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衍射

✍ dations ◷ 2025-02-23 15:03:36 #电子衍射
电子衍射,是指电子在通过某些障碍物时发生衍射的现象。因为波粒二象性的存在,电子也可被当做是波,从而也能产生衍射现象。电子的波长满足德布罗意波长公式:h表示普朗克常数,p表示动量。由于电子的动量较光子大得多,因而其波长也短得多。所以想使电子发生衍射时就需要更微小的障碍物,实验上一般是采用晶体。另外,正是由于电子比光子更难发生衍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的更高。当电子波穿过晶体的时候,被晶体中的原子散射,散射的电子波互相之间干涉所产生的现象就是电子衍射。晶体中每个原子均会对电子进行散射,使得波长和方向发生变化。并且部分电子会与晶体中的原子发生能量交换作用,若电子波长发生变化,则称为非弹性散射;若没有波长变化,则称为弹性散射。电子衍射的图像一般是该图像呈现规则的斑点,衍射图像是由同心圆组成的。多晶的是一系列规则的同心圆,而非晶的是由分散的同心圆组成的。电子衍射是最经常用于固体物理和化学研究固体的晶体结构。实验通常是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为电子背散射衍射(英语: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进行。电子衍射用来做物相鉴定、测定原子位置等。与X射线相比,电子更容易被物体吸收,所以更加精确,适合于研究微薄膜、小晶体。在1924年提出的德布罗意猜想,预计粒子也应该表现为波。1927年,贝尔实验室的克林顿·戴维森(Clinton Joseph Davisson)和雷斯特·革末( Lester Halbert Germer)在观察镍单晶表面对能量为100电子伏的电子束进行散射时,发现了散射束强度随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实质上就是电子的衍射现象。几乎与此同时,乔治·汤姆森(George Paget Thomson)用能量为2万电子伏特的电子束穿过多晶薄膜做实验时,也观察到衍射现象。电子衍射的发现证实了德布罗意提出的电子具有波动性的理论。传统的电子衍射装置,从阴极发出的电子被加速后经过阳极的光栅孔和透镜到达试样上,被试样衍射后在荧光屏上形成电子衍射图样。由于物质(包括空气)能够吸收电子,故该实验需要置于真空中进行。若电子的加速电压为数万伏至十万伏,这种称为高能电子衍射。若电子加速电压为数千甚至数十伏,这种装置称低能电子衍射装置。

相关

  • 短尾噬菌体科T7噬菌体属 φ29噬菌体属 P22噬菌体属 N4噬菌体属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又译作短尾病毒科,一般宿主为细菌,Podo来自从希腊文的pous,有脚、足、短的尾巴之意。
  • 博士博士是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如某科系哲学博士、理学博士、文学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法学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学位会与姓氏相结合而被称为某博士,而博士的英
  • 印地语印地语(天城文:हिन्दी或हिंदी,拉丁字母转写:Hindī)又称印度语、印度文,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中印度-雅利安语支下的一种语言。印地语以使用国家数量来算是世界排名
  • 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又称创伤后遗症)是指人在经历过情感、战争、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后产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会出现不愉快的想法、
  • 小腿腿(英语:Leg),通常指人体的下肢,功能之一在于行走。广义来说,是指其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对于动物来说,通常呈近似圆柱状。由于需要分散重力,通常腿部的末端会形成较宽大的结构,例如人类
  • 白桦茸Boletus obliquus Ach. ex Pers. (1801) Polyporus obliquus (Ach. ex Pers.) Fr. (1821) Physisporus obliquus (Ach. ex Pers.) Chevall. (1826) Poria obliqua (Ach. ex
  • 英寻英寻(㖊)是一种英美长度单位,1英寻为6英尺,约合1.8288米;不属于国际单位制。英寻(英语:Fathom)来自古英语“Fæthm”,表示“伸展开的双臂”,因而一英寻也就是两臂之长。如今这个单位的
  • 萨索温泉城萨尔索马焦雷泰尔梅(意大利语:Salsomaggiore Terme),是意大利帕尔马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81.68平方公里,人口20146人,人口密度246.6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34032。
  • 巴斯德效应1861年巴斯德发现,相比起足氧的情况,酵母在缺氧的情况下消耗更多的葡萄糖。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现在,人们将在厌氧型和需氧型能量代谢之间的转换过程总结为巴斯德效应。这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法语:le traité de Maastricht,德语:Vertrag von Maastricht,英语:Maastricht Treaty),即《欧洲联盟条约》,于1991年12月9日至10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