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菜

✍ dations ◷ 2025-05-12 00:02:56 #官府菜

ChineseDishLogo.png

官府菜,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当时官员驻扎在北京时,透过他们的私人厨师和各种各样烹饪风格的混合,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种,也常常被称作私房菜。当前的官府菜的主体是从山东菜、淮扬菜、和粤菜三者之间的混合变体。由于北京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三个封建王朝的首都,所以大多数的官府菜被认为是起源在北京。

但官府菜的弱点是它们都会随着官府老爷的官运盛衰而起落,很多最终失传,例如下列在清末民初时赫赫有名的几种官府菜:清末直隶总督李鸿章家的李家菜(又称大帅菜)、民国初年国务总理段祺瑞家的段家菜、民初财政部长王克敏家的王家菜、银行家任国华家的任家菜、熊希龄内阁内务总长朱启钤家的朱家菜,现均已不存于世;唯一的例外是清末翰林谭宗浚家的谭家菜得以传世。但王家菜中的极少数菜肴也有传世,其原因是王克敏失势被囚后,他的家厨投靠到王的女婿倪家谋生;而翻译家施咸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婚后租住倪家大院,施的夫人因此从该厨师学了几道王家菜。三反五反时此厨师与倪家闹翻离去,王家菜至此失传;施夫人所学的这几道菜就成了王家菜唯一保存下来的佳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钱钟书过生日时,施夫人花了一星期为其做了桌菜,钱钟书赞不绝口,对其中的八宝鸭子、冰糖肘子最满意,“连称多年未品此佳肴了。”

流传下来的官府菜在中国大陆现存九个流派, 分别为谭家菜 、梅家菜、厉家菜、孔府菜、红楼菜、随园菜、云林菜、直隶官府菜和东坡菜:

源自官府,一般多由官厨制作,以乡土风味为主,注重养身。 官府菜大都用料广泛,加工精细。烹调方法多,工艺精湛。富有特色,因不同官府而各有创新菜。

相关

  • Pliny the Elder盖乌斯·普林尼·塞孔杜斯(拉丁语:Gaius Plinius Secundus,23年-79年8月24日),常称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古罗马作家、博物学者、军人、政治家,以《自然史》(一译《博物志》)一书留名
  • 马来语马来语,在语言分类上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主要使用于马来西亚以及文莱、新加坡、印尼苏门达腊岛的部分地区等。马来语是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国语,并在4个东南亚国
  • 极移极移是地球的自转轴在地球表面横越的运动,这是将地球视为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参考座标系(所谓的地球中心、地球固定或ECEF参考系)下所做的测量,这种变动只有几米。从一个常用的定义
  • 肌苷酸肌苷酸(次黄苷酸,Inosinic acid),又名次黄嘌呤核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IMP),是一种在核糖核酸(RNA)中发现的核苷酸。在酶的作用下,由肌苷酸可以分解得到次黄嘌呤。其在体内主要参
  • 南京东路南京东路为台北市的重要干道,大致呈东西向,西于中山北路口接南京西路,东于塔悠路口接麦帅一桥,最后在内湖接上国道一号高速公路,全程共有六段,其中南京东路一段至五段路中央布设公
  • 西门坐标:25°02′31″N 121°30′31″E / 25.042069°N 121.508719°E / 25.042069; 121.508719台北府城西门,正式名称为宝成门,是台北府城的五座城门之一。西门由于连结艋舺商圈,
  • 清室优待条件《清室优待条件》,亦称《优待清室条件》,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政府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拟定的关于清朝皇室退位后的相关保护措施之协议文件。1911年10月革命党发动武昌起义,11
  • 台中市台中市文化资产是台中市文化资产处与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依《文化资产保存法》里的九类有形文化资产(古迹、历史建筑、纪念建筑、聚落建筑群、考古遗址、史迹、文化景观、古物〈
  • 高压权威威权主义(英语:Authoritarianism)或威权论在哲学中是一个政治哲学理论,其提出某个政府应要求民众绝对服从其权威,并限制个人的思想跟言论和行为自由。政府上的威权主义指权力集中
  • 历下区历下区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区。因为位于历山脚下,故称历下。历下区是济南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教育中心,辖区内有山东省政府、济南市委、市政府驻地,奥体中心、中心商务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