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同奎

✍ dations ◷ 2025-10-22 12:24:39 #俞同奎
俞同奎(1876年11月10日-1962年2月28日)字星枢,浙江德清人,生于福州。中国化学教育家、古建筑保护专家。清朝光绪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俞同奎生于福州。光绪十八年(1892年)自福州英华学校毕业。因父母均去世,乃投苏州叔祖父俞樾学习国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派往西欧留学,入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习化学,获硕士学位。后来,俞同奎赴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继续深造。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年),俞同奎、李景镐、吴匡时、陈传瑚等中国留学生在巴黎成立了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俞同奎任临时书记、会长、评议员。宣统二年(1910年)归国,获清政府授予格致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京师大学堂理科教授兼化学门研究所主任,主讲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民国3年(1914年)转任北京大学教科书编委会化学主编,主编了大学教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等。民国8年(1919年),北京大学成立教授会,聘俞同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和教授会主任。民国9年(1920年),调任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后改称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兼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定量分析等课。民国11年(1922年),俞同奎、陈世璋等人发起创办中华化学工业会(中国化工学会的前身)以及《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并任后者的总编纂。后因病调任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委员会主任。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昆明办事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1956年,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古代建筑修整所所长,任内亲自考察对宫殿、坛宇、园林、寺庙等古建筑,并提出维修保护方案。1962年,俞同奎逝世。

相关

  • 肾癌肾癌(英语:Kidney cancer or renal cancer)是一种由肾脏细胞癌变引发的癌症。两种最普遍的肾癌分别是肾细胞癌(英语:renal cell carcinoma)(renal cell carcinoma, 缩写为RCC)和发于
  • 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冷冻术,cyclocryotherapy,是通过冷冻的方法破坏睫状体,达到减少房水生成的目的。手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眼压,控制青光眼病人眼痛的症状。主要用于晚期青光眼。
  • 超声波焊接超声波焊接也就是利用超音波进行焊接的技术。在超声波焊接中,从电源接入的50赫兹或60赫兹的交流电先被装换为高频率信号。当焊接塑料时,工件相接触的地方在震动作用下摩擦生热
  • 发电厂发电厂(英语:Power station、Generating station、Power plant、Powerhouse),又称发电站或电厂,是将热能或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设施,属于电力系统一环。根据原动机的不同来分类有:其中
  • 粘菌黏菌,或作黏液霉菌(Slime mold),是一种原生生物,分类学上的名称为“Myxomycota”的次门级分类单元,意思是“真菌动物”,这样的名称表现了其外观与生活型态。它们保有变形虫的身体构
  • 迪亚士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葡萄牙语:Bartolomeu Dias,1451年-1500年5月24日)是一名葡萄牙贵族和著名航海家,他于1487年带领船队航行至非洲大陆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为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
  • 阿塞拜疆副总统阿塞拜疆副总统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的备位元首,而总理是阿塞拜疆的政府首脑。阿塞拜疆现任总统为伊利哈姆·盖达尔·奥格雷·阿利耶夫。由于阿塞拜疆共和国施行总统共和制,宪法修
  • 脱肛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直肠脱垂又称脱肛、脱肛痔、截肠,指肛
  • 地核-地幔连接古登堡界面(古氏不连续面)是地核与地幔的交界。1914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宾诺·古登堡(Beno Gutenberg)发现地下2885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其中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横波
  • 朝贡制度朝贡(拉丁语:tributum),又称进贡、上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这些礼物称为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