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

✍ dations ◷ 2024-07-05 03:32:15 #外星生命
外星生命指存在于地球以外的生命体。这个概念囊括了简单的细菌到具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研究和测试关于外星生命猜想的学科被称作地外生物学或天体生物学。自从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一直使用包括探测地球之外的电波、天文望远镜观测潜在的宜居行星等方法探测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但迄今为止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外星生命的存在。有人认为发现外星人的几率很小,也有很多人认为外星生命几乎必定存在。世界各地一直有关于外星人的遐想,在各种史书中也留下不少疑似关于外星人的奇异记载。有人猜测古印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建造的发达古文明受到了外星生物科技的影响,更有人宣称曾目睹外星人或与之接触。伴随大量关于外星人的报导、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充斥,使得有关外星生命的推论和揣测持续进行。卡尔·萨根、史蒂芬·霍金等科学家们认为,可以观测到的宇宙是如此之大,说除地球之外的其他地方不存在生命是不可取的。有许多有争议的证据称外星生命是存在的。外星生命可能是在宇宙很多地方独立的产生,也有可能在一个地方产生生命,然后传播到其它可供居住的星球上去。这两种假设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但以尺度和机率的角度来看,作为位于适居带的地球拥有维持物种的生命生存和演化的所有条件,而事实上从地球历史中的显生宙开始至今,在长达五亿多年的岁月间和数百万的生物物种中,只有一个物种成功地演化成为高等智慧生命——人类,而非多种多元的高等智慧生物并存于地球上,这显示了在相同条件下,高等智慧生命并非如此的轻易出现和存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基于“生物体基因复杂性”的研究认为宇宙中的生命在7001970000000000000♠97±25亿年前就开始存在了,这比地球形成要早数十亿年。认为地球之外存在生命有着很简单的事实的支持:仅仅在银河系中就有2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而银河系只是宇宙中超过1000亿星系中的一员。据估计至少有十分之一的类似太阳的恒星具有行星系统。换言之,在可见的宇宙中,有至少6.25×1018颗具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即使我们假设每10亿颗恒星里只有一颗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系统,那也有6.25×109个行星系统存在于我们可见的宇宙内。现在据我们所知,太阳在行星系统里是普遍的,并没有独特的性质。因此可以相信在许多其他行星上也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在此假设之下,所有这些行星都不进化出生命是极不可能的,因此宇宙中很可能还有其他生命的存在。不过以上推测无视了一个事实,即生命的存活时间窗口可能只有数百万年。生命存在的几率在1961年提出的德雷克公式就已经估算过了。然而,德雷克公式里有诸多的系数是完全基于猜测的,因此按此公式推算的结果也是具有争议的,并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考虑到生命会在行星间蔓延:如果技术足够先进的生命形式在星际殖民,并且文明延续足够长的话,它们会在数百万年内充满整个星系。但事实上没有迹象表明这一现象的存在,这个事实被称作费米悖论。科学家在搜索外星生命时,多以液态水和有机物的存在作为外星生命存在之前提条件。水为地球生命体内各种化学反应提供了场所。水的中性pH值使得其电离的氢氧化物和水合氢离子既可以溶解带正电的金属离子,也可以溶解带负电的非金属离子;另外,有机物分子亲水性和疏水性的事实使得有机物分子能够形成水封闭膜。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也使得其更加容易储存蒸发的能量,并在冷凝时释放出来。这有助于气候的调节,维持生命所需的热稳定性。有人批评这样以地球生物为蓝本的先入为主的观点阻碍了外星生命的探索。卡尔·萨根在1973年提出碳沙文主义,认为这些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限制了我们对于地外生命可能性的想像。例如在宜居带之外,有可能通过地热等方式维持地底的生物圈;也有生物能够在高砷低磷的环境下存活,这说明生物组成“必备”的六大基本元素:碳、氢、氧、氮、磷、硫 ,可能不是必需的。除了碳基生命之外,有人认为外星生命也可能以硅基、硫基、氨基等生命形态存在。