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七垣文化

✍ dations ◷ 2025-09-10 08:32:08 #中国史前文化

下七垣文化,是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豫北冀南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学家通常认为它是先商的文化遗存,即指商汤灭夏以前,商族人或者以商族人为主体的人群创造和使用的考古学文化。由众多遗址中发掘出土的文物分析,整个商族人的活动中心区,大约是以滹沱河为轴向南延伸,以邯郸的漳河流域为文化核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河南、河北(豫北冀南地区)发掘了多个与二里头文化年代相近的遗址。

1979年,考古学家邹衡提出观点:以郑州的二里岗H17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是早商文化;早于它的二里岗H9和南关外中下层是先商文化“南关外类型”,以新乡潞王坟下层和辉县琉璃阁H1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是先商文化“辉卫类型”,以邯郸涧沟和磁县下七垣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是先商文化“漳河类型”。南关外类型是由辉卫类型发展而来,辉卫类型又是由漳河类型发展而来,即商文化来自古黄河西侧,是沿着太行山东麓逐渐南下的。

经过多年研究,考古学界对先商文化的概念做了更为明确的界定。考古学家邹衡认为先商文化是“商汤灭夏以前主要属于商人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学家李伯谦则表达为“汤灭夏以前商族(或以商族为主体)创造和使用的文化”。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考古学界感到不宜直接使用“先商文化”一词来表示一个考古学文化,而应该有一个像夏文化研究中的“二里头文化”这样的名词,于是李伯谦命名的“下七垣文化”就这样应运而生。

下七垣文化有十分丰富的文物遗存,现发现的遗存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南北纵轴线上,位于武安、涉县、磁县、矿区、永年及邯郸等境内。在漳河、滏阳河及洺河的中上游地区,有近一百处的先商遗址。其中,下七垣遗址共分四层,叠压关系清楚,遗物特征明显,为冀南地区商文化的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地层依据,故考古界以其来命名商汤灭夏前的先商文化。


12000-6000
转年、
东胡林
遗址
9000-7000
南庄头
遗址
8500-7700

相关

  • 北美印第安语系美洲原住民语言(有时也称为印第安语)并不是一种语言,甚至也不是属于一种语系,而是美洲所有原住民的各种语言的总称。其中玛雅语曾经有自己的文字系统。随着15世纪末开始西方殖民
  • 威廉·哈维威廉·哈维(英语:William Harvey,1578年4月1日-1657年6月3日) 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实验,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并阐明了心脏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
  • 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所公立医科高等学校。自20世纪90年代,昆明地区一直有传言称其将与云南大学合并,但至今未果。1933年9月,云南省东陆大学医学专科班创建。193
  • 隐生隐生或潜生(潜在的生命)是一种生命状态,主要是缓步动物用作抵御不良的环境(例如缺氧、低温、极干燥)等,当隐生动物遇上干旱时,它们可以将身体的水分大幅降低,身体萎缩,停止新陈代谢,但
  • 高尔机体高尔基体(英语:Golgi apparatus)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属于细胞的一组膜,专门收集并包裹各种物质,例如酶和激素。这些膜形成像一堆平板的扁囊,部分扁囊常常脱离并移向质膜,一
  • 人参又称为亚洲参、红参、生晒参、山晒山参、石柱参、朝鲜参、野山参、人衔、鬼盖、土精、神草,在中国东北土名棒槌,是五加科人参属的一种,具有肉质的根,可药用,主要生长在东亚,特
  • 鬼压床睡眠瘫痪症(英:Sleep Paralysis)又称睡瘫,梦魇,睡眠麻痹,在民间也把此类症状叫作鬼压身、鬼压床。此类症状被医学认为是一种疾病。睡眠瘫痪症通常发生在人类刚进入睡眠或将醒未醒
  • 东交民巷坐标:39°54′09″N 116°24′28″E / 39.90250°N 116.40778°E / 39.90250; 116.40778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侧路,东至崇文门内大
  • 遵义医学院遵义医科大学为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的一所高等学校。1947年,大连医学院创建。1969年,迁至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有16个院系,分别为基础医
  • 水生昆虫水生昆虫(英语:Aquatic insect)俗称“水虫”,目前全球已知的昆虫达100多万种,其中约30,000多种昆虫(分属13个目)的一个或多个生活史阶段在水中生活或与水体有关,它们统称为“水生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