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琳

✍ dations ◷ 2025-07-03 16:03:32 #陈若琳

陈若琳(1992年12月12日-),江苏南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女子跳水运动员,五枚奥运会金牌获得者。2006年,她以14岁之龄出战跳水世界杯,旋即与贾童合作赢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首度登上世界冠军宝座。两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她又成功包办10米跳台单人及双人项目两面金牌;其中的单人项目决赛,她在承受巨大压力下,冷静完成最后一跳、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的动作,四名裁判给予她10.0分满分;三名裁判给予她9.5分;在拿下全场最高分的100.30分后,她亦以总分447.70分反超加拿大选手海曼斯,获得金牌。陈若琳自此成为中国跳水“梦之队”不可或缺的一员,更曾获选国际泳联2010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而她与搭档王鑫、汪皓更是合作无间,在各大小赛事的双人项目中难逢敌手。

2011年,陈若琳在世界游泳锦标赛中,首度包揽10米跳台单人及双人项目的金牌,成为首位在奥运会、世界游泳锦标赛及跳水世界杯的女子10米跳台单人和双人项目中全部夺冠,成功实现“大满贯”的跳水选手,金牌数目更超越师姐伏明霞,成为“梦之队”女子跳台的新王者。2012年,陈若琳在伦敦奥运会成功卫冕10米跳台单人及双人项目,以四面金牌与名将伏明霞、郭晶晶和吴敏霞并列中国跳水队金牌榜榜首,更成为中国代表团在奥运史上的第200枚金牌得主。2016年,陈若琳在里约奥运会成功卫冕10米跳台双人项目,再进一步收获个人的奥运第5金,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奥运“五金王”。

陈若琳自幼体弱,经常生病,爷爷和奶奶为提高她的体质,遂在4岁时送她到江苏省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接受训练,跟随教练高峰学习跳水。两年后,她便被选拔到省少儿体校,成为短期代培生。

1999年夏天,陈若琳备战江苏省少儿跳水比赛,却在训练中意外受伤,右肘关节脱臼;但为了抓紧时间训练,教练在两周后就提早替她拆下石膏,并采用非常规手段加速治疗。最终,她如愿参加比赛,更赢得儿童丙组全能第四名,并在一年后成为省少儿体校的正式队员。

2003年,年仅11岁的她在全国少儿跳水赛上横扫三面金牌;一年后,她更在全国跳水锦标赛“越级”挑战,与李婷、劳丽诗等名将同场竞技,夺得10米跳台的第5名。她在全国赛的出色表现马上引起中国国家跳水队教练周继红注视,并在2004年底让她入选“梦之队”。

由于国家队中高手众多,陈若琳在进队初期并没有国际比赛机会;直至2006年初,国家队公布国际大奖赛参赛名单,14岁她才首度榜上有名。

惟初次走上国际舞台的陈若琳旋即大放异彩,在她首个参与的国际大奖赛-澳大利亚站,她便联同蒋李双击败包括奥运冠军尚特勒·纽伯里在内的强手,勇夺双人10米跳台冠军;半个月后,她再和队友在德国站折桂。同年4月下旬,陈若琳又和贾童赢得大奖赛中国站双人10米跳台冠军,更在其后的加拿大、美国两站大奖赛,成功夺冠。在短短出道国际赛的半年间,陈若琳在双人10米跳台项目保持不败,连取了五个冠军。

同年,陈若琳以替补身份顶替了袁培琳出战跳水世界杯,跟贾童合作一举赢得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的冠军。然而,在其后的多哈亚运会和2007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中,陈若琳在单人项目皆不敌队友王鑫,屈居亚军,令她承受巨大的压力。

2008年8月,陈若琳代表中国出战北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跳水比赛女子10米跳台及双人10米跳台赛事。

在率先进行的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中,陈若琳与搭档王鑫从第一轮到最后一轮,都稳占第一的位置。最终,她们以总分363.54分的绝对优势赢得金牌,这亦是中国跳水队连续三次蝉联这个项目的金牌。

