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翅雀
✍ dations ◷ 2025-11-11 08:55:07 #金翅雀
金翅雀,(学名:Chloris sinica),又名金翅、绿雀、芦花黄雀、黄弹鸟、黄楠鸟、碛弱、谷雀。金翅雀是体形较小的雀形目鸟类,体长在12厘米左右,雄雌同形近色,雄性眼先和眼周部位羽毛深褐色近黑色,头顶耳羽和后颈羽毛灰色,羽稍略现黄绿色;肩部、背部以及内侧覆羽均为栗褐色;尾上覆羽灰色,尾羽基部呈鲜明的金黄色,端部黑色,羽干黑褐色;双翅的飞羽黑褐色,但基部有明显的亮黄色斑块,所谓“金翅”指的就是这一部分的羽毛颜色;翅上覆羽颜色与肩羽相同;颌部、喉部、胸部黄绿色;下腹部近白色;上腹部和尾下覆羽亮黄色;两胁沾棕色。雌性体色与雄性基本相同,但颜色略现黯淡。喙与足均为肉粉色,虹膜褐色。本物种的叫声甚有特色,为轻柔而连续不断的滴滴声,虽声音轻柔但传播甚远。金翅雀的生境非常多样,其垂直分布可达海拔2400米的高山区,但在低山和平原地区金翅雀也是常见鸟种,尤其在冬日的平原,在平原他们活动于高大乔木的树冠中,而在山地则穿梭于低矮的灌木从中。分布于亚洲东部,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流域下游、日本、朝鲜和印度半岛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部地区,东北大部、华北大部、华中华南各地可见,其在中国分布的西限达西北的青海省和西南的云贵川一线。金翅雀的食谱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要是各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偶尔取食农作物和昆虫。金翅雀的繁殖期在每年的3-7月,繁殖地点常选择在山中树丛里,多营巢于松树或果树上,巢置于树顶细小枝干间,距离地面高程可达10米,巢以细弱的草根、棉麻纤维为基本材料纠缠而成,呈精致的杯状,巢内垫以兽毛、碎绒、蜘网、羽毛等柔软材料。每巢产卵2-5枚,卵色或白或绿,具褐色斑点,孵化期11-13天。金翅雀外形优美鸣声婉转有特色,长期以来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之一,但金翅雀尚不能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繁殖,因而目前市场上的金翅雀均直接捕捉自野外,对野外种群构成较大威胁。金翅雀观测记录
相关
- G20二十国集团(英语:Group of Twenty,缩写: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对话的一种机制,由七国集团(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 经济在古希腊的经济中,由于希腊贫瘠的土地,农业极其重要.到了公元前6世纪,工艺和贸易(主要是海上贸易)开始发展,然后变得重要。经济这个概念在古希腊跟现代并不相同。 希腊语oikonomia
- 认知认知或认识(英语: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
- 背阔肌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是将手臂向下和下后拉的背部肌肉。这两块三角肌各有一阔端附着于脊椎和骨盆带上,较窄的一端则在肩下延伸到肱骨。其拉丁语(及英语)名称“latissimus dor
- 亚目亚目(sub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间,但有时亚目和科之间会再分下目(又译作次目)。亚目的拉丁文名称较无固定的字尾。下目(infra-order),又译作次目是生物分类
- 康拉德·格斯纳康拉德·格斯纳(德语:Conrad Gesner,1516年3月26日-1565年12月13日),瑞士博物学家、目录学家。他的五卷本巨著《动物史》涵盖广泛,且配有精确的插图,被认为是动物学研究的起源之作。
- CdO氧化镉是镉的氧化物,分子式为CdO,可致癌。氧化镉可溶于酸,生成 2+;也可溶于碱,生成 2−。
- 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又称为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是供全球各地中学生的比赛,一般指由世界各国尚未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的中学生参加的学科知识竞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竞赛每
- 柏林自然博物馆坐标:52°31′49″N 13°22′45″E / 52.53028°N 13.37917°E / 52.53028; 13.37917柏林自然博物馆(德语:Museum für Naturkunde,或简称:Naturkundemuseum),全称“自然博物馆-柏
- 龙卷龙卷风,又称龙卷、卷风,是一种猛烈的天气现象,由直立中空管状的强烈旋转气球构成。龙卷风常发于积雨云或是积雨云以下,并通常形成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延伸至地面,并且常被尘土或碎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