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热分析

✍ dations ◷ 2025-11-05 20:54:35 #差热分析

差热分析 (英语: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简称DTA) 是一种热分析技术。待测样品和参比物经历同样的热过程,由于待测样品和参照样品相变性质和比热不同,经历同样的热过程后所达到的温度不同。DTA仪器会记录下过程中待测样品和参照样品之间的温度差,然后可以作出温差-时间或温差-温度曲线。曲线上的峰值可以给出关于相变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信息。DTA峰下面的面积给出了相变热的值。

差热分析包含有一个具有热电偶、样品容器和陶瓷或金属的容器,一个炉子,一个控制温度的单元和一个记录单元。关键器件是两个反接在一个电压表上的热电偶,一个热电偶插入诸如氧化铝之类的惰性样品中,另一个热电偶连接待测样品。当温度升高时,待测样品发生相变,伴随着吸热或放热。遇到熔融等吸热相变时,输入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待测样品的相变热,另一部分用于升温,导致待测样品温度低于参比物;而遇到放热相变时,待测样品高于参比物

1887年勒夏特里首次将热电偶应用于研究粘土矿物,开创了热分析。1899年英国的威廉·钱德勒·罗伯特-奥斯汀首次引入了标准物质,测量并记录标准物质与被测物质之间的温差。得到的DTA曲线,被认为是第一条现代意义上的DTA曲线。1955年通过热补偿使待测样品和参比物间温差趋近于零的扫描量热法出现。两者相比,差热分析的缺点是不容易定量,而优点是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比如两千度以上,不像扫描量热法在温度很高时基线会明显变坏。

今日的大多数差热分析的生产厂家比如已经不再生产单独的DTA设备,而是生产包括热重分析、扫描量热法和差热分析的集成仪器。这种集成仪器可以同时给出待测样品的质量、与参照物间热流和温差与温度或时间的曲线,十分方便快捷。

DTA曲线可以用作鉴别物质,但通常是用作研究新材料的相变性质、比热、热解和氧化方面的性质。DTA被广泛用于药物的研究和食品工业

DTA还可以用于混凝土化学矿物研究和环境研究

DTA曲线还可以用于确定骨头残留物的年代或者研究考古中发现的材料

相关

  • 闵贞闵贞(1730年-?),字正斋,祖籍清朝江西南昌,久居湖北省广济县武穴镇。扬州八怪之一。幼失父母,学会画画,追忆父母遗容,悬挂致祭,被称为“闵孝子”。其画师法明代吴伟,白描功力深厚,几可与李
  • 陈桢陈桢(1894年3月14日-1957年11月15日),字席山,中年后改字协三,动物遗传学家,出生于江苏邗江,改籍江西铅山,1918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得农学士学位,随后留校担任育种学助教,1919年考取清华
  • 茶平战斗大韩民国国军越南人民军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茶平战斗(英语:Battle of Trà Bình;朝鲜语:짜빈동 전투/짜빈동戰鬪),在越南称作“光盛战役”(越南语:Trận Quang T
  • 参谋长美国空军参谋长(CSAF)是美国空军军阶最高的军官之一,亦为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空军参谋长领导空军参谋部,并受空军部长的直接领导负责空军全盘事务。在空军部长的授权下,参谋长负
  • ATC代码 (V01)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1(过敏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菊花纹章菊花纹章,是日本各式以菊花作为样式的家纹之总称,通常用来指称日本皇室的家徽。在日本,由于法律并没有确立正式的国徽,因此习惯上,日本皇室(天皇家)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日语
  • 1931年式203毫米Б-4型榴弹炮1931年式203毫米Б-4型榴弹炮(俄语:203-мм гаубица обр. 1931 г. (Б-4))是苏联早期一款重型榴弹炮,纳粹德国称之为“斯大林之锤”(Stalin's sledgehammer)。装备苏
  • 高从堦高从堦(1942年11月12日-),青岛即墨人,化工分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
  • 李勇 (配音员)李勇(1964年7月17日-)为台湾男性配音员、广播节目主持人。
  • 霍捷博日霍捷博日(捷克语:Chotěboř,德语:Chotieborsch)是捷克的城镇,位于该国中部,由维索基纳州负责管辖,面积54.0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15米,镇上的历史博物馆建于1885年,2014年人口9,408。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