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陆军:
250,000人
巴拉圭陆军:
120,000人
查科战争(西班牙语:Guerra del Chaco),又译为大查科战争、大厦谷战争,1932年-1935年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为争夺大查科北部而进行的战争。
大查科位于巴拉圭河以西、安第斯山脉以东、亚马孙盆地以南,潘帕斯草原以北,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但人烟稀少、缺乏物产。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对大查科北部约26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归属一直存在争执。20世纪20年代,在该地发现了石油后,两国为争夺石油资源纷争愈加激烈,从1928年起,两国之间频频发生武装冲突。而世界主要石油巨头以及邻近国家也卷入其中,美孚石油公司和智利支持玻利维亚,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阿根廷支持巴拉圭。
玻利维亚在得到了美孚石油公司的巨额贷款,并向英美等国购买了包括坦克、飞机在内的大批新式武器后,军事实力大大超过巴拉圭。玻利维亚于是在1932年6月15日出兵占领了北查科荒漠中的亚基萨卡咸水湖地区,以这一次小规模边界冲突为借口向巴拉圭正式宣战,查科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巴拉圭由于战争准备不足且装备陈旧,缺少武器,甚至有的士兵没有枪支而使用弯刀作武器。巴军因而明显处于下风。8月初,巴拉圭进行了全国总动员,1933年5月10日,巴拉圭向玻利维亚宣战。双方战至1933年10月,受到阿根廷的军事支援与通讯协助,巴军在何塞·费利克斯·埃斯蒂加里维亚中校指挥下扭转了战局,12月由于玻利维亚的德国军事顾问汉斯·孔特(英语:Hans Kundt)将军指挥失误,并且不谙地形,加上气候干燥导致玻军士兵缺水并且大量死亡,且由于玻军重型装备不习于在热带雨林的泥泞地型移动,因此拖延军机使玻军遭到惨败,随后,佩尼亚兰达将军接替了孔特的指挥权。1934年,双方又经过一年的战争均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此时巴方已占领了有争议的北查科的绝大部分地区,并将战线推进到玻利维亚境内。1935年2月玻军在比亚蒙特斯打退了巴军的进攻,此时双方都损失惨重,无力再战。
1935年6月在阿根廷、美国及其他南美国家的调解下,玻、巴双方达成停火,7月21日,双方签订《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约》,巴拉圭获得北查科地区约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称之为“查科地区”(Chaco);玻利维亚获得约8万平方公里,并得到经巴拉圭河进入大西洋的航行权。阿根廷外长卡洛斯·萨维德拉·拉马斯也因成功调解这次战争而获得1936年诺贝尔和平奖。
3年的战争,双方共死亡10万余人,其中玻方约6万人,巴方约4万人,使玻利维亚这本不发达的南美国家被拖到了崩溃的边缘。对于战败玻利维亚的损失更加惨重,加上1883年硝石战争的失败,玻利维亚自独立后已经丧失了50%的土地。
行政区划 · 城市
农业 · 通讯业 · 货币 · 能源 · 科技 · 交通
教育 · 移民 · 语言 · 宗教 · 名人 · 土著居民
烹饪 · 电影 · 传统 · 公共假期 · 网络 · 文学 · 媒体 · 音乐 · 体育
国旗 · 国徽 · 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