对外星生命的探索有直接的,如寻找单细胞生命在太阳系中存在的证据,其研究的对象有太阳系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和卫星,以及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但更多的探索是间接的,如捕捉任何科技化的社会传播到宇宙空间的信息。但是其它生命不一定会像人类一样故意地向宇宙深处随意传播信息,同时信号在广阔的宇宙间传播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这意味着,任何信号捕获到的或没有捕获到的都是来自遥远的过去。197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海盗号便携带了探测火星土壤中生命的实验装置,其进行的标记释放实验可能检测到了火星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大多数科学家相信此结果由非生物化学反应导致,但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在2012年4月12日发布研究结果称,基于对海盗号标记释放实验复杂度分析的数学推导,建议探测“火星上现存的微生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上就携带了刻有人类信息的镀金铝板。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也携带了一张铜质镀金唱片,内容包括有关地球的信息、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旨在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当前旅行者1号位于太阳系的边缘,即将进入星际空间。2003年6月10日和7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分别发射了勇气号和机会号火星探测器,其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水存在的可能性、分析火星岩石和土壤的成分、评估火星是否适合生命生存等。这两个双胞胎探测器均在2004年1月在火星成功着陆。在2011年11月26日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也在2012年8月6日成功登陆火星,用于评估火星上是否存在过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1960年,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在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台使用位于西维吉尼亚的绿堤望远镜(英语:Green Bank Telescope)进行了著名的奥兹玛计划,探测目标是波江座的天苑四和鲸鱼座的天仓五,其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无线电波搜寻邻近太阳系的生物标志信号。1974年11月16日,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发射一个称为“阿雷西博信息”的讯息,希望可以和外星人联系。1977年SETI使用巨耳无线电望远镜收到了著名的Wow!讯号。为了纪念奥兹玛计划实施50周年,2010年11月开始进行的多萝西计划,其探测目标除了奥兹玛计划的两颗恒星之外,还包括HD 69830、巨蟹座55和格利泽581,这些恒星系统都被认为是具有在宜居带的行星。1984年,加州柏克莱大学正式发起搜寻地外文明计划,计划使用射电望远镜来监听太空中的窄带无线电讯号,并用超级计算机分析这些信号。1999年5月17日,SETI@home项目开始正式运行,该项目利用全世界互联网上的闲置计算机,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运算。1959年,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了戴森球的构想,他认为任何技术文明在发展足够长时,对能量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最终会膨胀到建立起收集恒星能量输出的戴森球结构。戴森球系统的存在会改变恒星系统的光谱,从而能在星际距离上被探测到。也有人猜想,非常先进的文明可能会制造黑洞来作为能量来源或处理废弃物。因此,他们建议观察小于3.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理论上自然产生黑洞的质量下限可能会是外星文明的证据。科学家认为生命可能曾经存在过或者依然存在的地方包括金星、火星、木星的卫星(如木卫二、木卫六)、土星的卫星(如土卫六和土卫二)。除了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之外,科学家在太阳系外也找到了数十颗位于宜居带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如格利泽581c、g和d)。科学家保守估计每两颗恒星中就有一颗拥有行星,每200颗恒星中就有一颗位于宜居地带。