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的希尔德贝尔特

✍ dations ◷ 2025-10-03 17:23:31 #墨洛温王朝,650年出生,662年逝世,7世纪欧洲君主,法兰克国王

领养的希尔德贝尔特(拉丁语:Childebertus Adoptivus)是墨洛温王朝的法兰克国王(656年-661年在位)。兰登丕平的孙子、老格里摩尔德的儿子、西吉贝尔特三世的养子。

希尔德贝尔特出生于650年,奥斯特拉西亚国王西吉贝尔特三世当时仍没有后嗣,格里摩尔德劝说西吉贝尔特三世收养自己的儿子希尔德贝尔特为养子。但是其后,西吉贝尔特三世娶了勃艮第的希米勒希尔德(法语:Chimnechilde),二人并生下儿子-日后的国王达戈贝尔特二世及女儿-将来的纽斯特里亚及勃艮第王后比莉查尔德(英语:Bilichild)。

当西吉贝尔特三世于656年逝世后,格里摩尔德试图篡夺奥斯特拉西亚王位,将当时只有7岁的达戈贝尔特二世剃度并送到在爱尔兰修道院,他的儿子希尔德贝尔特自立为国王。但是在7个月后,希尔德贝尔特被废黜,与格里摩尔德同在一场叛乱中被纽斯特里亚及勃艮第国王克洛维二世俘虏并杀死。

另一说法是根据法兰克人史纪(英语:Liber Historiae Francorum),克洛维二世为了将奥斯特拉西亚与自己的王国合并,所以同意格里摩尔德流放侄儿达戈贝尔特二世。希尔德贝尔特成为国王六年后(即662年),克洛维二世的长子克洛泰尔三世派宫相伊布汉(英语:Ebroin)引诱格里摩尔德及希尔德贝尔特到纽斯特里亚,将他们杀死并将奥斯特拉西亚纳入王国内。据此说,希尔德贝尔特应是于662年2月1日逝世。

相关

  •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英语:6-Phosphogluconolactonase)是戊糖磷酸途径过程中的一个酶。它将6-磷酸葡糖酸内酯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6-磷酸葡糖酸内酯6-磷酸葡萄糖酸脂酶(胆盐
  • 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名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语:Sveriges riksbanks pris i ekonomisk vetenskap till Alfred Nobels minne),是由瑞典皇家科
  • 仇恨仇恨、怨恨、瞋恶、憎恶,是一种感到强烈的敌意与反感、针对性不满的情绪。仇恨是由受伤害或受冒犯的感受所产生。仇恨是人在自己的感情或尊严被损害时产生的正常反应,并寻求反
  • 克莱斯特贝恩德·海因里希·威廉·冯·克莱斯特(Bernd Heinrich Wilhelm von Kleist,1777年10月18日奥得河畔法兰克福—1811年11月21日万湖),德国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克莱斯特的家族
  • 9号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昭披耶河昭拍耶河(泰语:แม่น้ำเจ้าพระยา,音素:Mæ̀n̂ả cêāphrayā,皇家转写:Maenam Chao Phraya)是泰国最主要的河流,在中文界曾被误称为“湄南河”。无论在水量抑或长
  • 原因论原因论(英语:etiology、aetiology、ætiology)是一门研究事件发生因果关系的学问。这一门学问在医学上比较常见,被称为“病原学”或“病因学”,专门研究有关疾病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 尼斐利提斯二世尼斐利提斯二世(英语:Nepherites II)是埃及第二十九王朝的末代法老。前任法老哈科尔之子和继承人,他在位仅四个月就被内克塔内布一世废黜并被杀死。
  • 北安地斯板块北安地斯板块(North Andes Plate)是南美洲的小型板块,位于安地斯山脉北部,受南美洲板块和纳斯卡板块挤压。由于纳斯卡板块沉入北安地斯板块,因此这个地区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
  • 脂膜脂膜(英语:panniculus adiposus),位于皮下组织浅层,富含脂肪。阴囊肉膜、颈阔肌、掌短肌、头皮及面部浅层肌肉等均由脂膜高度分化发育形成。该部位可发生脂膜炎。医学导航: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