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束腹
✍ dations ◷ 2025-11-11 21:57:02 #束腹
束腹(法语:Corset)马甲、铁衣,是一种穿上时会压迫出特殊身材体型的内衣,可用于美观或矫正用途。此外,非紧身的无袖上衣也被称作马甲或背心。紧身胸衣(也可以叫束身衣,束腰等)在几个世纪以来,都是一种重要服装,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部分女性或较少男性,用他来修饰自己的身材。紧身衣从出现至今,经历了多次流行与衰落,它的历史与服装风格乃至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紧身衣16世纪开始在欧洲流行,在维多利亚时代达到顶峰。紧身衣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大约4000年前的克里特岛,从一些女性的形象和一些关于服装的描述可以推断出紧身衣的存在,尽管它是被穿在外面。如今紧身衣大多被当作内衣,有时也会外穿,比如在一些欧洲国家的民族服饰中。紧身衣(corset)这个词大约在1300年开始出现,来源于法文,意思是一种有绑带的紧身马甲。在《牛津汉语词典》中第一次使用是在1299年描述爱德华一世的服装时。而胸衣(stays)这个词从17世纪开始被频繁使用,直到20世纪初。紧身衣作为内衣使用起源于意大利,16世纪被凯瑟琳·德·美第奇带到法国,于是法国宫廷的女人开始接受它。这种紧身衣十分紧绷,穿在衣服下。有肩带在胯部张开,通常和圆锥形的鲸骨裙撑一起穿。把上身束缚成倒三角形状,前身平坦,乳房被向上托起,从紧身衣上部鼓出来,平直的身材被改造,纤细的腰部和膨大的下装相对比,极度强调女性曲线。法国宫廷妇女视它为造就女性完美身材不可或缺之物。
这种紧身衣一般用多层布料制成,用胶黏剂使它变硬,并有绑带。甚至有一些紧身衣用钢铁制成,当然它们被视为奇异之物,没有成为时尚主流。16世纪中期,紧身衣成为欧洲妇女普遍穿着的服饰。紧身衣开始加上撑骨——长而扁的鲸须或木质的条状物,缝进紧身衣中,来保持紧身衣形状。紧身衣前身带有胸饰,呈V字形,用于装饰。伊丽莎白时代的紧身衣通常用鲸须做撑骨,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持紧身衣坚挺的形状,也有用木头,象牙,金属的。胸前的撑骨被雕得像一片薄薄的小刀形状,然后插进紧身衣中,用线封牢,这样撑骨可以方便的取出替换。这些撑骨还可以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比如送给求婚者做礼物。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紧身衣不同,撑骨是在后背和侧面,绑带系在身前(维多利亚时代紧身衣分成2片,边缘有鸡眼,用绑带连接在一起,前端有搭扣)。即使紧身衣已经普及,但也不是每人都要穿它,比如苏格兰女王玛丽就从不穿它。在法王路易十五当政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紧身衣经历了一波衰退,因为当时时尚界流行简单自然的着装风格。18世纪,随着时装步入洛可可时代,女装走向华丽和浮夸,也注重对身形的修饰,紧身衣再次流行,这时的紧身衣在样貌上与之前有一定改变,作用依然是收紧腹部,托起胸部,帮助女人身材挺拔。十八世纪合身的紧身衣相对比较舒适,并不限制呼吸和工作,尽管穿它会使得弯腰十分困难,俯下身时腿要向后抬起来。
19世纪初,新古典风格的服装腰线抬高到胸下,紧身衣主要功能变成了承托胸部,虽然也有收紧身材的效果,不过不是主要功用。紧身衣变得更短更为宽松,出现了一种高腰帝国式的紧身衣(大约在1796年),不经束缚的自然腰形重现。这时候大部分妇女还是穿着紧身衣,只不过是短式的。19世纪三十年代,当腰线恢复到了正常位置,紧身衣也兼顾了承托胸部和缩小腰围的功能,它的形状也改变了。从原来的倒三角形状变为了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沙漏型轮廓。当时的服装有肩部和裙子都十分宽大,使得腰部看起来更为纤细,即使紧身衣并没有束缚的太紧。1839年,一个叫Jean Werly的法国人发明了一种制作紧身衣的织机,机械化生产的标准化的紧身衣开始大规模生产并普及,这样制出来的紧身衣一直流行到1890年代,在此之前,紧身衣都是手工制成。当巨大的肩部消失,新洛可可风格女装出现时,女人的腰部被系的更紧,来与之相配。整个十九世纪中后期流行的体形都是腰部纤细的沙漏型身材,紧身衣的流行达到顶峰。在1840到1850年代,腰部训练紧身衣(tightlacing)开始流行。这种紧身衣和之前的有许多不同,它腰部极度向内收紧,呈现沙漏型夸张的曲线,并有螺旋钢骨做支撑。仍然有许多紧身衣是手工制作的,这样能更好适应穿着者身材,当然批量生产的紧身衣更为便宜和普及。十九世纪后期,关于束腰过紧的报告和服装改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专家赞成关于紧身衣损害健康的观点(特别在怀孕期间),过度束腰的女人被教职者指责为虚荣者和被时尚所奴役。事实上,穿着过紧的紧身衣有可能是便秘与消化不良的原因。但是很少有材料证明紧身衣与歇斯底里症和肝功衰竭有关。由于人们意识到了束腰过紧的风险,也由于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健康紧身衣”在十九世纪晚期流行。1884年耶格博士(Dr. Jaeger)推崇羊毛制的卫生紧身衣,他形容这种紧身衣灵活而有弹性,耐用且便于活动。他还声称羊毛紧身衣已经矫正他的慢性健康问题——超重和消化不良。