2007年4月24日,智利拉西拉天文台的科学家称发现了格利泽581c。它刚好运行于距离地球20.5光年外的红矮星格利泽581的宜居带。人们最初认为这个行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但在德国气候影响研究所进行的计算机模拟过程中发现,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甲醛会引发所谓的“失控的温室效应”。这会将这个星球加热直至超过水的沸点,因此发现生命的希望变得渺茫。根据温室模型的推断,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刚好位于恒星宜居带外围的格利泽581d。2007年5月29日,美联社发表了一篇报道称,科学家发现了28个新的太阳系外行星,其中之一与海王星有很多相似之处。2011年5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员预言格利泽581d有能力支撑生命。它在格利泽星系中的位置使得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并且它体积大到可以支撑一个稳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同时它的温度适宜,能生产大海、云层以及降雨。2011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证实600光年之外的开普勒-22b半径为地球的2.4倍,是潜在的最接近地球大小和温度的系外行星。自1992年以来,已经发现数百颗太阳系外行星。截至2013年6月14日,太阳系外行星百科记录了891颗太阳系外行星(695个行星系统,133个多行星系统),其中小的行星与地球大小类似,而大的行星比木星还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发现系外行星的数量会大大增加。因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确定一个候选行星之前,必须观察三次系外行星掩恒星,这是迄今唯一能够辨认出绕恒星相对速度极快行星的方法。这项任务将至少持续到2016年,预计期间会发现许多系外候选行星。尽管成就不俗,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所使用的掩星法需要观察者的视线与行星轨道有一个小的角度。这使得探测到遥远恒星的地球版大小和轨道半径的行星的概率只有0.47%。因此目前我们所能探测到的行星数量只是星系中的一小部分。在古时候,认为宇宙是由很多居住着其他智慧生命形式的世界组成的观点是很普遍的,但是这里的“世界”是神话意义上的,并不是现在说的基于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或者太阳只是无数星星中的一颗这个意义上的世界。如印度教宇宙论中的14个世界、古代北欧神话中的9个世界等。宇宙是由多个世界组成的观点在经典希腊哲学、在后来的基督教神学和犹太教神学里都可以找到。系统地阐述了宇宙充满了其它的行星,因此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早期重要思想家有公元前7到6世纪的希腊作家泰勒斯和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希腊的原子论学者像伊壁鸠鲁继承了这种观点,认为一个无穷的宇宙理应具有无限的充满生命的世界。尽管古希腊天文学家把外星生命的论述作为重要的工作,但是以地心说为基础的宇宙更看重地球及地球生命,这使得外星生命的哲学显得没那么必要。犹太法典里写着至少有18,000个其它的世界,虽然没有提供具体的对这些世界的自然物理或精神的描述,但是基于此,18世纪的契约书(Sefer HaB'rit‎)提出外星生命是存在的,并可能具有智慧;并说明我们不应该期待外星生命跟地球生命有任何相似之处。印度教相信生命无尽的轮回,这结果便是多个世界的存在以及它们互相间具有一定的联系(सम्पर्क,sampark,意为"接触",महासम्पर्क,Mahasamparka,意为"伟大的接触")。根据印度教的典籍,有无数的宇宙来满足无数生命实体的不同欲望。但是这种宇宙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将走上迷途的灵魂带回正确的人生轨道。除了这些无数的物质世界,同样有无数的精神世界,它们是为纯洁的灵魂准备的。物质世界里的精神领袖,圣人以及有大智慧的人会得到这些纯洁的灵魂的指引和帮助,进入这些精神世界而不朽。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真主创造了七层天,和同样层数的大地”表明多个世界的存在,因此也就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在基督教传到西方时,托勒密体系已经被广泛地接受,但教会没有发表过对外星生命的正式的声明,认为外星生命存在的观点被教会视为异端。法国主教坦姆皮埃尔(法语:Étienne Tempier)曾在1277年提出过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一个观点:“(万能的)上帝可能创造了不只一个的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库斯的尼古拉斯主教猜测太阳和月亮上有可能存在生命。