其后进行的女子10米跳台比赛决赛中,陈若琳在落后的情况下,承受巨大压力冷静完成最后一跳,七名裁判当中有四名给予她10.0分满分;在拿下全场最高分的100.30分后,她亦以总分447.70分压倒加拿大的埃米莉·海曼斯及队友王鑫,夺得金牌;助中国跳水队继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跳水女皇”伏明霞夺得金牌后,时隔12年重获该项目金牌,亦成为首位在同一届奥运会包办10米跳台单人及双人项目金牌的中国运动员。

2009年7月,陈若琳出战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中与王鑫合作以369.18分蝉联冠军;却在单人项目爆冷不敌墨西哥的葆拉·埃斯皮诺萨,冲击大满贯失败。

2010年6月,陈若琳在常州举行的跳水世界杯中,意外在单人10米跳台比赛输给新秀胡亚丹;但仍能在双人10米跳台项目,与新搭档汪皓赢得金牌,彰显其双人项目中“百搭”的特质。在同年11月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中,陈若琳没有参加单人项目,只在双人项目与汪皓再次夺魁。她在赛后表示,自己在北京奥运会后开始发育,身体的变化令她在跳台的表现越来越困难,她在年内的全国比赛中已开始参加跳板的竞争。

2011年7月,陈若琳出战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和汪皓搭档以总分362.58赢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冠军,她个人则成为首位在世锦赛该项目实现三连冠的选手。

陈若琳在近一年多来一直被小将胡亚丹力压,但在其后进行的女子单人10米跳台比赛中,她终于吐气扬眉以405.30分夺冠,成功在女子跳台单人和双人项目实现“大满贯”,金牌数目更超越师姐伏明霞。

2012年7月,陈若琳代表中国出战英国伦敦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跳水比赛女子10米跳台及双人10米跳台赛事。在率先进行的双人10米跳台赛事中,陈若琳与汪皓在五轮比赛后取得368.40分,以25.08分的优势压倒墨西哥组合轻松夺金。在其后进行的女子10米台决赛中,她又以422.30分成功夺冠,除了成为首位在奥运10米跳台跳水单人、双人项目均卫冕的运动员外,更成为中国代表团在奥运史上的第200枚金牌得主。同时,凭借这两枚金牌,陈若琳也以四金追平名将伏明霞、郭晶晶和吴敏霞创下的纪录,成为中国跳水队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选手之一,更是其中获得跳台世界冠军最多的运动员。奥运会后,陈若琳表示会在2013年的全运会后才与教练仔细研究是否改项,但她个人则想继续留在跳台项目。

2013年7月,陈若琳出战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中与刘蕙瑕,以356.28分折桂,实现该项目的四连冠。然而,在其后进行的单人10米跳台比赛中,她在第四跳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时严重失误,只拿到59.40分,最终得388.70分,以3.45分的差距不敌小将司雅杰屈居亚军,未能完成职业生涯第二次“大满贯”。

同年8月,陈若琳代表江苏省参加辽宁沈阳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在女子10米跳台比赛中以399.30分排名第四,未能卫冕。赛后,陈若琳表示:“这个结果很正常,我觉得自己还能站在跳台上已经很伟大了,因为21岁的我跟13岁的小孩已经没有可比性。”。

2014年7月,陈若琳出战上海举行的第19届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与刘蕙瑕搭档以总分357.66分夺冠,连续五届夺得该项目的冠军。赛后,陈若琳表示今后会以双人赛为重,但是如果身体状况允许的话,也希望能够有机会锻炼单人项目。

