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七垣文化

✍ dations ◷ 2025-04-08 09:49:31 #中国史前文化

下七垣文化,是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豫北冀南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学家通常认为它是先商的文化遗存,即指商汤灭夏以前,商族人或者以商族人为主体的人群创造和使用的考古学文化。由众多遗址中发掘出土的文物分析,整个商族人的活动中心区,大约是以滹沱河为轴向南延伸,以邯郸的漳河流域为文化核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河南、河北(豫北冀南地区)发掘了多个与二里头文化年代相近的遗址。

1979年,考古学家邹衡提出观点:以郑州的二里岗H17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是早商文化;早于它的二里岗H9和南关外中下层是先商文化“南关外类型”,以新乡潞王坟下层和辉县琉璃阁H1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是先商文化“辉卫类型”,以邯郸涧沟和磁县下七垣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是先商文化“漳河类型”。南关外类型是由辉卫类型发展而来,辉卫类型又是由漳河类型发展而来,即商文化来自古黄河西侧,是沿着太行山东麓逐渐南下的。

经过多年研究,考古学界对先商文化的概念做了更为明确的界定。考古学家邹衡认为先商文化是“商汤灭夏以前主要属于商人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学家李伯谦则表达为“汤灭夏以前商族(或以商族为主体)创造和使用的文化”。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考古学界感到不宜直接使用“先商文化”一词来表示一个考古学文化,而应该有一个像夏文化研究中的“二里头文化”这样的名词,于是李伯谦命名的“下七垣文化”就这样应运而生。

下七垣文化有十分丰富的文物遗存,现发现的遗存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南北纵轴线上,位于武安、涉县、磁县、矿区、永年及邯郸等境内。在漳河、滏阳河及洺河的中上游地区,有近一百处的先商遗址。其中,下七垣遗址共分四层,叠压关系清楚,遗物特征明显,为冀南地区商文化的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地层依据,故考古界以其来命名商汤灭夏前的先商文化。


12000-6000
转年、
东胡林
遗址
9000-7000
南庄头
遗址
8500-7700

相关

  • 以人名命名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科学家命名的非国际单位列表列出在物理单位上,以突出贡献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单位,这些单位不是国际单位,但是奈培与贝尔两非国际单位可用于国际单位制上。这些单位虽然是非国
  • 土壤力学土壤力学是应用土壤物理学(英语:Soil physics)和工程力学方法来研究土的力学性质的一门学科。土壤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和土体,包括人工土体和自然土体,以及与
  • 荷兰市镇政治荷兰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荷兰市镇政治是荷兰政治的重要环节之一,市镇(荷兰语:gemeente)是荷兰的基层政权,在荷兰政府架构中是最低的阶层,而他们又与阿姆斯特丹以及鹿特丹的政治运
  • 帝国议会帝国议会(拉丁语:Dieta Imperii / Comitium Imperiale; 德语:Reichstag) 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审议与立法机构。议会成员被称为帝国政治体,并被分为三个议事团。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
  • 山极胜三郎山极胜三郎(日语:山極 勝三郎/やまぎわ かつさぶろう Yamagiwa Katsusaburō ?,1863年4月10日-1930年3月2日),是日本病理学家、诗人,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信浓国上田藩(今·长野县上
  • 南里奥格兰德州南里奥格兰德州(葡萄牙语:Rio Grande do Sul,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
  • 复仇主义复仇主义 (法语:Revanchisme;源于法语名词 revanche ,意指复仇) 从1870年代开始被广泛使用,意指透过政治运动,向一个国家收复于战争后所失去的领土之行为,可在战争完结多年后发生
  • 时代封面人物列表 (2000年代)这是2000年代的《时代》封面人物列表
  • 环[18]碳环碳或环十八-1,3,5,7,9,11,13,15,17-九炔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之一,化学式为C18,几乎不溶于水。它是一种环碳(英语:cyclocarbon)和多炔(英语:polyyne),由十八个碳原子以单叁键交替构成环
  • 唇齿鼻音唇齿鼻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唇齿鼻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是⟨ɱ⟩,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F⟩。国际音标中的⟨ɱ⟩符号是在小楷拉丁字母⟨m⟩的右下方加上一个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