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拉斯·爱德华·凯夫,AO(英语:Nicholas Edward Cave,1957年9月22日-)是一位澳大利亚男歌手、词曲作家、编剧、演员、小说家和作曲家。凭借男中音嗓音以及在摇滚乐队尼克·凯夫与坏种子(英语: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担任主唱而闻名,凯夫的音乐以对情感的强烈影响及死亡、宗教、爱情和暴力的抒情痴迷为特色。
尼克·凯夫1957年9月22日出生于维多利亚州的一座乡村小镇沃勒克纳比(英语:Warracknabeal),是黛温·凯夫(Dawn Cave,娘家姓崔德威尔)和柯林·法兰克·凯夫(Colin Frank Cave)的儿子。童年住在沃勒克纳比,然后住在维多利亚农村的旺加拉塔。父亲在当地的技校教英语和数学;母亲是凯夫就读高中的图书管理员。父亲从小就向他介绍了如《罪与罚》、《罗莉塔》等文学名著,更组织了第一届澳大利亚丛林大盗座谈会,凯夫就此迷恋上了奈德·凯利。在哥哥的帮助下,凯夫成为了诸如深红之王、平克·弗洛伊德和杰叟罗图乐队(英语:Jethro Tull (band))等前卫摇滚乐队的粉丝,而儿时女友则将他介绍给了李欧纳·柯恩,后者后来被他描述为“业界最伟大的词曲作家”。
凯夫9岁时加入旺加拉塔圣三一大教堂(英语:Anglican Diocese of Wangaratta)的合唱团。13岁时被旺加拉塔高中(英语:Wangaratta High School)开除。1970年,他与家人搬到墨尔本郊区的穆鲁比纳(英语:Murrumbeena, Victoria),成为考菲尔德文法学校的寄宿生以及之后的正式学生。当他19岁时,父亲在一场车祸中丧生;母亲在将因盗窃罪而被关押在警察局的凯夫从圣基尔达带出来后,告知了父亲的死讯。他后来回忆说,父亲“在我生命中最迷茫的时候去世了”、“我的生活被失去父亲这件事陷入醉生梦死,连讲出来的话都需要梳理一遍。”
中学毕业后,凯夫1976年在考菲尔德理工学院(英语:Monash University, Caulfield campus)学习绘画,但次年辍学去追求音乐。离开艺术学校时,他也开始吸食海洛因。
凯夫在墨尔本节日大厅(英语:Festival Hall (Melbourne))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音乐会。演出者包括曼弗雷德·曼恩(英语:Manfred Mann)、深紫和自由乐队(英语:Free (band))。凯夫回忆说:“记得当我坐在那时,身体仿佛被声音穿透。”1977年初,他第一次看到了澳大利亚朋克摇滚乐队电波飞鸟侠乐队和圣徒乐队(英语:The Saints (Australian band))的现场演出。凯夫特别受到后者乐队表演的启发,称自己离开会场时是“完全不同的人”。
凯夫1980年离开澳大利亚。在伦敦、柏林和圣保罗短暂居住后,2000年代初移居英国布莱顿。伊恩·福赛斯和珍·波拉德(英语:Iain Forsyth and Jane Pollard)执导了一部关于凯夫生平的电影《地球两万天》,于2014年年中上映,也就是他57岁生日前不久。凯夫本人也参与了编剧。
2017年,凯夫告诉《GQ》杂志,自从15岁的亚瑟(Arthur)去世后,他和家人认为“这里很难再住下去”,于是正考虑从布莱顿搬到美国洛杉矶。2020年底,当地文章报导了他在布莱顿地区的活动和住所,表明他仍未搬走。
他也现身于2020年的短纪录片《我想要一切(英语:2 (Sneaky Sound System album))》中;内容描述拉里·史罗曼(英语:Larry Sloman)记录了对凯夫之子亚瑟的敬意。2020年6月,《比善良更陌生:尼克·凯夫展》()在哥本哈根丹麦皇家图书馆举行了全球首办。该展览展示了凯夫的生平和作品,由艺术家本人共同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