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意见书

✍ dations ◷ 2025-07-18 21:07:53 #协同意见书

法律意见书

协同意见书(英语:Concurring opinion),法律术语,源自于英美习惯法,是一种由法院中的法官撰写的法律意见书。当法官同意主要意见书的决定,但是他同意的理由与其他法官不同时,法官可以独立撰写协同意见书,以陈述自己的意见。

当法官之间意见分歧,无法形成绝对多数的主要意见书时,可能会出现数个协同意见书;而得到相对多数支持的协同意见书,被称为复数意见书(Plurality opinion)。

协同意见书分成好几种,一种简单的协同意见书是当法官参与法院的判决,但有一些意见要补充时产生。协同,在判决上代表法官同意主要“判决”(案件最终胜败的结果),但不同意主要意见(双方胜败的原因)。

在某些法院,像是美国最高法院,主要意见书可能被以数字或字母分成几部分,然后协同法官可以说明他加入了哪些部分的主要意见,哪些不加入,而理由写在各自的协同意见书上。在其他法院,像是加州最高法院(英语:Supreme Court of California),同一个大法官可以撰写一份主要意见书“和”一份独立的协同意见书,以表达支持该判决的附加意见(该意见只有少数派加入)。

就实际情况来说,协同意见书对于律师而言,与主要意见书比起来不那么有用。缺少了法院多数同意,协同意见书不是具有约束力的先例,且不能像主要意见书般被引用。但是协同意见书有时可以以具有说服力的先例的形式被引用(假设该法律的观点没有已经生效的具约束力的先例)。主要意见书和协同意见书在观点上的冲突,可以帮助律师了解主要意见书上所阐明的法律观点。偶尔,一位法官将使用一个协同意见书以示意他(她)对某些“测试案例”是采开放态度,这将有助于发展一个新的法律规则,反过来,这样的一个协同意见书可能变得比同一案件中的主要意见书来得更出名。这一现象的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埃斯科拉诉瓶装可口可乐公司案”(1944)。

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如加州)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该术语可简称为“conc. opn.”。

相关

  • 阿基米德浮体原理阿基米德浮体原理(或直接称为阿基米德原理或浮力原理)是阿基米德发现的原理。该原理是说,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全部或部分)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力。其公
  • 犁骨犁骨(Vomer)是一粗略的三角骨,形成鼻中隔的下半部分。犁骨的下缘与中隔软骨形成关节,而将鼻子分成左右鼻孔,它的上缘与筛骨的铅直板形成关节。这些形成鼻中隔(Nasal Septum)的
  • 余子俊余子俊(1429年-1488年),字士英,四川省眉州青神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书。景泰二年(1451年),登进士,授户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在任十年,以廉洁能幹著称。后出任西安府知府,遇饥荒,发
  • 刘令誉刘令誉(?-1657年),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明朝进士、明清政治人物。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后授山东道御史、河南巡按御史。崇祯十一年,以右佥都御史衔,任延绥巡抚、榆林
  • 篮烯篮烯(英语:Basketene,IUPAC名:五环癸-9-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10。它是一种多环烯烃,也是篮烷脱氢的产物,并因为它们结构上的相似性而得名。篮烯可由环辛四烯先进行异构
  • 哈利·瓦尔登哈利·瓦尔登(英语:,1870年5月9日-1937年3月20日),泽西百利威克(英语:Bailiwick)出身的职业高尔夫球手,伟大的三巨头之一,与J·H·泰勒(英语:John Henry Taylor)及詹姆斯·布列德(英语:James
  • 沟口辽沟口辽(日语:みぞぐちりょう,1995年3月9日-2015年7月23日),日本作曲家和插图画家,亦使用椎名Mota(椎名もた)和PowapowaP(ぽわぽわP)的名义作曲,逝世原因不明。生于日本石川县,自幼少开始
  • 上杭县坐标:25°03′42″N 116°25′17″E / 25.06153°N 116.421318°E / 25.06153; 116.421318上杭县位于中国福建省西南部,是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也是明清时期汀州府所辖的客家八
  • 花样能乐师《花样能乐师》是成田美名子的日本漫画作品,白泉社出版,2001年起在《月刊MELODY》连载,2006年再次在双月刊《MELODY》连载。
  • 第二代李顿伯爵维克多·布尔沃-李顿维克多·亚历山大·乔治·罗伯特·布尔沃-李顿,第二代李顿伯爵,KG,GCSI,GCIE,PC,DL(Victor Alexander George Robert Bulwer-Lytton, 2nd Earl of Lytton,1876年–1947年),英国政治人