1887年,另一个创造,皮质紧身衣问世了,面向喜爱健康和有活力生活的女人。直身紧身衣(straight-front corset)也被称作swan-bill corset,S形紧身衣或健康紧身衣,在20世纪最初十几年流行,这个名字来源于这种紧身衣胸前硬而直的压腹板,这种紧身衣使得穿着者身躯前倾,臀部上翘,形成S形身材。S形紧身衣被Inez Gaches-Sarraute推广,Inez是一个有一定医学水平的紧身衣商人。穿这种紧身衣能减少对穿戴者的伤害,因为它对胃部施加的压力更小。当然这对胃部有好处,但是会使得背部看起来不自然。这时候的胸衣因为钢骨位置变低,对胸部的支持减少了。到了1908年,人们对紧身衣的好感减少了,紧身衣再次开始衰落。原因是当时更为流行高腰线,形态更自然的时装。早期的胸罩被发明出了,致力于减少臀围而不是腰围的紧身褡渐渐取代了紧身衣。1908到1914年,较窄臀部和窄裙子开始流行。改变了从前繁琐又不舒适的时装,使得紧身衣形状有必要变得更长,新型紧身衣长到大腿,腰部显得更高更宽。,而到1911年,橡胶和弹性材料的发展促使紧身褡取代了紧身衣。1917年美国加入一战后,战争工业委员会鼓励女人不再购买紧身褡,以此节约金属用于军工生产。他们宣称这样可以节约28,000吨金属,足够造两艘战舰。紧身衣从1860年代就开始用钢做撑骨。在这样的号召下,紧身衣的流行度进一步下降。女人们开始更多穿用更少消耗金属的胸罩和紧身褡。然而有些塑身内衣也被叫做紧身衣继续被穿用到1920年代。战后经济形势的改变也改变了妇女的社会作用,从前的典型家庭妇女大概在15岁左右开始穿上紧身衣,呆在家里直到18岁左右出嫁。战后直到现代更多妇女争取受更好的教育,并工作,婚龄也延迟到了20岁以后。只有超重或怀孕后的妇女选择穿紧身衣,而且通常是无骨紧身衣。1930年代,用于减少腰围的腰封短暂回归了时尚圈,但二战使他们再次不再流行。但到了战后,它又卷土重来,它被叫做“快乐寡妇”,快乐寡妇和之前的紧身衣不同之处在于它使双乳分开,而紧身衣使它们聚拢。整个1950年代,快乐寡妇和紧身褡都很流行。到了1990年代,恋物时尚(Fetish fashion)流行起来,紧身衣略有复苏,通常被外穿。2010年代,紧身衣将在时尚界恢复新生。
相关
- 膳食矿物质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除了碳、氢、氮和氧之外,也是生物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元素,约占人体体重的4.4%。它们可以
- 电解质异常电解质在生物体的自平衡维持上相当的重要。电解质可调节心臓及神经机能、输送氧气、维持体液平衡(英语:fluid balance)及酸碱平衡等。电解质的不平衡可能因为以下原因而产生:过
- 萨丁语撒丁语(撒丁语:sardu或limba sarda或lingua sarda)分布于意大利的撒丁岛上,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撒丁语之下的诸“方言”差异程度颇大,因此“撒丁语”一词指的是一种语言还是几
- 雨燕卫星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英语:Neil Gehrels Swift Observatory),旧称雨燕γ射线暴任务(Swift Gamma-Ray Burst Mission),是美国宇航局2004年发射的一颗专门用于观测伽玛射线暴的
- 文德尔施泰因7-X文德尔施泰因7-X(德语:Wendelstein 7-X)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所(英语:Max Planck 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IPP)在德国北部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建造的一台实
- 全非运动会非洲运动会(Africa Games)亦称全非运动会或泛非运动会,是非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其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非洲运动最高理事会(SCSA)主办
- NaClOsub4/sub201g/100cm3(20°C) 329g/100cm3(100°C)高氯酸钠是高氯酸的钠盐,化学式为NaClO4。它是无色晶体,具潮解性,可溶于水和乙醇,480°C时分解,生成热为-382.75kJ/mol。通常以菱方晶系
- 莫霍洛维奇安德里亚·莫霍罗维奇(克罗地亚语:Andrija Mohorovičić,1857年1月23日-1936年12月18日)是著名的克罗地亚气象学家及地震学家,他也是莫氏不连续面的发现者。莫霍洛维奇出生在欧帕
- 白犀牛白犀(学名:Ceratotherium simum),又名白犀牛、方吻犀,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有 北白犀 和 南白犀 两个亚种,分别栖息于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2018年3月19日,最后一头雄性北白
- 国民军国民军(西班牙语:Bando nacional)是指在1936年7月18日至1939年4月1日的西班牙内战中,对共和政府发动叛乱的军队。与国民军对立的一方,称作共和军。共和派称国民军为“煽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