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揖
✍ dations ◷ 2025-08-12 23:42:43 #作揖
揖礼是中国、朝鲜、越南、琉球的传统礼仪手势,又称作揖、拱手,是把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一掌抚托另一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拱手为礼,以示尊重。一般情况下,男性作揖时左手包右手,女性则相反。凶礼如丧礼之类的场合则左右相反。视乎场合和双方的关系,作揖时同时会再加上身体动作如鞠躬等,有时又会前后摇动表示特定意思。揖礼可追溯至周朝,传统上不论是亲友见面还是武者对决前都会作揖以示尊重。节日或庆典时一般会一边作揖一边说恭贺说话。2003年发生SARS疫情后,为防止传染病蔓延,中华民国卫生署(今卫生福利部)推动“拱手不握手”,鼓励民众以不会直接接触双手的拱手取代握手做为表达礼貌的方式。长揖是卑者向尊者所行的揖礼,仅次于拜礼,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抱拳,手心向内,高举至额,鞠躬90度以上,下手及地,幅度从最上的前额到最下的地面,恰似一人的长度。天揖又称上揖,是冠婚丧祭等重大场合中的冠者、新人、丧主、祭主向长辈、同族所行之揖礼。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抱拳,手心向内,鞠躬约60度,进行时手微向上举高齐额,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时揖又称中揖,是同辈日常见面礼、辞别礼。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抱拳,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鞠躬约30度,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土揖又称下揖,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还礼所用。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抱拳,手心向内,鞠躬约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为功夫相关场合或武人比武前所行的揖礼,行礼时左脚先上前一步,右脚跟上。在外的手平伸,除拇指外伸直,拇指微曲,是为文;在内的手握拳,是为武。平伸的手掌紧贴握拳的手拳面。手心向外前推,然后自然垂手。在人多的场合,按照行礼方式,可分为特揖、旅揖、旁三揖。特揖是对在场各人逐一作揖;旅揖是先把在场人士分等及,一次过向同一等级的人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宗教礼俗方面,华人持香祭祀祖先、神明的手势与鞠躬动作也是来自于揖礼;和来自佛教的印度合十礼都是常见的礼拜手势。
相关
- Cefixime头孢克肟(Cefixime)是一种口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淋病、扁桃腺炎和咽炎。常用剂量为400毫克。头孢克肟在美国以“Suprax”的名称发售,直到2003年,当它的专利失
- 字体设计字体排印学(英语:typography)又称为文字设计,是通过排版使得文字易认、可读和优美的技艺。排版,即安排活字的方式,包括字体与字号的选取、栏宽与行高的设定以及字距的调整等。在西
- 海因里希·赫兹海因里希·赫兹(德语:Heinrich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于1887年首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于1888年发表了论文。他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
- 干干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一个(在三划部首中列为第二十二个)。干部通常是从下、左、右方及中间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干部。1
- TATTAT或Tat可以指:
- 贝母属贝母属(学名:Fritillaria)是百合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莔(音“虻”)。该属共有85种,分布于北温带。
- 圣马丁门圣马丁门(Porte Saint-Martin)是一座法国凯旋门,位于巴黎第三区。圣马丁门原址是查理五世城墙城门之一,它曾是巴黎的防御工事。圣马丁门是由建筑师弗朗索瓦·布隆代尔(François
- 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中国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北起通扬运河,西至南京,南抵钱塘江,东到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只有少数小山丘
- 非典型抑郁症非典型忧郁症(Atypical Depression)属于慢性忧郁症(轻郁症)与忧郁症的亚型。非典型忧郁症患者与抑郁型忧郁(Melancholic depression)患者不同,前者能体验正面事物带来的心情改善,而
- 致癌性致癌物质(英语:Carcinogen)是指任何会直接导致生物体产生癌症的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病毒、放射性核素等。这些物质进入机体后会直接或间接使机体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生物大分子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