2016年8月,陈若琳代表中国出战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跳水比赛,与刘蕙瑕搭档双人10米跳台赛事。陈若琳与刘蕙瑕排在第四位出场,在前两轮的规定动作分别选择201B(向后翻腾半周屈体)和301B(反身翻腾半周屈体),两轮均取得55.80分,并以总分111.60分暂列榜首。第三轮的自选动作,她们选择了难度系数3.0的107B(向前翻腾三周半屈体),得到了79.20分,开始将分差拉开。她们在第四轮选跳的是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3.2,这一跳两人在入水时有些过了,以致水花效果不好,仅得75.84分。到最后一轮,她们稳定地完成了难度系数3.2的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得到了87.36分,并以总分354.00分夺得金牌,除了帮助中国国家跳水队实现了该项目的五连冠外,陈若琳本人也收获个人的奥运第5金,追平吴敏霞、邹凯的中国奥运金牌纪录。赛后,陈若琳显得十分激动:“我觉得这四年太不容易了,因为伤病问题,就感觉是走不下去那种。现在终于坚持下来了。而且今天这场双人是我这么多年比得最紧张、最害怕的一场,压力很大,有一点恐惧的感觉。尤其是第四跳跳下来之后,这种感觉比08年那时还要更紧张”。她表示,这次很可能是她的奥运谢幕战,所以很想以完美的表现作收场。

里约奥运会后,陈若琳一再表示还没有考虑退役的问题,不过她自此就没有再参与国家跳水队的训练。及至10月,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接受采访时表示,“陈若琳的颈椎有伤病,如果再坚持的话可能是怕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奥运会顶过来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她也就此宣布基本上退役了。”暗示陈若琳将会因伤病而宣布退役。

随后,有媒体报道陈若琳在2015年11月时脖子突然无法正常转动,原以为是落枕,队医也只是以按摩、针灸治理。可是,日益严重的疼痛致使她的技术动作完全变形,直到有一天脖子完全动不了。其后,她在天坛医院接受了两次核磁共振检查,经专家会诊后,发现她的颈椎3、4、5节突出,有节段性的脊髓缺血性改变。建议她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如果再遇到严重的运动创伤,不排除有瘫痪的危险。然而,陈若琳最后还是向领队表示要坚持下去,因为还有七个月就是奥运会,要是换人根本没时间重新磨合,所以不想放弃。

2016年10月19日,陈若琳在她的微博发布了退役消息,指出自己从5岁开始练习跳水到现时24岁,19年间从不喜欢、到喜欢、到爱上跳水,但很遗憾因为颈椎的伤病困扰而无法再坚持下去,要选择退役了,并感谢各方对她的关心和支持。退役后,她将休息一段时间,然后返回中国人民大学校园,修完余下的学分。

2021年12月,陈若琳担任全红婵的国家队主管教练。

自2005年起担任陈若琳教练的任少芬指出,在她刚接手的时候,陈若琳的身体条件不算突出,力量只属一般,而脚尖和膝盖的效果也不好;但优点就是对自己要求高,训练刻苦,而且乖巧听话、脑子灵活,不用教练指点就知道该怎么做,毫不费力便可完成改动作的要求。此外,陈若琳的比赛表现稳定,往往在逆境时也能沉得住气。

此外,在中国国家跳水队中,陈若琳是领队周继红最喜爱的弟子,队中只有她能得到领队亲自指导。周继红认为陈若琳很有伏明霞的影子,尤其赞赏她的心理素质,并认为她拥有很强的意志力,稳定是她的最大优势。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老师吕远远指出,陈若琳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天生的,即使现场有很多观众欢呼鼓掌,她也不会受到影响,只是在想动作,致使在落后时也不会紧张。而体院院长张雄则指出,陈若琳的成绩是刻苦训练的成果;即使受着年龄增大,体重和身高的变化等影响,她也能坚持节食减重,一天只吃一顿饭,曾试过多次为了控制体重而昏过去。

陈若琳的其中一个擅长动作是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难度系数3.4,属于女子10米跳台中难度最高动作之一。她曾表示自己经常在这动作拿得满分。

