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寄

✍ dations ◷ 2025-11-08 17:25:31 #510年出生,579年逝世,会稽虞氏,南北朝记室参军,南梁中书侍郎,南梁将军,南陈散骑常侍,南陈将军

虞寄(510年-579年),字次安,会稽余姚人,南北朝南梁、南陈官员。

虞寄的祖父虞权是南梁的廷尉卿、永嘉太守,父亲虞检则是平北将军始兴王萧憺的咨议参军,长兄南陈中书舍人虞荔。虞寄自幼聪明,几岁时曾有客人探望父亲,看到虞寄就笑他:“你姓虞,一定欠缺智慧。”他回答:“你不分清楚文字,难道你也欠缺智慧?”客人十分惭愧,进去和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并非常人,文举应对的说话也比不上他。”长大后的虞寄好学,擅长文章,个性淡泊,有避世的志香。成年后获推举为秀才,考得好成绩,从宣城王国左常侍起家。大同年间,遇上骤雨,宫殿前经常有杂色的宝珠,梁武帝看到后神情欢喜,虞寄就呈上《瑞雨颂》。武帝对他的兄长虞荔说:“这首诗文字脱俗,是大臣中的的陆云,应该如何擢升?”他听到了,叹道:“这样美好的描述,是表达太平盛世的情怀,不是借此买名求仕的。”于是闭门称病,以读书自娱。岳阳王萧詧出任会稽太守,招引虞寄任职行参军,迁官记室参军,领郡五官掾;又转为中记室,依然领五官掾。在职期间将烦苛事务简化,只求大体,官署内整天寂静。

侯景之乱发生,虞寄伴随兄长虞荔入台,除官镇南将军湘东王萧绎的咨议参军,加贞威将军。建康陷落,他逃回家乡;张彪到临川,强迫他同行,他和张彪将领郑玮同船随行,郑玮层不顺张彪,就掳去虞寄出奔晋安,当时陈宝应占据闽中,得到寄虞寄十分高兴。陈霸先平定侯景,虞寄劝陈宝应主动攀附,他同意并派使者投诚。承圣元年(552年),除授和戎将军、中书侍郎。陈宝应爱才,借词道路阻隔不让他出任,每次招引他担任幕僚,委派文事,他都辞让,于是获免。及后陈宝应娶留异的女儿为妻子,阴谋谋反,虞寄略微知道陈宝应意向,在言谈之间陈述臣民顺从道理,略带隐语规劝,但陈宝应总推说其他事情;陈宝应又曾叫部下朗诵《汉书》,自己伏着休息聆听,说到蒯通游说韩信“看你的背,却是贵不可言。”陈宝应突然起来说:“真是智士。”唯虞寄严肃地说:“他令郦寄背叛,让韩信骄傲,不能够称为有智慧;怎比得上班彪写《王命论》,知道天命所归吗?”

他知道陈宝应不听劝谏,害怕将会惹祸,就穿上居士服装拒绝,经常在东山寺居住,装作脚病不能站立。陈宝应认为他找借口,就派人烧掉他的居所,虞寄依然躺卧不动,亲友把他扶出来,他说:“我的性命没有依靠,可以到哪儿避难?”纵火的人立刻自己救火,陈宝应自此信以为真。到及留异举兵,陈宝应提供兵卒,虞寄写信大力劝谏,令陈宝应非常生气。有人对陈宝应说:“虞公病重了,说话多错处。”于是他减少怀疑虞寄,也因为虞寄有民望,就宽恕他。到陈宝应被南陈军队打败,连夜到蒲田,就对他的儿子陈捍秦说:“早知道听虞寄的话,就不会沦落到今天。”陈捍秦只会哭泣。陈宝应被擒,和他有来往的宾客都被杀,只有虞寄有先见之明避免灾祸。当初有僧人慧摽才思敏捷,得知陈宝应起兵就送给他一首五言诗:“送马犹临水,离旗稍引风,好看今夜月,当入紫微宫。”陈宝应看到后很高兴,慧摽送给虞寄看,而他看了一下就停止,神情凝重无言。慧摽走后,他对亲友说:“他既然以此开始,必定以此结束。”最后慧摽也被杀。