随着望远镜的发明及哥白尼对地心说的攻击,人们的思想有了巨大的改变。一旦了解到地球只不过是宇宙无数星球中的一个,外星生命存在的观点开始在主流科技界流行起来,其中最知名的拥护者是意大利的哲学家布鲁诺。他在16世纪认为在一个无限的宇宙中每个星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系统环绕,这些世界并不比地球差,也如地球一般拥有动物和居民。17世纪初,捷克天文学家赖塔的安东玛利亚雪利奥斯(英语:Anton Maria Schyrleus of Rheita)沉思到:“如果木星上有居民的话,它们一定比地球上的居民更大,也更漂亮”。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外星生命有可能存在的猜想被广泛传播。天王星的发现者威廉·赫歇尔是18至19世纪中相信太阳系或其他星系中存在外星生命的众多天文学家中的一员。其他同时期的拥护多元宇宙的知名人士包括伊曼努尔·康德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启蒙时代的高峰时期,甚至太阳和月亮也被当成了外星生命聚居的候选地。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摩门教教徒相信上帝创造了并将创造诸多有人类生活的类地星球。他们认为这些星球上的人都是上帝的子嗣。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创立者约瑟·斯密说,上帝通过神启向摩西传达这个信息,摩西所写的《创世纪》针对的只是“我们的”地球。并没有官方的教义揭示这些宜居行星的位置或共性。19世纪末期,随着一些人通过望远镜对“火星运河”的观测,火星存在海洋、陆地,甚至生命的猜想开始流行起来。不过这很快被证实只不过是光学假象。尽管如此,美国天文学家帕西瓦尔·罗威尔在1895年和1906年分别发表了《火星》和《火星和它的运河》,他认为这些运河是一个早已消失的文明的遗迹。这个观点引发了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1897年写了《星际战争》,讲述了一个火星人由于自己星球过于干燥而逃离那里并入侵地球的故事。1894年,在经过对火星大气仔细的光谱分析之后,美国天文学家威廉·华莱士·坎贝尔揭示了火星大气层既没有水也没有氧气。到了1909年,通过更先进的望远镜以及对火星在近地点冲时的观测,最终终结了运河理论。1870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借其小说《环绕月球(法语:Autour de la Lune)》中人物之口,认为月球缺乏大气和海洋、植被有限、冷热突变及昼夜过长,不适合“月球人”居住。193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了改编自威尔斯的世界大战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导致了许多人的愤怒,因为它让许多听众误认为地球正在遭受火星人的侵略。在1947年发生的罗斯威尔飞碟坠毁事件之后,伴随着一股UFO报告的浪潮,关于外星人存在的阴谋论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的太空时代(英语:Space Age)开始的美国广为传播。1947年肯尼思·阿诺德UFO目击事件中“飞碟”的名称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后,蓝皮书计划的首任负责人爱德华·鲁佩尔特上尉创造并使用了UFO这个名称,以替代具有误导性的“飞碟”一词。1982年公开的Majestic 12文件披露,美国政府在1940年代对UFO阴谋论的确存在兴趣。1970年代开始,UFO已经与超自然现象、新纪元运动、地球秘密(英语:Earth mysteries)、反常现象(英语:Charles Fort#Fortean phenomena)等联系在一起成为边缘信仰的一部分。许多UFO宗教在50年代至70年代对UFO的信仰激增期间发展起来,有一些诸如科学教(1952年创立)、雷尔运动(1974年创立)当前依旧活跃。认为"外星人(古代太空人)曾经在遥远的过去访问地球,并留下古代文明的痕迹"的“史前接触”的概念,在20世纪的科幻文学中开始出现,如20世纪早期的小说克苏鲁的呼唤(1926)。在艾利希·冯·丹尼肯的诸神的战车(1968)里,这个概念开始成为飞碟学亚文化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领域。在1960至1970年代的美国,外星人绑架的事件变得广为人知。在科学领域,1960年代彻底排除了月球上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1970年代之后,自从探测器拜访了太阳系中潜在存在生命的地方,太阳系的绝大多数其他星体上不存在高度发达生命的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但原始生命是否存在仍然是个疑问。