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疋

✍ dations ◷ 2025-07-18 22:37:29 #布疋
织物(英语:fabric),俗称布,是由纱线等带有纤维的材料制成的一种织品。可以由棉纱纺成棉布,也可以由人造纤维制成,或者以混合棉纱与人造纤维制成混纺布。布是很多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原料,比如衣服、鞋、帽、产品包装、降落伞等等。在古代的中国及许多欧亚国家都有使用不同的植物或毛皮等原料制作成布料或衣物的文化。相传黄帝(约公元前2700年)正妃西陵氏嫘祖,教导人民如何养蚕嫘丝、织造丝绸来制作衣裳,也是中国古代服饰、上古文明科学、教育以及发明家的伟大始祖。考古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考古遗址发现了骨针,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纺轮,使得治丝更为迅捷。之后,分别在西周(约公元前2200)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汉朝发明了缇花机,以及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妻子辛追、其子利狶,或兄弟三座墓葬马王堆汉墓中马王堆帛书、马王堆一号汉墓,其出土文物现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历代皆以布匹,作为朝贡与税收来源之一,宋朝时期,更是扩大改良各种棉纱加工设备和棉纱织布机,大幅地提升了棉花加工技术。尤其是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为棉圣黄道婆。她是宋末元初人,终其一生不断研习和改革纺织技术,卓然成为宋末元初时的中国棉纺工业的先驱;把纺织技术广泛传播,成就了松江府纺织业的繁荣。与松江乡亲们所创制的棉纺工序,从元朝结束之后,仍在中国流传已过了数百年。这几百年来,黄道婆不仅影响元代中国的纺织业,她的技术还传往整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同行。明末清初之际,著名的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有感“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故不再应试。改以编撰《天工开物》,其著作与之等身,流传来的分别为:《野义、谈天、论气、思怜诗》,亦将纺织术编入《天工开物》一书。

相关

  • 抗原呈递细胞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也称为抗原提呈细胞、辅佐细胞或抗原呈现细胞,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能将抗原物质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辅佐细胞。APC是一群异质性细胞
  • 个人中心治疗个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由罗吉斯于二十世纪四、五年代在美国所创立的一个心理治疗取向,或会被称为“非指导式治疗”、“当事人中心治疗法”。与心理分析学
  • 菲利普·皮内尔菲利普·皮内尔(Philippe Pinel 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黏膜下层黏膜下层(英文为submucosa或tela submucosa)是一类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处器官管腔中的的较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由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英语:dense irregular conne
  • 阿尔弗雷德·塔斯基阿尔弗雷德·塔斯基(Alfred Tarski,1901年1月14日-1983年10月26日),美国籍波兰裔犹太逻辑学家和数学家。塔斯基1939年移居美国,一直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华沙学派成员
  • 泰奥菲尔·戈蒂耶皮埃尔·儒尔·特奥菲尔·戈蒂埃(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1811年8月30日-1872年10月23日),法国十九世纪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艺批评家。他出生在法国南部小城
  • 庚子赔款庚子赔款,又称庚子事变赔款、庚子拳乱赔款,简称庚款,是中国清朝政府在1901年9月7日与庚子事变相关其他十一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所规定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发起
  • 中俄密约《中俄密约》,又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是俄罗斯帝国与清朝政府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条约,中俄文共19页。条约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典藏于台北市外
  • 场效应管场效应管(英语:field-effect transistor,缩写:FET)是一种通过电场效应控制电流的电子元件。它依靠电场去控制导电沟道形状,因此能控制半导体材料中某种类型载流子的沟道的导电性。
  • 诉诸情感诉诸情感(appeal to emotion,Argumentum ad passiones)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指借由操纵人们的情感,而非有效的逻辑,以求赢得争论的论证方式。如果议题本质上和个人情感有关,或者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