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特里亚金对偶性

✍ dations ◷ 2025-11-10 23:38:46 #拓扑群,调和分析,傅里叶分析,对偶理论

在数学上,特别是在调和分析与拓扑群的理论中,庞特里雅金对偶定理解释了傅里叶变换的一般性质。它统合了实数线上或有限阿贝尔群上的一些结果,如:

此理论由庞特里亚金(Lev Pontryagin)首开,并结合了约翰·冯·诺伊曼与安德鲁·韦伊的哈尔测度理论,它依赖于局部紧阿贝尔群的对偶群理论。

一个拓扑群 G {\displaystyle G} 是整数。由于 T {\displaystyle \mathbb {T} } 是实数。借着这些对偶性,下节描述的傅里叶变换将符应于 R {\displaystyle \mathbb {R} }

群代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在于这些线性泛函穷竭了群代数上所有非平凡(即:非恒零)的积性线性泛函。见文献中著作的第34节。

如前所述,一个局部紧阿贝尔群 G {\displaystyle G} 书中术语,我们称一对 G {\displaystyle G} ,当且仅当傅里叶反转公式成立。傅里叶变换之幺正性遂蕴含:对所有 G {\displaystyle G} 上的连续紧支集复数值函数 f {\displaystyle f} 都有

在平方可积函数空间上,我们考虑的傅里叶变换是透过上述幺正延拓得到的算子。对偶群本身也有个傅里叶逆变换;它可以刻划为傅里叶变换之逆(或其伴随算子,因为傅里叶变换是幺正的),这是以下傅里叶反转公式的内涵。

定理:取定一对相系哈尔测度 ( μ , ν ) {\displaystyle (\mu ,\nu )} ;对于傅里叶变换在紧支集连续函数上的限制,其伴随算子是傅里叶逆变换:

庞特里亚金对偶定理的重要应用之一是下述刻划:

定理:一个局部紧阿贝尔群 G {\displaystyle G} 为紧,当且仅当对偶群 G ^ {\displaystyle {\hat {G}}} 为离散。另一方面, G {\displaystyle G} 为离散当且仅当 G ^ {\displaystyle {\hat {G}}} 为紧。

对任何拓扑群,无论局部紧或交换与否,皆可定义玻尔紧化。上述对偶性的用处之一是刻划局部紧阿贝尔群的玻尔紧化。对一个局部紧阿贝尔群 G {\displaystyle G} ,考虑拓扑群 H ^ {\displaystyle {\hat {H}}} ,其中 H {\displaystyle H} 就群结构而言是 G ^ {\displaystyle {\hat {G}}} ,但带离散拓扑。由于下述包含映射

是个连续同态,其对偶同态

是个映至一个紧群的同态;可以证明它满足定义玻尔紧化的泛性质,因而 H ^ {\displaystyle {\hat {H}}} 确为 G {\displaystyle G} 的玻尔紧化。

函子的观点对于研究对偶群是很有用的。以下将以LCA表示所有局部紧阿贝尔群及其间的连续群同态构成之范畴。

对偶群的构造 G G ^ {\displaystyle G\mapsto {\hat {G}}} 给出一个对偶函子 L C A L C A o p {\displaystyle \mathbf {LCA} \rightarrow \mathbf {LCA} ^{\mathrm {op} }} 。其二次迭代 G G {\displaystyle G\mapsto G^{\wedge \wedge }} 遂给出函子 L C A L C A {\displaystyle \mathbf {LCA} \rightarrow \mathbf {LCA} }

定理:对偶函子是一个范畴等价。

定理:对偶函子的二次迭代自然同构于LCA上的恒等函子。

此同构可以类比于有限维向量空间的二次对偶(特别是实与复向量空间)。

庞特里亚金对偶性将离散群与紧群的子范畴交换。若 R {\displaystyle R} 是一个环,而 G {\displaystyle G} 是个左 R {\displaystyle R} -模,则从对偶性可推知离散左 R {\displaystyle R} -模与紧右 R {\displaystyle R} -模对偶。LCA里的自同态环 E n d ( G ) {\displaystyle \mathrm {End} (G)} 依对偶性对应至其反环(即:环的乘法次序交换)。举例明之:取 G = Z {\displaystyle G=\mathbb {Z} } ,则 G ^ = T {\displaystyle {\hat {G}}=\mathbb {T} } ;前者满足 E n d ( G ) = Z {\displaystyle \mathrm {End} (G)=\mathbb {Z} } ,对后者亦然。

对非交换群 G {\displaystyle G} 没有类似的理论,因为此时对偶的对象 G ^ {\displaystyle {\hat {G}}} ={ G {\displaystyle G} 的不可约表示之同构类}不只有一维表示,因此不构成一个群。在范畴论中类似的推广称作Tannaka-Krein对偶定理;但它缺乏与调和分析的联系,因而无法处理关于 G ^ {\displaystyle {\hat {G}}} 上的普朗歇尔测度的问题。

某些非交换群的对偶理论以C*-代数的语言表述。

庞特里亚金在1934年为局部紧阿贝尔群及其对偶性的理论奠下基础。他的进路须假定群是第二可数的,并且是紧群或离散群。此条件先后由E.R. van Kampen(1935年)与安德鲁·韦伊(1953年)改进为局部紧阿贝尔群。

下列书籍(可在大部分大学图书馆找到)都有局部紧阿贝尔群、对偶定理与傅里叶变换的相关章节。Dixmier的著作有非交换调和分析的材料,也有英译本。

相关

  •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若是三倍体及其他奇数倍体生物细胞,联会时会发生紊乱)最后
  • 浮肾浮肾(Nephroptosis)是由于肾脏外部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其他固定的组织结构支撑,若其外包覆脂肪囊(adipose capsule)的脂肪量过少,或是缺乏肾囊(renal capsule),将造成浮动的现象,又称为游
  • 林家翘林家翘(1916年7月7日-2013年1月13日),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生于北京市,数学家、天体物理学家。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出国留学,1941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随后转赴
  • 条件概率本文定义了表征两个或者多个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特点的术语。条件概率(英语:conditional probability)就是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条件概率表示为P(A|B),读作“A在B发
  • 乔治湖乔治湖可以指:
  • 黑话黑话,本指旧时江湖帮会人物的暗语、暗号,对一般人来说,往往见于小说,后指流行于某一特殊行业中,非局外人所能了解的语言。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流行语是网民间的黑话。江湖上的黑话,又
  • 德拉克罗瓦欧仁·德拉克罗瓦(法语: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画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于法国瓦勒德马恩省,曾师从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画家皮埃尔-纳
  • 同伦同伦(英语:homotopic,源自希腊语:ὁμός homós,意为“相同,相似的”与希腊语:τόπος tópos,意为“方位”)。在数学中,同伦的概念在拓扑上描述了两个对象间的“连续变化”。在
  • 范德波尔振荡器范德波尔振荡器(Van der Pol oscillator)是荷兰物理学家巴尔塔萨·范·德·波尔在1927年发现的真空管放大器的极限环振荡现象。极限环振荡可以用下列非线性微分方程表示:此方程
  • 羊令野黄仲琮(1923年-1994年),笔名羊令野、必也正、田犁、予里,安徽泾县人,台湾著名现代派诗人、散文作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政治作战学校研究班毕业。有三十多年的创作经验。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