1980年,卡尔·萨根、布鲁斯·穆雷、路易斯·弗里德曼(英语:Louis Friedman)组建了行星学会,其在1980年代部分担当了SETI宣传媒介的作用,199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系统地搜集地外生命发出的无线电信号。20世纪90年代早期,NASA参与了SETI研究,并进行了一些目标搜寻和巡天计划。之后,内华达州的理查德·布莱恩参议员削减了该项目的经费,自那以后再也没有类似的搜寻计划出现。SETI计划数十年来都没有探测到智慧生命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它的失败至少部分地使太空时代弥漫的乐观情绪蒙上一层阴影。尽管如此,对外星生命的信仰依旧在伪科学、阴谋论和流行民间传说里流传。不过,SETI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专门的计划,而是尽可能利用它所能利用的人力和资源进行探索。此外,SETI计划只在任意的时间搜索一个有限的频率。用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的话:“我们肯定的是,天空中并没有布满大功率的微波发射器”。德雷克指出,先进技术文明完全可以通过比微波更加便捷传输方式来进行交流。同时,空间探测器和探测方法上的巨大进步,使得科学可以开始描绘其他世界的宜居准则,虽然外星人是否存在仍是个疑问,但至少得以确认其他行星的数量巨大。2000年,地质和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德(英语:Peter_Ward_(paleontologist))和天体生物学家唐纳德·布朗利(英语:Donald E. Brownlee)出版了一本题为《地球殊异:为何复杂生命在宇宙中并不普遍?》的书。这本书讨论了地球殊异假说。他们认为类地球生物在宇宙中是罕见的,而细菌类的生命是普遍的;其他行星上生命进化并不一定与类地球生物一致(如DNA和碳)。在主流科学界,对地外初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的争议则小许多。虽然当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类生命的存在,但科学家已经给出初等火星生命存在的间接证据,然后这些证据到底能够得出何种结论依然在讨论之中。对于外星人是否存在,天主教会还没有做出过正式的裁决,但天文学家、梵蒂冈天文台主任José Gabriel Funes(英语:José Gabriel Funes)神父于2008年5月在接受圣座半官方报纸《罗马观察报》采访时说,上帝创造的智慧生命可能存在于外太空。2011年,天体生物学家理查德·胡佛(英语:Richard B. Hoover)在阿拉巴马州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声称其在CI1陨石(英语:CI1 fossils)上发现了类似蓝藻门光合细菌的丝状和其他结构,这可能就是外星生命的微化石。但是,NASA正式表示与该声明保持距离。2012年,爱尔兰天文学家Eamonn Ansbro宣称他的研究揭开了外星生命活动的证据。史蒂芬·霍金、西蒙·莫里斯等诸多科学家,包括许多SETI计划的领军人物都认为人类与外星生物的接触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若外星人出现在地球,即意味着他们掌握了能够穿过太空的技术,他们的军事技术将远远超过人类,人类的任何抵御都将毫无效果,这可能使地球沦为殖民地。这种概率即使很小,但是一旦出现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风险,人类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与外星人接触。不过也有科学家不赞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外星智慧生命的科技可能要比人类发达得多,没有必要侵略人类。主动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发起者、天文学家亚历山大·扎伊采夫假设了一种与外星人接触的最坏情形“达斯·维达情形”。在美国宇航局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详细论述了各种与外星人首次接触的情形。尽管没有任何公开的、直接的证据表明外星生命的存在,科学家还是对这个问题抱着谨慎的态度。例如阿波罗计划中的阿波罗11号、阿波罗12号以及阿波罗14号从月球返回的宇航员和月球标本都被送往月球物质回收和回归宇航员检疫实验所进行隔离检疫,以减轻返回污染带来的风险。2010年9月《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将负责人类首次与外星生命接触事宜,但该办公室负责人否认了上述说法。世界经济论坛在2013年1月8日发布的《2013年全球风险报告》中把“发现外星生命”当作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而进行了重点讨论。报告认为如果证明宇宙其他地方存在生命,将对人类的信仰体系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在文艺作品中,人类往往对外星人进行不同的分类,有些是根据其母星来分类,如火星人、昴宿星人、天狼星人、天琴星人等;有些是根据外形特征来分类,如爬虫人、小灰人、小绿人等。