药量。生物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自然科学会报》(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缩写为 Phil. Trans.)是一本由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科学期刊。它始创于1665年,是世界上最早专注于科学的
  • 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在光学里,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Fresnel-Kirchoff's diffraction formula)可以应用于光波传播的理论分析模型或数值分析模型。从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可以推导出惠更斯-菲
  • 亚胺结构亚胺是一种含碳-氮双键的官能团或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1R2C=NR3,其中氮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H)或一个有机基团(R3),碳原子则与另两个基团以单键连接。亚胺可视为醛或酮中氧原子被NR基团
  • 菊类植物菊类植物(学名:asterids)是在APG 分类法、APG II分类法、APG III分类法及APG IV分类法所确立的被子植物分支之一,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一个植物类群,和蔷薇分支一起组成双子叶植物纲
  • 城堡之路城堡之路(Burgenstraße)是一条主要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和巴登-符腾堡州)及小部分位于捷克的旅游路线,从曼海姆到布拉格,全长约长约1000公里。这是一条传统旅游路线,1954年确定
  • 104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赵善欢赵善欢(1914年8月16日-1999年12月2日),原籍广东高要,生于广东广州,中国昆虫学家。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专门部。1936年至1939年分别获得美国阿力近农业大学学士学位和康
  • 古蕨属Archaeopteris fissilis Archaeopteris halliana Archaeopteris hibernica Archaeopteris macilenta Archaeopteris obtusa古蕨属(学名:Archaeopteris),又名古羊齿属,是一属已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