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dations ◷ 2025-09-18 07:24:38 #影像,荧光,生物化学方法,生物物理学,细胞影像,光学现象,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荧光技术,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英语: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RET), electronic energy transfer (EET)),是描述两个生色团之间能量转移的一种机制。

激发态上的供体生色团,有可能通过偶极耦合将能量传递给受体生色团(两者距离通常在1nm附近)。

福斯特能量共振转移(FRET)类似于近场传输,即反应的作用距离远小于激发光的波长。在近场区域,激发态的供体生色团发射虚拟光子,光子旋即被受体发色团吸收。该些光子是无法探测的,因为他们的存在违反了能量和动量守恒。因此福斯特能量共振转移被认为是无辐射过程。从量子电动力学计算,我们可以确定无辐射和辐射能量转移分别是统一场下的短程和长程近似。

这一机理被称为'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以德国科学家特奥多·福斯特(英语:Theodor Förster)命名。当两发色团都为荧光体,则该机理也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尽管实际上能量并非通过荧光来完成转移。由于这一现象基于非辐射的能量传递,为了避免名称误导,我们更倾向于采用福斯特能量共振转移的命名方式,而非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虽然大量科学文献偏爱后者 。还应当注意,FRET不限于荧光。 它也可以与磷光有关。

相关

  •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INN名称:Norepinephrine、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旧称正肾上腺素,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是肾上腺素去掉 N-甲
  • 人与动物关系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吴中伦吴中伦(1913年8月29日-1995年5月12日),浙江诸暨人,林学家、森林地理学家。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林学系。1946至1950年赴美留学,取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杜克大学林学博士学位
  • 巴拉松巴拉松(Parathion),有些地方会称为 Folidol,是磷酸酯杀虫剂及杀螨剂(英语:acaricide),最早是由法本公司在1940年代开发,巴拉松对于非目标生物(包括人在内)具有高度毒性,因此大部分的国家
  • 宗教改革运动瓦勒度派(12世纪) 阿维尼翁教廷(1309–77年) 约翰·威克里夫(1320–84年) 天主教会大分裂(1378–1417年) 扬·胡斯(约1369–1415年) 胡斯战争(1420–约1434年) 北方文艺复兴 德意志神秘
  • 艾萨克·布洛克艾萨克·布洛克爵士(Sir Isaac Brock,1769年10月6日-1812年10月13日),英国陆军少将。1812年战争初期,他在上加拿大地区击退美军的进攻,并发动反击攻入美领五大湖地区,在8月中旬的底
  • 联邦快递航空“超级枢纽”: 孟菲斯国际机场 亚太: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关西国际机场仁川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新加坡樟宜机场加拿大: 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 中南欧: 米兰-马
  • 视觉影像侦测技术视觉影像侦测技术(VID, Video Image Detection)是将影像输入至分析的仪器中来进行影像分析,尤其广泛应用在影像监控系统。透过影像分析设定,可以针对入侵者、移动物体、火焰、烟
  • 刘南刘南,发育和衰老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刘南以研究生物衰老的相关机制而著称。1975年出生在中国北京,201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成为
  • 克里瓦帕兰卡克里瓦帕兰卡(英语:Kriva Palanka,马其顿语:Крива Паланка)是马其顿共和国的一座城市,是克里瓦帕兰卡区的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