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秩序问题
✍ dations ◷ 2025-11-11 22:04:26 #秩序问题
秩序问题(point of order)是一项议事程序,旨在确保议事程序受到监督,在程序错误时,提供与会者向主席纠正错误的机会。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秩序问题毋需附议,不可以讨论、重提、修正,也毋需表决,由主席自行裁定受理与否。在位阶(英语:Floor (legislative))上,秩序问题特权优先,不需要经过主席排定发言次序就可提出。当议事程序出现错误,或发言离题时,与会者可以打断错误程序或场上发言,立即向主席提出秩序问题。此动议不能与会议询问、资讯询问和权宜问题混淆,会议询问用在与会者不熟悉议事规范(英语:Parliamentary authority)时,可以向主席请教;资讯询问用在与会者看不懂议案内容,可以向主席请教议案相关的背景资料;权宜问题则是用来保障与会者的基本议事权利,例如议场的舒适度与安全性,此动议在位阶上也高于秩序问题。提出秩序问题时,与会者应口呼主席,说:“主席,本席提出秩序问题,……”,此时主席必须响应,并停止当前议题的讨论,立即对秩序问题作出处理。当与会者陈述完秩序问题后,主席必须立即作出裁决。假如主席裁决受理此动议,则回答:“本席受理(与会者)之秩序问题,……”;假如裁决不受理,则回答:“本席驳回(与会者)之秩序问题,……”。如果提出秩序问题的与会者反对主席的裁决,可提出申诉,如果有与会者附议,则议题立即转换成主席的裁决是否成立,在支持与反对方轮流完成陈述后,由全体与会者(除主席外)表决决定主席裁决是否成立。在英国下议院,议员在表决程序进行时提出秩序问题,应戴上大礼帽(可折叠式,通常与正式晚礼服搭配),方便主席看见。1992年,一名英国下议院议员抱怨此一传统,认为它“无庸置疑地,使高尚的议员们提出秩序问题以纠正议场的荒谬错误时感到尴尬”。1998年,另一个反对戴帽传统的意见表示:“虽然有些议员觉得这个传统很有趣,但在其他人准备投票时戴着帽子提出秩序问题,会让议员看起来很荒谬。”此传统已被下议院现代化专责委员会一致同意废除。
相关
- 米托蒽醌米托蒽醌(英语:Mitoxantrone)是一种蒽醌类(与蒽环类药物类似但不同)化疗药物。米托蒽醌被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其中主要包括远端转移的乳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 隔膜膈膜可以指:
- 冰河冰川(Glacier)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是一巨大的流动固体,是在高寒地区由层层积雪堆叠而成的巨大冰川冰。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
- 罗伯特·加罗罗伯特·查尔斯·加洛(英语:Robert Charles Gallo,1937年3月23日-),美国病毒学家。早期研究白血病,后转向肿瘤病毒的研究。生于康涅狄格州沃特伯里。加洛最出名的贡献是发现第一个
- 哈布历玛雅历是一套以不同历法与年鉴所组成的系统,为前哥伦布时期中部美洲的玛雅文明所使用。现仍使用于墨西哥的瓦哈卡州、恰帕斯州、韦拉克鲁斯州以及危地马拉高地的玛雅社群中。
- 缅甸对罗兴亚人的迫害2016年罗兴亚人危机,又称2016年缅甸政府对罗兴亚人袭警的反击行动,指的是缅甸对该国西部若开邦罗兴亚人恐怖分子的反击行动。这次行动是针对罗兴亚人恐怖分子袭击边境警察营地
- GeV电子伏特(英语:electron volt),简称电子伏,符号为eV,为能量单位。代表一带电量为1.602 176 634 x 10−19库仑的电子 在真空中通过 1 伏特电位差所产生的动能。电子伏与SI制的能量
- 鸿胪寺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汉朝改秦代典客为大行令,汉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 ,明清
- 中央公论社中央公论新社(日语:中央公論新社/ちゅうおうこうろんしゃ Chūōkōron-shinsha),简称“中公”,是日本的著名出版社。1886年(明治19年),高楠顺次郎等人在京都西本愿寺创立“反省会”
- 高尔夫频道高尔夫台(Golf Channel,1995年至2007年曾名为The Golf Channel)是美国的一个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频道,由NBC环球旗下的NBC体育集团所有。高尔夫台专门播出有关高尔夫的节目,创建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