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

✍ dations ◷ 2025-07-21 10:27:35 #绝对优势

绝对利益(相对优势)或比较利益(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概念,解释了为何在一方拥有较另一方低的机会成本的优势下生产,贸易对双方都有利。可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当一方(一个人,一间公司,或一国)生产时所付出的生产成本比另一方低,这一方便拥有了这项生产的绝对利益。例如甲国和乙国都只生产衣服和食物,在同质的资源下,甲国生产一单位衣服的时间是1小时,而乙国生产一单位衣服的时间是2小时,根据绝对利益理论,甲国享有生产衣服的绝对利益,便应该专业生产衣服,并出口之。

使用相同资源(时间、生产要素),生产同一产品,较多者有绝对利益。

绝对优势,由亚当·斯密提出。当比较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与另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生产率时,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就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区别于相对优势,他只考虑表面的优势。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若一个国家在生产物品上对另一个国家有绝对优势,则两国不可能贸易。

例如若牧牛人生产1盎司牛肉需要20分钟,而农民需要60分钟;同时,牧牛人生产1盎司土豆只需要10分钟,而农民需要15分钟,则牧牛人在生产两种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牧牛人和农民之间不能产生贸易。

后来,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修正了这种说法。

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利益解释国际贸易,亚当·斯密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成本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产成本绝对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李嘉图所确定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倘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优势较大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换取自己不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就能获得利益。李嘉图的理论实际上说明在单一要素经济中,生产率的差异造成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决定了生产模式。

赫克歇尔·俄林把地域分工和贸易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创立了资源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在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和廉价要素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了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以获得比较利益因此,各地能生产出价格相对低的商品,则具有相对优势。

相关

  • Hsub2/sub[PtClsub6/sub]氯铂酸,或称六氯铂酸、六水合六氯合铂(IV)酸,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H2PtCl6·(H2O)6)。氯铂酸是最快捷容易取得的铂(俗名白金)的化合物。氯铂酸很少在纯净状态取得。氯铂酸
  • 专制专制是一个中国史学与政治学术语,最早始于清末的梁启超,他由日本引进这个译语。这个名词是意译,可以对应到几个欧洲单字,包括:这个名称随后在中国流行,通常用来描述古代中国传统君
  • 生态足迹以下有关2007年全世界154个国家生态足迹、生物容量数据由智库Global Footprint Network(英语: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提供。
  • 静止质量不变质量(invariant mass)或称内秉质量(intrinsic mass)、固有质量(proper mass),亦常简称为质量,指的是一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系统由总能量和动量构成的在所有参考系下都相同的一个洛
  • 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英语:Marine geology 或 geological oceanography)是以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和古生物学方法对海床和海岸进行研究的学科。海洋地质学和物理海洋学关系相当
  • 祭品祭品,又称供品、供物、祭物,是指祭祀仪式中用作供奉祭祀对象的物品,祭祀仪式当中祭品为不可或缺之物 ,祭品也表达了人们的虔诚。
  • 索恩基普·斯蒂芬·索恩(英语:Kip Stephen Thorne,1940年6月1日- )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在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索恩和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以及美国天文学家、科
  • 宜兴市坐标:31°22′34″N 119°49′05″E / 31.37611°N 119.81806°E / 31.37611; 119.81806宜兴市是中国江苏省南部城市,地处太湖西岸,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沪、宁、杭地理中心;为中国
  • 美国铸币局美国铸币局(英语:United States Mint)是美国负责制造流通性货币和控管黄金储备的政府机构,于1792年创立于费城。它并不制造纸币。目前有四个主要的铸造据点:费城、丹佛、旧金山和
  • 凤岫教堂凤岫教会(봉수교회,Pongsu Church),位于平壤市万景台区建国洞,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最大的新教教堂,建于1988年8月,是朝鲜战争后重建的第一座教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