有些人宣称遭到驾驶幽浮的外星人绑架,著名事件如1973年帕斯卡古拉事件及希尔夫妇被外星人绑架事件,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的实验表明,许多外星人事件可能只是大脑潜意识作祟。而多数不明飞行物事件要么是人类制造的飞行机器或者航天器,要么只是一些恶作剧。民众往往把一些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归咎为外星人的杰作,这甚至形成了一种“外星人”的文化,较为典型的是麦田圈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格兰的麦田圈开始大量被报道,到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麦田圈现象已经在全世界广为人知。超外星人支持论者认为麦田圈是外星人飞行器造成的印记,或是外星人向人类传达的一些信息;但多数麦田圈可以被视为仅仅是一种恶作剧或者行为艺术。其他天体上一些痕迹,因为幻想型错觉的缘故,常常被公众看作是外星生命的活动,如海盗1号在1976年摄得的火星塞东尼亚区的照片上,有一座形似人类面孔的山丘。这引起了相信外星生命的个人或团体的注意,有人相信这张“脸”与其他火星地表特征是火星已消失生命曾经存在的证据。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他的书《魔鬼出没的世界》中对这种观点予以了批评。类似的结构还有火星上的“笑脸”“带王冠的脸”等等。很多科幻或动漫作品将外星生命作为其基本的设定。例如:攻打地球的高科技侵略者(如星际战争、独立日、火星人玩转地球、天际浩劫、世界異戰、环太平洋等);对未知恐惧的具象化(如克苏鲁神话、异形、突变第三型、恐怖拜访等);友善的访客(如E.T.、第三类接触等);主动帮助人类或借助其力量对抗侵略者的英雄(如超人、超人力霸王、七龙珠、变形金刚、Ben 10、美少女战士等);被人类侵略或欺压的受害者(如阿凡达、第九区等);人类文明或人类本身的创始者(如卫斯理系列、第五元素、强殖装甲、星际之门、封神演义、普罗米修斯等)等等。除了简单的关系之外,有作品还夹杂多层面和世界观去描写,像是与人类发生武力冲突的战争对手(如宇宙战舰大和号、超时空要塞、传说巨神伊甸王、最后一战、安德的游戏、钢弹00剧场版等);没有明确现身,却以隐喻方式表明的存在(如超时空接触、X档案等);遭到某个组织给隐瞒的神秘访客(如黑衣人等);存在于整个世界观的云云众生(如希灵帝国、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基地系列、哥普拉、乃出个未来等);表现出与人类共荣,实际早已控制地球政府的殖民主义者(如胜利大决战、银魂等)。外星人影片的繁荣一般被认为是始于1951年美国电影导演霍华德·霍克斯的影片《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这部影片被誉为“科幻电影的上乘之作”和“导致了50年代科幻电影繁荣的最有影响力的影片”,它描述了人形外星植物通过UFO降落地球北极并实施恐怖活动。随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几部著名的外星人影片的出现,如1953年的《星际战争》、《它来自外空》,1955年的《孤立的地球》、1956年《绑架者入侵》,外星人确立了其在电影艺术中的位置;太空时代的到来更增加了电影的影响力以及其潜在的现实主义意义。艾伦丘陵陨石77005(英语:Allan Hills 77005) · 艾伦丘陵陨石84001 · 平流层中的活细胞(英语:Chandra_Wickramasinghe#Detection_of_living_cells_in_the_stratosphere) · CI1陨石(英语:CI1 fossils) · 血锂蛋白(英语:Hemolithin) · 默奇森陨石 · 奈克拉陨石(英语:Nakhla meteorite) · 波隆纳鲁瓦陨石(英语:Polonnaruwa (meteorite)) · 喀拉拉红雨 · 休格地陨石 · 海盗号的生物学实验(英语:Viking lander biological experiments) · 雅马拓陨石593(英语:Yamato 000593) · 蓝道申森林事件 · 罗斯威尔飞碟坠毁事件等CTA-102(英语:CTA-102)(类星体) · PSR B1919+21(脉冲星) · LGM-1(脉冲星) · Wow!