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基茨和尼维斯国旗

✍ dations ◷ 2025-11-09 03:11:40 #圣基茨和尼维斯国旗

圣基茨和尼维斯国旗(英语:Flag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由一个位于左上方的绿色三角形、一个位于右下方的红色三角形、一条从右上方延伸到左下方的黄边黑色斜条以及两个位于黑色斜条的白色五角星组成。

此旗在1983年9月19日采用,以取代之前的圣基茨-尼维斯-安圭拉旗帜,并自此成为主权独立后的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的官方旗帜。虽然该国国旗使用了象征泛非洲主义运动的泛非颜色,但其涵义则有不同的解释。

大英帝国在1882年把圣基茨岛、尼维斯岛以及安圭拉合并成一个名叫英属背风群岛(British Leeward Islands)的单一殖民地,这三个岛屿随后又于1958年成为西印度群岛联邦的一部分,并在1962年联邦解散后继续组成圣基茨-尼维斯-安圭拉联系邦。后来安圭拉担心当地人口过少会使其在议会中的地位进一步被边缘化,因此该岛自1967年起寻求退出该体系,并于1980年正式生效。剩下的圣基茨和尼维斯有鉴于当时使用中的旗帜包含了代表组成联邦的三岛元素,因而决定另行设计新旗帜。

随后,当地政府在1982年迎接独立前夕,举行一场国旗设计比赛,圣基茨岛中学在校生埃德里斯·利威斯(Edrice Lewis)的设计从258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定为圣基茨和尼维斯国旗采用图案,并于1983年9月19日,即该国独立当日午夜0点首次对外悬挂。

圣基茨和尼维斯国旗中的绿色间接提到该国肥沃的土地,红色代表当地民众在奴隶制度以及殖民主义的背景下争取自由的艰辛经历,黄色标志着当地一年四季都能享有的阳光,而黑色则象征该国人民均为来自非洲的黑人移民,故此国旗也可被视为泛非主义色彩旗帜。另一方面,国旗上的两颗白星除了代表圣基茨和尼维斯两座岛外,也象征着“希望和自由”;而以上各条国旗颜色与标志之官方涵义则由旗帜设计者埃德里斯·利威斯同时制定。

相关

  • 1910年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英语:1910 United States Census)是美国历史上第13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了美国的常住人口为91,972,266人,相比1900年美国人口普查,同比增长为21.0%。1910年的人
  • 浆膜心包心包,又名心膜,是一个圆锥形双层纤维浆膜囊,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心包的两层分别为:心包的学名pericardium来自希腊语的περι(环绕、周围)与κάρδιον(心脏)两字
  • 小猎犬小猎犬(英语:Beagle),又称猎兔犬、小猎兔犬,也音译为米格鲁、比格犬,是一种小型至中型的犬种。在分类上属于猎犬,它的外观近似猎狐犬,但是体形较小。小猎犬最早用于狩猎,现今在世界各
  • 欧洲人口欧洲的人口约有7.28亿人(2005年数据),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1%。其平均人口密度居各大洲的第一位。目前欧洲各国多面临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老化的问题,而推行各种政策以使人口正常成长
  • 扬·皮列尔扬·皮列尔(捷克语:Jan Piller,1922年7月4日-1995年10月20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副总理,布拉格之春的支持者。。
  • 特搜战队刑事连者 THE MOVIE Full Blast Action《特搜战队刑事连者 THE MOVIE Full Blast Action》(原题:特捜戦隊デカレンジャー THE MOVIE フルブラスト・アクション)。系于日本时间2004年9月11日上映的剧场版电影作品。继
  • 德裔墨西哥人德裔墨西哥人(德语:Deutschmexikaner 或Deutsch-Mexikanisch ,西班牙语:germano- mexicano 或alemán-mexicano )指的是拥有德国血统的墨西哥公民。墨西哥的绝大多数德裔移民都是在19世纪中后期墨西哥总统波费里奥·迪亚斯的政策鼓励下来到的这里。虽然有一大部分德裔移民沾了当时墨西哥的自由化政策的光并投身商业、工业以及教育业,但也有不少德国穷人移民墨西哥打工、务农。大部分德裔移民都定居在墨西哥城、韦拉克鲁斯州、尤卡坦州以及普埃布拉州。一战、二战期间
  • 齐克慎齐克慎(1828年-?年),字敬斋,成都驻防正蓝旗满洲人, 咸丰二年壬子科翻译乡试中式举人,咸丰九年己未科翻译会试中式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十年,散馆引见,奉旨以主事用,签分兵部,十一年二月,奏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同治元年十一月,题升职方司主事。同治三年四月,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准以直隶州知州遇缺即选。同治七年七月,奏准免选直隶州知州,以知府分发省分。八年五月,在捐铜局捐指四川,六月引见,奉旨:著以知府分发四川补用,并加道衔。历任京师同文馆提调。
  • 阿德莱德·安妮·普鲁克特阿德莱德·安妮·普鲁克特(英语:Adelaide Anne Procter,1825年10月30日-1864年2月2日)是英格兰诗人、慈善家,十几岁便步入文坛,诗作登上查尔斯·狄更斯的期刊《家常话》与《一年四季》,还在女权刊物发表。慈善事业及皈依天主教显然对她的诗作影响很大,创作主题常见无家可归、贫困、失足女,往往都是她关注的慈善领域。普鲁克特是维多利亚女王最喜欢的诗人,考文垂·帕特莫尔称她是除丁尼生外当时最受欢迎的诗人。普鲁克特终身未婚,忘我工作很可能危及她的身体健康,年仅38岁便因肺结核撒手人寰。现代
  • 达利乌利乌达利乌利乌,(邹语:Taliuliu)又称凶煞,是台湾邹族神话中的恶神之一,会给族人带来死亡。达利乌利乌来自西方(在邹族神话中,西方是人类死亡后的归宿),是邹族神话中最凶恶的恶神之一,族人只要遇到祂就会死亡,还会带来灾祸。人们会向天神祭祀来请求驱逐祂。同时,达利乌利乌也有火神的职责,只有巫师可以看清楚祂的样子。因为达利乌利乌来自西方,跟汉人居住的地方相同,且祂也是邹族和汉人接触后,从汉地入侵的神灵,因此祂很有可能代表着汉人对族人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