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褐鳟
✍ dations ◷ 2025-08-10 20:52:11 #褐鳟
鳟(学名:Salmo trutta)又名褐鳟,为辐鳍鱼纲鲑形目鲑科鳟属的一种。本鱼广泛分布于欧洲,并被引进到世界其他地区。本鱼体呈纺锤状,略侧扁,头小而尖,嘴大,身体被圆鳞。体呈灰蓝色,并布满许多斑点,体背部为黑色,侧线边为橘色。脂鳍有红色的边缘,背鳍硬棘3至4枚;背鳍软条10至15枚;臀鳍硬棘3至4枚;臀鳍软条9至14枚。体长可达140公分。本鱼为洄游性鱼类,个体在淡水中生活1至5年后,洄游至大海生活6个月至5年。成鱼在河中繁殖,喜偏爱寒冷,溶氧量高的丘陵地水域,属肉食性,稚鱼主要捕食水生与陆栖的昆虫;成鱼捕食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与小鱼。。稚鱼鱼跃鳟的亚种或变种的确切分类仍未有定论,被描述的主要有5个亚种: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及养殖鱼类,适合各种烹饪方式食用,但在某些地区可能造成生态冲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维基物种中有关鳟的数据
相关
- 性传染病性感染疾病(英语: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又称性病(英语:Venereal Disease, VD)或花柳病,描述因性行为(指阴道性行为、肛交和口交)而传播的疾病。大多数的性感染疾病一
- 黄体黄体是雌性哺乳动物卵巢内的临时性细胞团结构,是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细胞团,是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产生相对较高水平的孕酮与温和水平的雌二醇与抑制素A,以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硫氰酸钠硫氰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SCN,为无色易潮解晶体。硫氰酸钠是一种白色斜方结晶或粉末,在空气中易潮解,易溶于水、乙醇和丙酮等溶剂,水溶液呈中性。与浓硫酸作用生成黄
- 泛生论泛生论(英语:pangenesis)是由进化论之父,达尔文所提出的另一种由父母遗传至儿女的方法。跟进化论截然不同的是,进化论是由基因经过多代的筛选而繁衍出来的。泛生论却是直接由动植
- 内切酶核酸内切酶(英语:endonuclease)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与核酸外切酶相对应。从对底物的特异性来看,可分为DNaseⅠ、DNaseⅡ等分解DNA的酶;R
- 痕量胺痕量胺(英文:Trace amine)是一类与经典的生物胺(如儿茶酚胺类、血清素、组胺)结构类似的内源性物质,包括p-酪胺、β-苯乙胺、色胺、章胺和类甲腺质,存在于动物(昆虫至哺乳动物)的神经
- 抗雄性激素抗雄激素(anti-androgens),或称为雄性激素拮抗剂(androgen antagonists)。于1960年代时被发现,借由阻断特定的受体而抑制雄性激素的作用。可以竞争细胞表面的接受器或是影响雄性激
- 大堡礁坐标:18°21′04.58″S 146°47′58.81″E / 18.3512722°S 146.7996694°E / -18.3512722; 146.7996694大堡礁(英语: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太平洋
- 布伦塔诺克莱门斯·布伦塔诺(Clemens Brentano,1778年9月9日-1842年7月28日),德国作家、诗人,海德堡浪漫派的作表人物之一。布伦塔诺出生于科布伦茨附近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曾就读于哈雷大
- 吸蜜鸟吸蜜鸟科(学名:Meliphagidae)是雀形目的一个科,现存50属187种,分布于大洋洲,为澳大利亚种类最多、最常见的一种鸟类。栖息于森林中,以昆虫,浆果和花蜜等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