在多个重要赛事中,陈若琳也会选择以这一动作来作压轴,其中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女子10米跳台决赛,她在最后一跳选择5253B,完美的发挥让四名裁判给予她10.0分满分,三名裁判给予她9.5分,最终拿得100.30分,总成绩反超加拿大选手海曼斯,最终以447.70分夺冠获得金牌;2010年世界跳水系列赛青岛站10米跳台决赛,她在最后一跳完美完成5253B,获得了七名裁判中六名的满分,最终以448.40分夺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女子10米跳台决赛,她在最后一跳再次选择5253B,结果稳定发挥获得了86.40分,以总成绩422.30分成功卫冕。

陈若琳在江苏南通出生,上有父母和一胞兄。父母在她3岁时离婚,此后母亲带着哥哥移居加拿大,而若琳则跟随外公唐诗和外婆陈桂英生活,并改跟外婆姓陈。后来,外婆将若琳过继给儿子(即若琳的舅父),陈桂英遂成了若琳的奶奶。

因接受集体训练,陈若琳自小就要过着远离家人的日子,鲜能与家人见面,只能偶尔靠电话通讯。为了不影响陈若琳准备北京奥运比赛,家人更将其父亲患上急性肾衰竭和肾周炎病危的病情,隐瞒了接近一年,让她可以专心作赛。

2000年,陈若琳在进入省队后,便同时在南京体院附校部读书;至2010年,她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选读自己感兴趣的公共管理系,并曾代表大学参加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2011年1月,陈若琳在国际泳联(FINA)和国际泳联《游泳世界》杂志举办的2010年度泳坛最佳评比中,当选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

2012年8月,陈若琳与其他江苏藉的奥运金牌运动员获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12月,她再获《游泳世界》杂志选为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

只列出曾进入三甲的国际赛事成绩:

相关

  • 乙酰基乙酰基(英语:Acetyl),化学式为
  • 虾肉虾仁是中餐常见的食材,以有弹性且多汁的为佳。因为虾的肠脏常藏有污物,所以注重卫生的食家会要求把虾的泥肠清除。干制的虾仁称又名海米、金勾、开洋、开阳。虾米是海味,晒干的
  • 能登岛能登岛(日语:能登島/のとじま Notojima */?)是石川县七尾市七尾湾内的一个岛。面积46.78km²。周长71.9km。在政区上过去属能登岛町,2004年10月1日合并为七尾市的一部分。也是
  • 2017-2018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2017-2018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在2017年11月15日开始,并在2018年5月1日完结(某些地区的热带气旋季将在2018年5月15日完结)。此文内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热带气旋的介绍
  • 攀安知攀安知(琉球语:攀安知/ハンアンチ  ?;?-1416年)是琉球历史上北山国怕尼芝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1396年或1401年至1416年在位。他是先代国王珉的长子。攀安知曾于1396年、1397年、1
  • 白藤江之战 (981年)981年白藤江之战(越南语:Trận Bạch Đằng 981/.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
  • 相对论角动量相对论角动量是角动量在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中的数学形式与物理概念,其与传统在经典力学中的(三维)角动量有些许差异 (GR)。角动量是由位置与动量衍生出的物理量,其为一物体
  • 季芹季芹(1976年4月16日-),出生于台湾台北市,台湾女艺人、女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自国中时期即进入演艺圈,初期多半接演清纯乖巧的小女儿或学生等角色。成年后,为求突破而转型,陆续发
  • 徐华封徐华封(1858年-?),字祝三,江苏无锡人,是清朝末年的科学家,化学家徐寿的三子。徐华封生于1858年,性格聪敏,父亲徐寿很喜欢他,特别教他锐利、秘密武器的制法。长大后进了江南制造局,担任机
  • 孙必大孙必大(1576年-1611年),字予怀,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孙必大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的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中会魁成进士,获授户部主事,以廉洁闻名,差往浒关榷税,但未就任就已去世,入祀乡贤祠。长子孙凤毛是崇祯十三年进士,次子孙凤翰为福建炤磨;孙凤毛的儿子孙令祚以平原教谕升官公安知县,未任而卒,孙凤翰的儿子孙擢祚以拔贡考授通判,未做官已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