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

✍ dations ◷ 2025-10-03 12:09:24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指流行于长江下游以上海为中心地区(包括苏南、浙西)的器乐作品。“丝”是形容用丝做弦的弦乐器,如二胡、琵琶等;“竹”是形容用竹做的管乐器,如笛子、箫等。除此之外,常用的乐器还包括扬琴、三弦、笙、鼓、板等。江南丝竹曲调悠闲缠绵,秀雅悠扬,风格典雅华丽,其传统技法强调“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笛子和北方短而高亢的“梆笛”不同,是长的“曲笛”,吹奏的乐声绵软,和二胡等乐器配合非常和谐。著名的曲目有《三六》、《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行街》、《四和如意》、《云庆》、《欢乐歌》、《中花六板》,号称“八大名曲”。明代,江南丝竹出现于江苏苏州。清咸丰庚申年(1860年)开始流行。清末遍及江、浙、沪地区。道光年间的《嘉兴府志》对其名提出了解释:“采苏杭之丝,截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粹,江南有丝竹也”。不过正式定名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江南丝竹的音乐属支声复调,不同乐器可以自由加花、变奏。它与昆曲有一定的关系,以至于有人认为它发源于昆曲。不过江南丝竹八大名曲和昆曲的曲牌并没有联系。昆曲主奏乐器是笛子,而江南丝竹则是笛子、二胡同为主奏乐器,琵琶、扬琴等伴奏乐器都有各自的发挥。它与十番锣鼓的关系更近,十番锣鼓的套曲《锣鼓四合》与《四合如意》相似。

相关

  • 中世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的灭亡,终于东罗马帝国(公元1453年)的灭亡,最
  • 尖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镰刀菌属的一种真菌。部分尖孢镰刀菌被用来制作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银颗粒)。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又名香蕉
  • 贝克痣贝克痣(Becker's nevus),又称贝克黑素沉着病,贝克色素瘤,是一种男性皮肤紊乱病症。这种痣一般以不规则色素沉着,首先出现在躯干部或肩臂部,而后逐步扩大、增厚,通常伴随生长被毛,1948
  • 软颚化软颚化是一种辅音的次发音(英语:Secondary articulation)方式,即在发音时将舌头背部抬升至软颚处。
  • 异担子菌纲异担子菌亚纲(Heterobasidiomycetes)或胶质菌(jelly fungi),是真菌下属担子菌门的一类。异担子菌亚纲的真菌其担子中有分隔,所以也为称为有隔担子亚纲。此纲包括常见的“黑木耳”
  • 藩台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简称布政使,俗称方伯、藩台、藩司。是中国、越南古代官名。明朝时,布政使是承宣布政使司(国家一级行政区,大约等于现代的“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分左右。个别地
  • 汉堡排汉堡排(英语译名:Patty)是一种由牛绞肉或其他夹有牛绞肉做成的肉饼。鞑靼牛肉从俄国传入德国后,德国人将鞑靼牛肉煎熟而成,为工人流行的食物,而汉堡为德国工业重镇,故以此地为名。
  • 滤嘴香烟过滤嘴用于减少吸烟时入口的烟雾、焦油和燃烧时产生的悬浮粒子,但是无法降低其健康危害。滤嘴也减少烟雾的刺激性,并避免吸烟者吸入烟叶。1925年,鲍里斯·阿维阿斯在英国邦
  • 保鲜纸保鲜膜,是一种塑胶薄膜,作为厨房用品,保鲜膜可阻隔水分,防止空气与食物直接接触,主要用于厨房煮食、盛载食物、保存食物,或用来制作一些可以简单清洁的物料。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因
  • 孟加拉狐Canis kokreeCanis rufescensCanis indicusVulpes xanthura孟加拉狐(学名:Vulpes bengalensis)又名印度狐,是印度次大陆特有的狐狸,分布在喜玛拉雅山山脚及尼泊尔至印度南部,及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