讯号 · KIC 8462852(不寻常的光波动) · EPIC 204278916(不寻常的光波动) · VVV-WIT-07(不寻常的光波动) · HD 101065(英语:Przybylski's Star)(元素丰度异常) · SHGb02+14a无线电信号 · HD 164595(强大的无线电信号) · 快速电波爆发木卫二(欧罗巴星) · 火星 · 土卫六(泰坦星) · 土卫二潜在适居太阳系外行星列表  · 葛利斯163c  · 格利泽581g  · 格利泽581d  · 格利泽667Cc  · 格利泽667Ce  · 格利泽667Cf  · HD 40307 g  · HD 85512 b  · 开普勒22b  · 开普勒61b  · 开普勒62e  · 开普勒62f  · 开普勒186f  · KOI-1686.01  · PH2 b  · 鲸鱼座τe  · 鲸鱼座τf红矮星系统适居性(英语:Habitability of red dwarf systems) · 适居带 · 地球相似指数 · 行星适居性 · 天然卫星适居性(英语:Habitability of natural satellites) · 潜在适居行星 · 地外液态水 · 适居恒星表 · 地球模拟(英语:Earth analog) · 类地行星  · 星系适居带(英语:Galactic habitable zone)  · 双星系统适居性(英语:Habitability of binary star systems)  · 超级适居行星达尔文计划(英语:Darwin (spacecraft)) · ExoMars · 光子太空船3号(英语:Foton-M) · 生命星际飞行试验(英语:Living Interplanetary Flight Experiment) · 火星生物探测车  · 火星样本取回任务 · 火星科学实验室主动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 艾伦望远镜阵列 · 阿雷西博信息 · 阿雷西博天文台 · 布鲁斯威尔探测器 · 与地外文明通讯 · 高斯勾股定理建议 · 星际通讯 · 宇宙语言 · 宇宙语言学 · 先驱者镀金铝板 · 独眼巨人计划 · 奥兹玛计划 · 凤凰计划 · 搜寻来自近地外智慧生命群落的无线电波计划 ·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 SETI@home · setiQuest · 旅行者金唱片 · 水坑天体生物学 · 天体生态学 · 生命印记 · 布鲁金斯报告 · 星际政治 · 生态神学 · 外星人 · 嗜极生物 · 假定型生物化学 · 火星生命 · 金星生命  · 心理发生 · 行星防卫 · 圣马力诺指数 · 薛莫最后法则 · 黑暗森林假说 · 外星考古学 · 外星生物创造论 · 人与外星生物接触 · 麦田圈古代太空人 · 海月及蓝月 · 宇宙多元论 · 德雷克公式 · 外星人假说 · 费米悖论 · 返回污染 · 星际污染 · 大过滤理论 · 卡尔达肖夫指数 · 平庸原理 · 新灾变理论 · 泛种论(意导泛种论) · 天象仪假说 · 地球殊异假说 · 感觉商数 · 动物园假说SETI协会 ·

相关

  • 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蜕皮动物蜕皮动物总门(拉丁语:Ecdysozoa)是一大类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和几个小门。最初由Auinaldo等人于1997年定义,主要根据是18S 核糖体RNA树。而这个分类同时也被一系
  • 腱(或称肌腱)是一坚韧的结缔组织带,通常将肌肉连接到骨骼,并可承受张力。腱类似韧带和筋膜,都是由胶原蛋白组成;不过,韧带是连接骨骼,而筋膜则连接肌肉。肌腱与肌肉一起作用产生动作
  • 非有神论非有神论(Nontheism),在现代西方的意思上,是指相对于有神论(特别是一神论)信仰的思维。无神论、不可知论都可以算做是其中一种非有神论的类别,一般是指无宗教信仰的人,但并非无神论
  • 创伤学创伤学(traumatology)也称为外伤学,是研究因为意外事故或是暴力而产生的伤口及创伤,以及受损部位的手术治疗(英语:Trauma surgery)及复原。创伤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一般会归类在外科
  • 腹足动物见内文腹足纲(学名:Gastropoda)是软体动物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通常所说的蜗牛、海螺和蛞蝓,也是当中最大的纲,约6.5万到8万个物种。腹足纲是动物中仅次于昆虫纲(Insecta)的第二
  • 头足动物头足纲(学名:Cephalopoda)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化石种在一万种以上,现仅存786种,主要是各类乌贼和章鱼。头足纲可分为两个到四个亚纲,其中现存两个亚纲。一个是蛸亚纲(Coleoidea)
  • 异常异常行为(或功能障碍行为)是一种行为特征,归因于那些被认为是罕见或功能障碍的病症。由社会不接受的行为组成,行为在非典型或不寻常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并且导致个体活动受
  • 44布罗德曼44区(简称BA44)是大脑皮质的额叶的一个细胞结构分区。它位于额叶的外侧部,前运动皮层之前,布罗德曼9区之下,布罗德曼45区之后。BA44的上界为额下沟,前界为外侧沟(Lateral s
  • 核仁核仁(nucleolus,复数形式为 nucleoli)是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一种结构,通过电子显微镜乃至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核中的核仁呈均匀的球状。核仁是核糖体RNA(rRNA)转录及加工、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