陈文帝很快命令都督章昭达安排虞寄入朝,他来到后,即时得到文帝引见,对他说:“管宁你还好吗。”慰劳的心情显而易见,不久文帝对到仲举说:“衡阳王陈伯山出阁,虽然尚未设置府僚,但总要有人跟随担任书记,需要找寻老成博学而有德行的人。”到仲举来不及回应,文帝已经再说:“我已经有人选。”亲自下诏起用虞寄,虞寄入朝致谢,文帝对他说:“让你屈就衡阳王府,不只是因为文事,而是想你当衡阳王的老师。”不久兼任散骑常侍,出使北齐,虞寄藉老病推辞不成行,担任国子博士,很快又上表情求辞职回乡,文帝优待诏命回应,让他东回,又除授东扬州别驾,虞寄又以病推辞。陈宣帝即位,征用他出任扬州治中、尚书左丞,没有就任;再授除东中郎建安王陈叔卿的咨议,加戎昭将军,再次以病推辞,不想日夜陪伴。于是建安王特令停止王府公事,有疑议才请他决定,只需要他初一和十五修书致意。太建八年(576年)加太中大夫,仍然担任将军,到太建十一年(579年)去世,虚龄七十。

虞寄自年轻就纯正踏实,行事仁爱宽厚,对童仆也没有给以脸色,在危急时亦坚守节操,说话语气严肃,不怕刀剑威胁。自从他流落南方、和兄长虞荔分开后就患上气病,每次得到兄长的书信,都会气喘加剧,有时到达危殆的地步。他任职官位不到几年数月,尚未任满就自己请求解任,经常说:“知足的人不会受辱,我知足了。”因病辞官回家后,每逢诸侯王任职州将,一定到他家门下车拜访致礼,虞寄命人放下鞭板,用几杖陪坐。他时常出游到福晋寺院,乡里互相告之,老少也聚集一起向他叩拜。人们定下约誓,会说像虞寄就代表不会欺骗,他的品德行为令人感动,唯独他的文章因战乱大多散失。

相关

  •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德语:Nordrhein-Westfalen),位于德国西部,总人口超过1800万,是德国人口最多的联邦州。总面积34080平方公里,首府杜塞尔多夫。该州与比利时及荷兰接壤。莱茵-鲁尔
  • 佛得角华人,是佛得角一个新近移民团体,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定居在群岛上,从事零售业。在葡萄牙殖民时代,只有少数华人生活在佛得角。虽然1975年建立了双边外交关系,但从1980年代末到2002
  • Scheele, C. W.卡尔·威廉·席勒(瑞典语:Carl Wilhelm Scheele,1742年12月9日-1786年5月21日),瑞典属波美拉尼亚药剂师及化学家,倾力于纯粹科学的研究,以高超的实验技术发现了氧气和氯气。他从自然
  • 董山董山(1419年-1467年),明朝建州女真人,猛哥帖木儿之子。1433年猛哥帖木儿死后,建州左卫由他的弟弟、董山的叔叔凡察掌握。1437年明朝授予董山指挥使一职,董山和凡察从此开始争卫印。
  • 铁炮铁炮(或铁炮)是日本语在江户时代之前对枪械的称呼,但在广义的用法中也包含了如火炮一类的大型火器。现代日本语则是以“铳”来表示枪械,很少使用铁炮一词。
  • 廖伟志廖伟志(1949年10月5日-2015年5月20日),世居台湾基隆、知名企业家,为微风集团创办人。曾任三侨集团与微风集团总裁。廖伟志以经营五金木材生意起家,1973年成立三侨国际。廖伟志至中
  • 陈淑媛 (刘宋)陈淑媛,陈姓名不详(?-466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妃子,封淑媛(嫔的第二级)。生皇三子刘子勋。母子无宠。刘骏驾崩后,陈淑媛为晋安太妃,随儿子一同在封地生活。湘东王刘彧弑刘子业自立后,
  • 裨海纪游《裨海记游》,又名《采硫日记》,为清朝官员郁永河所著,书中描绘17世纪的台湾风土民情,并在当时采矿处今北投龙凤谷有碑志之。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说明来台缘由,并记录从
  • 海葱 L. (L.) Baker海葱()是风信子科植物,用鳞茎繁殖。为药用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粘滑的汁液。地下有很大的鳞茎;广披针形的叶子丛生;从叶丛中抽出的花茎,夏秋时节开白色小花,顶
  • ErlangErlang(/ˈɜːrlæŋ/)是一种通用的并发程序设计语言,它由乔·阿姆斯特朗(Joe Armstrong)在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所辖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室开发,目的是创造一种可以应付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