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战事

✍ dations ◷ 2025-05-17 12:39:03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战役,美国战役,日本战役,马绍尔群岛历史

东南亚地区:

缅甸:

西南太平洋地区:

北美地区:

日本本土:

满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从1943年11月至1944年2月的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战事,是中太平洋战区的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关键的战略性行动。该战役是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于1942年8月实施突袭马金岛展开序幕。

日军在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的基地是大日本帝国东部防线的外围防卫圈,在马里亚纳战事则在次年夏季展开。

日本军队是在攻击夏威夷珍珠港5个月后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作为对防卫塔拉瓦的一个象征,他们在马金建立了水上飞机基地和沿环礁海岸线分驻部队以监测盟军在南太平洋的行动。 只是在卡尔森的突击队在1942年8月袭击马金后,日本才开始巩固和加强吉尔伯特的防守。吉尔伯特群岛最大和最重要的战略性据点的是塔拉瓦。从1943年3月开始防御工事被日本人很快的建立起来,近5,000名官兵驻扎在这里。另外3,000名海军特别登陆部队和基地部队和第940海军建设单位得到1,247名劳动者的补充。

相比之下,马金岛只有798名作战部队,其中包括大约100名孤立的日本航空人员。霍兰·史密斯将军, 第5两栖军的总指挥,指责卡尔森的行动令日本迅速集结部队和即使在退休后不久仍然坚决认为,塔拉瓦应该被绕开,从而避免在攻占期间招致重大伤亡。海军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恩斯特·金恩及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相信收复吉尔伯特是必需的,对向马绍尔群岛的进攻行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攻占吉尔伯特群岛的行动代号是迦伐尼,其中要求攻占塔拉瓦,马金和阿贝马马。

相关

  • 胱胺酸症胱氨酸症(英语:Cystinosis)是溶小体贮积症的一种,因第17对染色体短臂13位置的CTNS基因发生缺损,导致将胱氨酸携出溶小体的运输酶功能异常,胱氨酸堆积溶小体上,进而造成器官的病变。
  • 达那唑达那唑(Danazol)为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小叶增生、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英语:hereditary angioedema)及其他疾病的药物,主要经口服给药。达那唑具有雄性化的副作用,使其用
  • 增强子增强子(英语:enhancer)又可译为强化子,是DNA上一小段可与蛋白质(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结合的区域,与蛋白质结合之后,基因的转录作用将会加强。增强子可能位于基因上游,也
  • 半缩酮半缩酮(Hemiketal)是一类同一碳上连有一个烷氧基,两个烃基和一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有些糖类可以以半缩酮的形式存在。半缩酮可由酮与醇反应得到,而半缩酮可以继续与醇反应得到
  •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是一个发生在晚中生代(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早期)和新生代的造山期,形成了阿尔卑斯带的山脉。这些山脉包括(自西向东)阿特拉斯山脉、里夫山脉、贝蒂科山脉、坎塔布连
  • 万汗王台(?-1582年),本名万(满语:ᠸᠠᠨ,转写:Wan),那拉氏,塔山左卫都督克什纳长子彻彻穆之子,哈达部长王忠之侄,又称“万汗”(满语:‍ᠸᠠᠨᡥᠠᠨ,转写:Wanhan)。王台早年居于绥哈城。因王忠部下
  • 越南战争狂想曲《越战狂想曲》(英语:Cat shit One),或称《猫屎一号》,日文版采用《Cat Shit One》原名称,英文版则译成《Apocalypse Meow》(即“喵咪启示录”,其英文名称是恶搞于同样是以越战为背
  • 大名 (称谓)大名(日语: ?)是日本封建时代对一个较大地域领主的称呼,由名主一词转变而来。日本建立统一的国家武装力量以前,土地或庄园的领主为了保护自家产业,大多拥有自己的武力,以武士为骨
  • 硫酸锆硫酸锆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Zr(SO4)2,它可以以无水物、四水合物、五水合物和七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它们是白色可溶于水的固体。硫酸锆可由二氧化锆和硫酸的反应得到:得到的
  • 费拉费拉(英语:Fellah,阿拉伯语:فلاح‎ (单数) فلاحين‎ (众数))是埃及在古埃及文明被基督教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取代以后,仍继续在尼罗河冲击河谷及中东其他地方耕耘的,主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