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翅雀

✍ dations ◷ 2025-08-08 14:16:13 #金翅雀
金翅雀,(学名:Chloris sinica),又名金翅、绿雀、芦花黄雀、黄弹鸟、黄楠鸟、碛弱、谷雀。金翅雀是体形较小的雀形目鸟类,体长在12厘米左右,雄雌同形近色,雄性眼先和眼周部位羽毛深褐色近黑色,头顶耳羽和后颈羽毛灰色,羽稍略现黄绿色;肩部、背部以及内侧覆羽均为栗褐色;尾上覆羽灰色,尾羽基部呈鲜明的金黄色,端部黑色,羽干黑褐色;双翅的飞羽黑褐色,但基部有明显的亮黄色斑块,所谓“金翅”指的就是这一部分的羽毛颜色;翅上覆羽颜色与肩羽相同;颌部、喉部、胸部黄绿色;下腹部近白色;上腹部和尾下覆羽亮黄色;两胁沾棕色。雌性体色与雄性基本相同,但颜色略现黯淡。喙与足均为肉粉色,虹膜褐色。本物种的叫声甚有特色,为轻柔而连续不断的滴滴声,虽声音轻柔但传播甚远。金翅雀的生境非常多样,其垂直分布可达海拔2400米的高山区,但在低山和平原地区金翅雀也是常见鸟种,尤其在冬日的平原,在平原他们活动于高大乔木的树冠中,而在山地则穿梭于低矮的灌木从中。分布于亚洲东部,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流域下游、日本、朝鲜和印度半岛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部地区,东北大部、华北大部、华中华南各地可见,其在中国分布的西限达西北的青海省和西南的云贵川一线。金翅雀的食谱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要是各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偶尔取食农作物和昆虫。金翅雀的繁殖期在每年的3-7月,繁殖地点常选择在山中树丛里,多营巢于松树或果树上,巢置于树顶细小枝干间,距离地面高程可达10米,巢以细弱的草根、棉麻纤维为基本材料纠缠而成,呈精致的杯状,巢内垫以兽毛、碎绒、蜘网、羽毛等柔软材料。每巢产卵2-5枚,卵色或白或绿,具褐色斑点,孵化期11-13天。金翅雀外形优美鸣声婉转有特色,长期以来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之一,但金翅雀尚不能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繁殖,因而目前市场上的金翅雀均直接捕捉自野外,对野外种群构成较大威胁。金翅雀观测记录

相关

  • 法兰克福大学歌德 - 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大学(德语: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德文简称为“法兰克福大学”(Uni Frankfurt)或“歌德大学”(Goethe Uni)﹔据此,中文亦有称作“歌大”或“
  • 纤毛纤毛(拉丁语:cilium,复数为cilia)是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器,是一种尾状的突出物,伸向细胞外大约5到10微米。支撑纤毛的亚显微结构是微管,微管连接在基体之上。 动物细胞利用纤毛拨动
  • 建筑声学建筑声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 开始出现药效药物效应动力学(英语:Pharmacodynamics (PD) ),简称药效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作用(action)与药理效应(effects)(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 生物控制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或生物害虫防治(Biological pest control)是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方法,使用生物(英语:bioeffector)缓解昆虫、螨虫、野草和病态植物对人类农作物、环境等造
  • 英吉利海峡坐标:50°11′01″N 0°31′52″W / 50.18361°N 0.53111°W / 50.18361; -0.53111英吉利海峡,又名拉芒什海峡(英语:English Channel;法语:la Manche;布列塔尼语:Mor Breizh;威尔士语
  • 洛比托洛比托(葡萄牙语:Lobito)为安哥拉本吉拉省的一个市镇,其名称源自于洛比托湾,位于本吉拉北方约35公里,于1905年,洛比托被设为本吉拉铁路于海岸的终点,此铁路经卢市(Luau)至刚果民主共
  • 邻接权邻接权是指为了保护表演者或者演奏者、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组织在其公开使用作者作品、各类艺术表演或向公众播送时事、信息及在声音或图像有关活动方面应得的利益而给予的权利
  • 免疫记忆功能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阴茎鞘阴茎鞘是新畿内亚岛上部分部落,如耶里人的男性套在阳具上的传统器具。南美洲亚马逊地区的部分部落男性也会使用 。除阴茎鞘外,当地男性并不会穿着任何衣物。阴茎鞘以干葫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