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dations ◷ 2025-05-19 21:15:28 #列宁勋章获得者,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苏联人民艺术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艺术家,1863年出生,1938年逝世,苏联剧场导演,苏联剧作家,俄国剧作

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语:Константин Сергеевич Станиславский,转写:Konstantin Sergeyevich Stanislavski,1863年1月17日-1938年8月7日),原名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阿列克塞耶夫,是俄国著名戏剧和表演理论家。代表作有《演员的自我修养》(«Работа актера над собой»)。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于1863年1月17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富商家庭。1877年在家庭业余剧团舞台开始演员生涯。1888年与莫斯科一众文艺界名流,创立艺术文学协会及附属剧团,正式步进专业演员的道路。1897年6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当时属新型的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

1898年10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首次执导一出历史悲剧《沙皇费多尔·伊凡维奇》,同年11月执导的《海鸥》获得轰动性成功。这部戏奠定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戏剧上的地位。接着再有多部戏剧执导:《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小市民》、《底层》。其中《三姊妹》、《底层》、《樱桃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有参演重要角色。

他在1922~1924年率剧团在美国巡回演出时,撰写了其自传《我的艺术生活》,对自己的戏剧体系作了系统性的总结。1928年10月心脏病突发之后,全力投入戏剧实验教学与理论总结工作,写出了洋洋大观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并以“形体动作方法”丰富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这一体系对戏剧艺术的演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38年8月7日他于莫斯科逝世,享年75岁。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造了自己独有的的演剧体系“方法演技”,深深影响了其后的一大批戏剧人。他的体系相当庞大,囊括了表演、导演、戏剧教学及方法等方面。

坚持以“体验艺术”为创作核心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斯氏认为,演出者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决定了一部剧的最高任务和贯穿思想,只有合适的世界观和艺术观,才能完成戏剧的使命;而且他不认为必须追求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追求在舞台上再现现实生活。

创造角色和剧本的“人的精神生活”,并且通过优美的舞台形式把这种生活艺术地体现出来的。

相关

  • 商品名商业名称(trade name, trading name, or business name),又称为商号、交易名称或营业名称等,是企业在从事商业活动时所使用的名称,功能类似于品牌。可指企业名、商品名或商标名等
  • 怀疑派的化学家出版于1661年的《怀疑派化学家》(英语:The Sceptical Chymist),作者是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本书是现代实验科学的里程碑。
  • 一号坦克一号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I,意为一号装甲战斗车辆)是德国于1930年代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或小坦克,缩写为“PzKpfw I”,其官方军械署赋予的编号为SdKfz 101(“第101号特殊用途
  • 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英文简称“PKUHSC”,是北京一所以医药卫生为主的高等院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原名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5月4日并入北京大学。北医前身是国立
  • 呼罗珊呼罗珊是一个在中东地区活动,由盖达组织资深成员组成的恐怖组织。呼罗珊虽然规模不大,其成员据说对设计使用隐藏性爆炸物的恐暴阴谋特别感兴趣。该组织在伊拉克的部分成员已被
  • 尼古拉·博尔久扎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博尔久扎(俄语: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Бордюжа,1949年10月20日-),男,奥廖尔人,俄罗斯政治人物,外交官。前克格勃官员。1972毕业于彼尔姆
  • 约翰·施莱辛格约翰·理查·施莱辛格(英语:John Richard Schlesinger,CBE,1926年2月16日-2003年7月25日)是一位英国电影和舞台剧的导演和演员。曾经凭借《午夜牛郎》获得1969年第42届奥斯卡金像
  • 古恒古恒(法语:Maurice Courant,1865年10月12日-1935年8月18日),法国东方学家。古恒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巴黎大学法学院及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主修中文、日文。1889年前往中国任法国
  • 川口开治川口开治(1948年7月27日-)是日本漫画家。作品以政治及军事为主要题材。广岛县尾道市人。广岛县立尾道北高校、明治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科毕业。现住在小金井市。
  • 现代音乐现代音乐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