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葡萄糖

✍ dations ◷ 2025-02-23 06:25:31 #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C6H13NO5)又称葡萄糖胺、葡糖胺或氨基葡糖,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葡萄糖是蛋白质或脂类糖基化反应中的重要前体。氨基葡萄糖衍生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是甲壳素的单体,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之中。另一种衍生物N-乙酰基胞壁酸是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氨基葡萄糖是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单糖之一。工业上通常采用水解甲壳类动物外骨骼制取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经常被用于骨关节炎的膳食辅助治疗,但是疗效仍然有一定争议注:见下文。1876年德国外科医师兼药剂学家格奥尔格·莱德豪斯(Georg Ledderhose)第一个从甲壳素的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氨基葡萄糖,但是直到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沃尔特·霍沃思才确定氨基葡萄糖的立体结构。天然的D-氨基葡萄糖以6-磷酸酯的形式存在,它是所有氨基糖的生化前体。在氨基己糖合成路径的第一步中,由果糖-6-磷酸和谷氨酰胺合成得到氨基葡萄糖-6-磷酸。合成路径的最终产物是尿苷二磷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UDP-GlcNAc),它是糖胺多糖、蛋白多糖、脂多糖等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残基供体。因为氨基葡萄糖是糖胺多糖(粘多糖)的前体,而后者是关节软骨的主要成分,所以氨基葡萄糖常被用于骨关节炎的辅助治疗。补充氨基葡萄糖可能可以帮助重建软骨并治疗关节炎,但是目前医学界对其疗效尚无定论。有实验表明,氨基葡萄糖在减缓病痛方面并不比参照组使用的安慰剂更有效。口服氨基葡萄糖的剂量通常是每日1500毫克。市场上销售的氨基葡萄糖是其硫酸盐或盐酸盐的形式,并且与二甲基砜及硫酸软骨素复方使用。尽管氨基葡萄糖可能无效,但是至少医学界始终认为服用氨基葡萄糖没有危险性。 然而,最近的拉瓦尔大学(Université Laval)的研究表明,服用氨基葡萄糖的人, 他们不觉得有什么药物有效果时, 往往使用超出推荐的剂量。 研究人员初步研究中发现, 超过推荐剂量的氨基葡萄糖,可能会损坏胰腺细胞,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然而,一般的产品当中常有钠盐含量过多、或是添加防腐剂的问题。尽管服用氨基葡萄糖没有危险性,但这些附加的成分有时会对高年龄的消费者带来一些副作用。对虾蟹等甲壳类食物过敏的人士担心氨基葡萄糖会造成过敏反应,但是由于实际上虾蟹的过敏原来自其肉类,所以来自甲壳本身的氨基葡萄糖不会造成此类人士过敏。此外,也有从真菌或谷物发酵制的氨基葡萄糖供担心过敏的人选择。有人认为过多的摄取氨基葡萄糖可能会影响体内正常的氨基己糖生物合成,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表明存在这样的影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于2003年还对补充氨基葡萄糖对特定肥胖人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因为此类人群可能在胰岛素抵抗方面对氨基葡萄糖较为敏感。氨基葡萄糖不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人类药物,仅作为膳食添加剂进行管理。在欧洲,氨基葡萄糖被批准为药物,以硫酸盐的形式销售。除了最常见的2-氨基葡萄糖,也存在其它位置的取代葡萄糖。包括:

相关

  • 囊肿性纤维化囊肿性纤维化(英语:cystic fibrosis,缩写作 CF),亦称为囊性纤维化、囊肿性纤维变性、囊肿纤维症、纤维性囊肿或囊纤维变性,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此病症最常影响肺脏,但也常发生于胰
  • 胸腔外科学胸腔外科学或称心胸肺外科(英语:Cardiothoracic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包括心脏、肺、气道与呼吸系统、胸壁、纵隔、膈肌和食道等,以及这些器官与部位的诊断
  • 荧光淬灭荧光淬灭(英语:Quenching)猝灭是当常温物质经射线照射(通常为紫外线或X射线)所发出会萤光强度降低的任何过程。淬灭受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很大,许多过程都可导致淬灭,例如激发态反应,能
  • ICD-9编码列表 (280–289)Template:Diseases of megakaryocytes
  • 肌肉松弛剂肌肉松弛剂(muscle relaxant)乃可以降低肌肉强度的药物之总称,在外科手术中搭配麻醉药品使用。也可能用于减轻痉挛、疼痛、过度反射等症状。肌肉松弛剂可依治疗分类为神经肌肉
  • 迪乔治综合征迪乔治综合征(DiGeorge syndrome;22q11.2缺失综合征/22q11.2 deletion syndrome)是一种遗传疾病,会导致鼻及鼻梁基部宽大、人中短、上唇薄、耳廓异常、颚裂、心脏容易出现多重异
  • 南瓜籽南瓜籽是自南瓜(或其他南瓜属植物)的种子,可以食用,外形扁平,呈鹅蛋形,颜色绿色,但会有一层白色的膜,也有一些有些品种的南瓜子没有膜。南瓜籽相当营养、有大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以
  • 卤泛群卤泛群(又名卤泛曲林、氯氟菲醇)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其主要结构是含有取代基的菲,与抗疟药奎宁和苯芴醇有关。卤泛群从未用于预防疟疾,因为其作用机理未知,尽管晶体学研究
  • 中胚层中胚层(mesoderm)是胚胎中位于内外胚层之间的胚层。在绘图中,传统上用红色表示。人类的中胚层在胚胎发育第三周出现,原条的形成代表着中胚层的出现。并非所有动物胚胎都有中胚层
  • 下胚层下胚层(Hypoblast)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位于二胚层胚盘(英语:Bilaminar_blastocyst)的上胚层(Epiblast)相对下方的一群立方形细胞。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下胚层于大约于第4.5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