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问题

✍ dations ◷ 2025-08-13 03:04:42 #秩序问题
秩序问题(point of order)是一项议事程序,旨在确保议事程序受到监督,在程序错误时,提供与会者向主席纠正错误的机会。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秩序问题毋需附议,不可以讨论、重提、修正,也毋需表决,由主席自行裁定受理与否。在位阶(英语:Floor (legislative))上,秩序问题特权优先,不需要经过主席排定发言次序就可提出。当议事程序出现错误,或发言离题时,与会者可以打断错误程序或场上发言,立即向主席提出秩序问题。此动议不能与会议询问、资讯询问和权宜问题混淆,会议询问用在与会者不熟悉议事规范(英语:Parliamentary authority)时,可以向主席请教;资讯询问用在与会者看不懂议案内容,可以向主席请教议案相关的背景资料;权宜问题则是用来保障与会者的基本议事权利,例如议场的舒适度与安全性,此动议在位阶上也高于秩序问题。提出秩序问题时,与会者应口呼主席,说:“主席,本席提出秩序问题,……”,此时主席必须响应,并停止当前议题的讨论,立即对秩序问题作出处理。当与会者陈述完秩序问题后,主席必须立即作出裁决。假如主席裁决受理此动议,则回答:“本席受理(与会者)之秩序问题,……”;假如裁决不受理,则回答:“本席驳回(与会者)之秩序问题,……”。如果提出秩序问题的与会者反对主席的裁决,可提出申诉,如果有与会者附议,则议题立即转换成主席的裁决是否成立,在支持与反对方轮流完成陈述后,由全体与会者(除主席外)表决决定主席裁决是否成立。在英国下议院,议员在表决程序进行时提出秩序问题,应戴上大礼帽(可折叠式,通常与正式晚礼服搭配),方便主席看见。1992年,一名英国下议院议员抱怨此一传统,认为它“无庸置疑地,使高尚的议员们提出秩序问题以纠正议场的荒谬错误时感到尴尬”。1998年,另一个反对戴帽传统的意见表示:“虽然有些议员觉得这个传统很有趣,但在其他人准备投票时戴着帽子提出秩序问题,会让议员看起来很荒谬。”此传统已被下议院现代化专责委员会一致同意废除。

相关

  • 亚甲蓝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甲烯蓝、瑞士蓝(Swiss blue),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为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
  • 蛲虫病蛲虫(学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英文Pinworm),别名:针状虫、坐虫,线虫动物门中的一类肠道寄生虫,是蛲虫病的病因。在全世界均有其分布。成虫虫体外型有如粉红色线头,前端有三片
  • 恐爪龙恐爪龙属(属名:Deinonychus)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2.5-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至1亿800万年前。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δει
  • 乌法乌法(Уфа,俄语拉丁字母拼写:Ufa)是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首府,位于别拉亚河畔,占地75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达1,062,319,是西乌拉尔山的工业中心,有炼油、石油化工、电机
  •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巴利斯(西班牙语:Santiago Calatrava Valls,1951年7月28日-),西班牙建筑师、雕刻家,人称“建筑诗人”,工作室位于瑞士苏黎世、纽约与巴黎等地。先后在瓦伦西
  • 博物馆这是全世界的航空航天博物馆以及包含有明显的航空航天展览内容的博物馆列表,列表是按国家英文名及博物馆的名称的字母排序。.mw-parser-output .tocright{float:right;clear:
  • 桥社桥社(Die Brücke)是德国表现主义的一个艺术组织,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发起者和代表人物有恩斯特·路德维希·克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1905-1913)、施米特-罗特
  • 复兴区坐标:24°49′22.18″N 121°21′6.26″E / 24.8228278°N 121.3517389°E / 24.8228278; 121.3517389复兴区(泰雅语:Pyasan)为中华民国桃园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桃园市东南端
  • 直隶州直隶州,中国明代、清代时的行政区划。在明朝时,与府同级,受省(承宣布政使司)管辖,两者之下管辖县,但明代的府也会管“散州”(此为延续元制),而明代散州底下仍可辖县。所以明代的地方行
  • 黑头蜡嘴雀黑头蜡嘴雀(学名:Eophona personata),又名桑鳲、黄嘴雀,为燕雀科黄嘴雀属的鸟类。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四川、福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